“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是古往今来治国兴邦的基本经验。我国古代思想家最早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的是(   )

A. 孔子    B. 老子    C. 孟子    D. 荀子

 

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的四个封建王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秦朝

②隋朝

③西晋

④元朝。

A. ②①③④

B. ①④②③

C. ①③②④

D. ③①②④

 

人类文明源远流长,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某校制定假期研学计划,带领同学们考察北京及欧洲历史文化遗存。下面是两位同学的研学考察手帐本,借助他们的记录,我们展开一次中外历史文化遗存考察活动。(北京研学考察)

第一站:圆明园遗址

第二站:抗日战争纪念馆

第三站:国家博物馆

(欧洲研学考察)

第一站:意大利达·芬奇故居记录:克洛里斯城堡坐落在卢瓦尔河畔,因为一位伟大的奇才、艺术家达·芬奇曾经在这里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而声名远扬,并被后人称作达·芬奇故居。参观克洛里斯城堡,其中一部分是城堡内的陈设装饰,里边完整地展示了达·芬奇住在这里时所用的物品,他最得意的三幅作品:《蒙娜丽莎的微笑》、《圣让巴蒂斯特》和《圣安娜》,还有他发明的降落伞、飞行器、自行车、汽车等40多台神奇的机器,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第二站:法国拿破仑故居记录:法国阿雅克肖市是拿破仑·波拿巴的故乡,科西嘉的首府,1769年,拿破仑就诞生在这里,现在这里是拿破仑故居博物馆。故居里陈列着一些生活用品和油画、拿破仑家庭成员的一些介绍等。他从科西嘉岛一直走到了欧洲大陆舞台的中央。1804年,拿破仑在巴黎加冕称帝。他对内多次镇压反动势力叛乱,颁布了《拿破仑法典》,完善了世界法律体系,奠定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秩序。对外他五破反法联盟的入侵,沉重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创造了一系列军政奇迹与短暂的辉煌成就。

第三站:德国马克思故居记录:位于德国古城特里尔市布吕肯街10号,在这里展出的许多物品,图文并茂地介绍了马克思的一生以及他同时代的历史和人物。展室的玻璃柜里陈列着《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的德文原版,收藏了马克思著作的初版本、亲笔文稿、书信,以及外国政府赠送的艺术品;还陈列着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工作和生活时的图片,详细地介绍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伟大的友谊。博物馆管理人员介绍说:“博物馆的主要功能是介绍马克思的生平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给当时以及后世带来的影响,尤其是马克思对当下的价值。《共产党宣言》如今被视为对全球化运动的预言,其中所揭示的区域化资本主义生产模式,就是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前身。中国被誉为是成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例,所以有很多人想从马克思这里寻找中国成功的答案。”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BBC)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马克思位居第一,爱因斯坦位居第二。(考察收获感悟)

(1)在北京考察路线中任选一项历史文化遗存,为其撰写简介。撰写要求:①说明产生的时间;②与其相关的史实;③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不得照抄原文。

(2)在欧洲考察路线中了解了三位历史名人,仿照示例整理研学考察记录。

 

历史名人

分类整理

达·芬奇

 

拿破仑

 

马克思

思想理论:《共产党宣言》、《资本论》

社会活动:马克思与恩格斯工作和生活的图片

 

 

(3)依据欧洲考察路线中的第三站记录,结合所学,评价马克思。

(4)结束了中外历史文化遗存考察活动,谈一谈你的收获和感悟。

 

历史,因思考而改变,因改变而生动。某校初三年级同学以古今中外的重大改革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并举办了“中外重大改革”的展览。(图现改革)

(1)展览中的大量图片生动地呈现了中外重大改革的相关信息,结合所学,将下列图片对应的改革写在下方的横线上。

(例析改革)

材料一罗斯福一上任,立刻加强金融管制。首先是全面管制银行。之后,又通过了《银行法》,成立联邦储蓄保证公司,对5000美元以下存款,由政府保证安全,假如银行倒闭,政府负责偿付储户的存款,这项法令进一步扩大了联邦政府管理货币和信贷的权力。银行信用得到恢复,当时不知有多少床垫为之撕裂,多少铁罐因之重见天日。各地银行门前又排起长龙来了,就像以前争先提款的情景一般,一年内10亿到20亿美元流回了银行。这幅景象是美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美国从未允许政府如此强有力调控过金融。但这的确有效。

很快就有13500家银行(占全国总数3/4)复了业,交易所又重新响起了电锣声。纽约股票价格猛涨15%。道琼斯的股票行情发报机传出了这样一句诗:“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了。”

1933年罗斯福政府成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整个新政期间修建了31座水利工程,这条野性的河被驯服,集发电、防洪、灌溉、航运功能于一身,整个流域的工农业生产因此得到充分拉动,并成为美国最大的电力生产者。工程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4.4万个就业机会。这只是罗斯福新政的一个缩影。今天的田纳西河上水坝相望,船闸相连,水库如同波平浪软的大湖,把大河合理划分。两岸田畴整齐,牧场连天,城乡规划如局。这一场景正是罗斯福新政的成果。

——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2)依据材料一,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可以从材料得出的,在括号内划“√”;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括号内划“×”;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括号内划“○”。

①罗斯福新政整顿金融体系,政府强行恢复银行信用,抬高股票价格。

②罗斯福新政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刺激生产和消费。

③罗斯福新政指导劳资双方订立本行业的“公平竞争法规”。

④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先例。

材料二

改革开放知识结构示意图

材料三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中共十七大报告

(3)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概括我国改革开放的特点。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回顾90多年来党的历程,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1)下图是“中国共产党重大会议位置示意图”。依照示例,将会议位置序号与会议名称连线。

中国共产党重大会议位置示意图

①中共一大

②遵义会议

③中共七大

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⑤中共十五大

(2)选取一次会议,仿照示例,撰写会议简介。(示例)中共十五大简介:1997年召开,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党在社会主义理论问题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

(3)如果从时间上将五次会议划分为两段,五次会议见证了中国革命怎样的发展历程?

(4)在“中国共产党重大会议位置示意图”上加注:中共一大——“红船精神”、遵义会议——“长征精神”、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精神”。用几个关键词分别表述以上三种精神。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现存最早可识的成熟汉字系统是商代甲骨文。从仓颉造字的传说到甲骨文的发现,汉字在四五千年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汉字七体”,即: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材料一

(1)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将上述文物与其见证的历史正确搭配。

(①)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

用行政手段规范汉字书写

汉代典章制度及社会风貌

魏晋书法艺术的全新境界

北宋经济贸易的繁荣发展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材料二从后来的历史看,中国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废弃了早先在诸王国发展起来的写法众多的语言文字,而代之以全中国都能理解的统一文字。这种统一文字……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持久的统一的粘合剂。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述统一文字的重要意义。

材料三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魏书‧咸阳王禧传》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述“一从正音”的积极影响。

材料四下图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会徽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元素巧妙结合。会徽灵感来源于汉字“冬”,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中间舞动的线条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也象征着北京冬奥会将在中国春节期间举行。会徽整体呈现出新时代中国的新形象、新梦想。

4)依据材料四,说明北京冬奥会会徽设计与汉字的关系。通过了解北京冬奥会会徽的设计理念及汉字发展历史,你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观察下图,判断其体现的世界格局发展趋势是(   )

A. 美苏两极趋势

B. 多极化趋势

C. 区域集团化趋势

D. 美国单极趋势

 

下图是某班开展研究性学习搜索资料的关键词。据此推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 冷战中的对峙    B. 动荡的中东地区

C. 亚非拉的独立振兴    D. 第三次科技革命

 

下列图片,反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联合斗争   

 

 

列宁曾说:“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洁、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我们……开始作战略上退却,趁我们还没有被彻底打垮,让我们实行退却,一切都重新安排,不过安排得更稳妥。”材料中的“退却”指的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社会主义工业化

D. 农业集体化

 

他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他的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系统阐述了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这位科学家是(   )

A. 哥白尼    B. 牛顿    C. 达尔文    D. 爱因斯坦

 

下图是“英国农业、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的变化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英国农业、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的变化图

A. 殖民扩张

B. “光荣革命”

C. 工业革命

D. 宪章运动

 

某同学在复习整理跨入近代社会这一单元时,列出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相同点,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①资产阶级都在革命中起了领导作用       

②革命都以暴力方式进行

③都由于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④革命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人前所未见的世界各地的商品,如烟草、蔗糖、棉布、咖啡、可可等在西欧市场大量上市;欧洲人食用肉类必不可少的香料,其进口量骤增30倍。与此同时,欧洲商品的海外市场也大为扩展。根据材料信息可见新航路的开辟

A. 使欧洲与其它地区建立起直接商业联系

B. 使资本主义制度迅速发展起来

C. 使欧美主要国家思想文化产生巨大变化

D. 使东方开始从属于西方市场

 

观察下面的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最准确的是

 

A. 与西周的分封制本质相同

B. 一个人不能既是封君又是封臣

C. 封君和封臣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D. 体现了领主与附庸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海伦·琼斯在《建筑与民主》中说:“公民的权利与规模意味着政治是在公开场合进行的。而雅典人通常在雅典卫城西面的普尼克斯山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此段描述

A. 反映了雅典分权与制衡的民主原则

B. 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开放性

C. 折射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D. 表明了雅典民主法治的公正与客观

 

下面示意图反映了某宗教的传播路线,由此推断这一宗教是

 

A. 佛教

B. 基督教

C. 道教

D. 伊斯兰教

 

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中国政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它践行了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一国两制构想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涌现出一批英雄模范人物,下面这些人物属于

A. 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B. 1956-1966年,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C.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

D. 1978年至今,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某同学设计了从锦州出发,途径北京、徐州,最后到达南京的一条“解放战争重要战役”游学线路,在这条线路上发生的重要战役依次为

A.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

B. 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辽沈战役——渡江战役

C. 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D. 平津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观察下图,判断此地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鸦片战争

B. 北伐战争

C. 抗日战争

D. 解放战争

 

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有识之士不断寻求强国御侮之路,下列主张出自陈独秀的是

A.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B. “治国之道,在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C. “变则能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D.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某校拟办纪念孙中山的展览,能够体现他为实现民主共和所做的重大贡献的是

①创建同盟会

②提出三民主义

③颁布《临时约法》

④领导武昌起义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这场战争是指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

 

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一些图片资料。比较下列同学们收集的三幅图片,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 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 改变世界贸易的格局

C. 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D. 加快殖民扩张的速度

 

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其中能够直接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是

①造纸术

②印制术

③火药

④指南针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下列管辖机构设立的先后顺序是

①西域都护府

②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③新疆行省

④台湾府

⑤宣政院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④③⑤

C. ①②⑤④③

D. ①⑤③②④

 

某位同学在制作历史手抄报时,写下了图中的各种现象,请你判断手抄报反映的历史时期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民间谚语称“苏湖熟,天下足”。这两段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主要是

A. 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B. 古代政治中心的南移

C. 宋朝商业的繁荣兴旺

D.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贞观政要》记载唐太宗曾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则材料反映出他的治国策略是

A. 加强边疆管理

B. 扩充国学规模

C. 注重虚心纳谏

D. 重视体恤民情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