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8月7日,周恩来、贺龙等发动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
在左宗棠的军事支援下,中国近代外交官顾维钧据理力争,迫使沙俄签订《伊犁条约》,收回伊犁。
林则徐领导“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第29届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北京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北京发生的推动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重大历史事件包括( ) ①戊戌变法 ②辛亥革命 ③新文化运动 ④五四运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标志是( ) A、中共“一大”的召开 B、中共“二大”的召开 C、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D、中共“三大”的召开
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情景 B、第二次鸦片战争情景 C、甲午中日战争情景 D、北伐战争情景
如图,今年国庆天安门广场竖起孙中山巨幅画像(下图)。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说:“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下列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①武昌起义 ②创办黄埔军校 ③北化战争顺利进军 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作者(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毛泽东 D、鲁迅
我们之所以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原因是( ) A、它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运动 B、它取得了的伟大胜利 C、它发生在十月革命后 D、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20年代各种思想潮流在中国激烈碰撞、不断更迭引领着中国人民探索寻求救国真理的道路。以下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是(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维新变法运动
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吴玉章曾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 A.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了中外反动势力 D.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中山装的袖口有三个纽扣,这三个纽扣意味着三民主义,其中不包括(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小张的奶奶出生于民国10年,这一年是( ) A.1920年 B.1921年 C.1922年 D.1923年
红色旅游是当今旅游的热点,某中学夏令营计划今年暑假组织一次红色旅游,他们选择了上海,你认为他们主要是为了了解 ( ) A、辛亥革命 B、红军长征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 A、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建立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 D、对外国经济侵略作了些抵制
洋务派举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C、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D、抵制外国的经济势力扩张
1901年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哪一个条约之后,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之中(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某校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要实地考察辛亥革命爆发的地点,他们应该去( ) A、北京 B、武昌 C、延安 D、上海
把鸦片战争视为“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是因为( ) A、英军对中国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 B、中国被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C、它开创了以条约形式掠夺中国的先例 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法国伟大作家雨果说:“有一天,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劫,一个放火,可以说胜利是偷盗者的胜利,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雨果所谴责的两个强盗是( ) A、英、法 B、英、德 C、法、俄 D、英、俄
近代名臣左宗棠提出“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据此,清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设伊犁将军 B、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C、收复新疆 D、平定准葛尔叛乱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A、报复中国的禁烟运动 B、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C、保护鸦片正常贸易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材料一:“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一曲明快的《中国话》,表达出人们对祖国的美好祝愿。 材料二:“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歌词中提到的“孔夫子”生活在什么时期?(2分)他是哪一学派创始人?(2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孔夫子”在思想、教育和文化方面的主要成就?(6分) (3)上述言论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句?针对此句,请谈一下你的见解或者感想。(2分)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变法改革,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材料二:如图,霸道通宵论,强国先富民。令规传万户,徙木赏千金。十载游羊地,三年悍将林。称雄当做首,变法古标今。 (1)材料一中“卫鞅”指谁?“孝公”指哪国国君?(3分) (2)材料二诗中与右图相关的一句话是。(2分) (3)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其作用是什么?(8分) (4)诗中哪一句评论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最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2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A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材料二:B和儿子一起,带领人民在化害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A和B分别指的谁?(4分) (2)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2分) (3)这两位水利专家能够治水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至少两点)(4分) (4)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哪些精神?(2分)
如图是学习战国七雄时,小明同学制作的各国位置示意图(共6分)
(1)写出图中A、B、C、D所代表的国家名称。(注意:只填写在下列横线上,不用填在图上。)(4分) A B C D (2)图中赵、魏、韩三国是由哪个国家分裂而来?(1分) (3)写出发生在E处的战役名称。(1分)
我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 错误: 订正:
齐桓公任用伊尹为相,通过改革,使齐国国富兵强,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错误: 订正:
2006年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将商朝的都城迁到殷的君王是汤 错误: 订正:
如图,居住于下图所示房屋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会种植水稻。 错误: 订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