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看到同学们正在兴致勃勃地淡论着什么,他听到了“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等字眼。乐乐由此断定,同学们正在谈论的主题应该是 A.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B.凡尔赛一一华盛顿体系 C.两极格局的形成 D.世界格局多极化
美国虽然只有236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以下美国总统在位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林肯 ②弗兰克林·罗斯福 ③华盛顿 ④杜鲁门 ⑤尼克松 ⑥奥巴马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④⑤③①⑥ C.③①②④⑤⑥ D.③①④②⑤⑥
1775年4月19日,新大陆东北部的一声枪响,划破了纯净的天空,改变了这片大陆的历义航道,枪声让这场冲突上升为战争,史称“美国独立战争”。这枪声响起的地点是在 A.来克星顿 B.萨拉托加 C.萨拉热窝 D.凡尔登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当裴多斐的自由宣言回荡在历史的空间,我们可曾思考过“自由”的含义?让我们大开19世纪中期的历史画卷,去感悟自由的真正含义吧!下列历史人物中因“捍卫民族的独立和自由”而用载史册的是 ①章西女王 ②屋大维 ③玻利瓦尔 ④克伦威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如图,文字的发明是人类发展史上石破天惊的大事,它将人们的思维、语言、经验以及社会现象记录下来,使文化得以传播交流、世代传承。下列文明成果由古代埃及人创造的是
鹭岛卅载沧桑变,海峡西岸谱新篇。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周年庆祝大会于2012年12月26日上午在厦门隆重举行,回顾了30年来厦门发生的重要变化,为将来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目标。以下城市不属于经济特区的是 A.深圳 B.汕头 C.福州 D.珠海
2012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授权新华社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九个中央一号文件,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村经历了多次重要变革,在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没中仍然发挥着巨大作用的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选举于,2012年3月25日举行投票,梁振英以689票在选举中胜出,当选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届行政长官。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是在 A.1949年10月1日 B.1979年7月l 日 C.1997年7月l日 D.1999年12月20日
纪录片《旗帜》从“开天辟地”、“浴血奋斗”、“建国创业”、“艰辛探索”、“历史转折”、“滚滚春潮”、“扬帆沧海”、“世纪跨越”、“发展新篇”和“阔步前行”10个方面,展示了九十多年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请你判断,“艰辛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三大
新华网北京2012年2月24日电,大型电视纪录片《暖流》日前在山东淄博市博山区源泉镇裕禄学校开机拍摄,《暖流》将以“不忘历史、继往开来、化解恩怨、世代友好”为主题,重在讲述两国关系斗则衰、和则荣的历史与现实,以期增进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今年是中日建交 A.40周年 B.41周年 C.42周年 D.33周年
170年前,它经历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75年前,它目睹了一场灭绝人性的大屠杀;63年前,它见证了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垮台……在它身上,承载着太多的历史记忆。“它”是 A.北京 B.上海 C.南京 D.广州
三大战役是“一场中国战争史上空前的,也是世界战争史上罕见的大决战,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政权赖以依靠的主要军事力量,为解放全国莫定了基础”。其中,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渡江战役 D.淮海战役
臧克家在《红血洗过的战场》中写道:“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我们用血写就了伟大的史诗!在这里,我们泄尽了敌人的底!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在残破的北关城墙插上了国旗!……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台儿庄战役的指挥者是 A.朱德 B.赵登禹 C.佟麟阁 D.李宗仁
长征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转危为安的战斗,长征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力量之一。下列历史事件不是发生在长征途中的是 A.遵义会议 B.四渡赤水 C.渡过大渡河 D.挺进大别山
如图,搜集和整理资料、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马关条约》资料卡片,卡片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签订时间 B.签订地点 C.条约内容 D.条约危害
“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圣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张学良先生的这首诗称赞的是 A.戚继光 B.林则徐 C.郑成功 D.郑和
西藏位于中国的西南部,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修建于公元7世纪的布达拉宫矗立在拉萨城红山之巅,作为西藏地标之一,阅尽千年沦桑,见证了西藏的历史进程,也见证着西藏的今天。下列史实中哪些是清朝管理西藏的措施 ①文成公主入吐蕃 ②顺治帝和康熙帝对西藏佛教首领先后进行了册封 ③设置驻藏大臣 ④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2003年明太祖的陵墓——明孝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下列史实与明太祖有关的是 ①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设立六部 ②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③设立锦衣卫特务机构 ④大兴文字狱 ⑤设立军机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自战国到中唐,中国经济的重心一直在北方。但随着历史的演进,北方的重心地位逐渐丧失,终于在南宋在让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经济的重心完成了由北方向南方的转移。下列关于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说法不不确的是 A.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B.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C.广州、泉州都有发达的造船业 D.长安是当时最大的商业城市
如图,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2012年青岛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深入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力度。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有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科举制度诞生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发展于宋元,衰落于明清。“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去的”(孙中山语)。以至于有人称科举制度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以下关联错误的一项是 A.隋文帝——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 B.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 C.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进士科中第一名的,称为状元 D.武则天——殿试的开始
“白龙马,蹄朝西,驼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西天取经真是不容易……”,歌曲中的唐三藏到达西天(天竺)后,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并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的佛学大师。他所写的哪一本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A.《大唐西域记》 B.《西游记》 C.《史记》 D.《资治通鉴》
北魏孝文帝对大臣说:“我贵为天子,何必一定要居住于中原呢!只不过是想让你们的后代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开阔自己的眼界罢了。如果长期居住在北方,一旦遇到不学无术的君主,就不免沦为他人的囚徒了。”为此,北魏孝文帝采取的措施是 A.迁都洛阳 B.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C.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D.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文武皆秀的齐鲁大地,有崇武尚勇的风气和重视兵学的传统,在5000年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涌现出了璨若群星的诸多军事名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齐鲁英才们各为其主,在中华大地上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其中,诸葛亮(今山东临沂人)促使刘备与孙权结盟,在 中大败曹军,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城濮之战
中华医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小雪同学对中国古代医学非常感兴趣,她上网查阅资料时搜集到如下信息:“他是我国古代著名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被后世尊称为‘医圣’”。据此判断,信息中的“他”是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李时珍
“它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此场战役,发生于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秦赵两国,结果使赵国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令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于同时代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 。这场战役是 A.马陵之站 B.长平之战 C.牧野之战 D.桂陵之战
中国神话中“神农氏”,是农业的始祖。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除神话传说以外,越来越多的考古学证据表明,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中心之一。其中,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代表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原始居民 D. 河姆渡原始居民
(6分)一百多年来,国人对李鸿章毁誉不一,盖棺尚未定论。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李鸿章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不少于180字)。 材料一:学者翁飞指出:关于李鸿章的评价,古今中外有很大不同。赞之者,如梁启超认为:“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贬之者,则多以“卖国贼”三字以蔽之。 材料二:凤凰网专栏作者王龙说:李鸿章的脚跨进了新时代,而脑袋却还留在旧时代。 材料三:旅日学者宗泽亚在《清日战争》一书中写道:在欧美列强的眼里,李鸿章失败的大手笔非但没有伤及他的仕途,反而展示了他个人的才能和魅力,西洋人认定李鸿章是近代清国代表文明智慧的伟人。
(10分)在20世纪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有三次成功的改革调整:一次是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的美国,还有一次是中国的改革开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为俄国粮食产量变化曲线: (1)从右图可以看出,1921年后俄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21年前后其经济政策有何变化?(2分) 材料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2)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列宁的思路好在何处?(2分) 材料三:1933年,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 (3)造成美国出现“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河冰封、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罗斯福是如何应对这一局面的?(2分) 材料四: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 ——罗斯福 (4)如何正确理解材料中的“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4分)
(11分)自2012年4月中菲黄岩岛对峙以来,南海主权争端加剧,“海权”、“海洋”、“海军”等涉海问题,成为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海洋战略发展研究所高之国博士认为:中华五千年的发展历史证明了中国的兴衰荣辱与海洋密切相关:唐朝的繁荣、宋代的经济兴盛、明朝以后的“海禁”、清朝末期的挨打、近代海防危机和现代海洋权益之争等无一不折射出海洋对于我们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 (1)请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知识,从正反两个方面各举一例证明材料的观点。(4分) 材料二:2009年《环球》杂志有文章称:____________(事件)被普遍认为是中国古代海上力量发展的高峰。……中国人真正深入思考海权问题,是在鸦片战争以后。外敌坚船利炮的入侵,使得相当一批中国知识分子和官员认识到海洋的重要性,并由此关注海权。一时间,中国海上力量出现了短暂的“复兴”。……改革开放后,海洋问题和海权概念,又逐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其中的一个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外界因素也成了刺激社会思想的重要动因。近30年来发生在中国周边海域的一系列事件,都使海洋、海权等问题在中国社会的热度不断升温。 (2)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二中“普遍认为是中国古代海上力量发展的高峰”指的是什么事件?说明你的理由。(2分) (3)据材料二,概要指出改革开放后海洋问题和海权概念又成为社会关注热点的两个主要原因。(2分) 材料三:2009年《国际先驱导报》杂志有文章指出:海权观影响海域战略,西方扩张性的海洋文化注定了其对外侵略殖民的海洋政策,中国农耕文明相对内敛带有更多和平的色彩。调查发现,有79%的受调查者认为海权就是中国依法享有的海洋权益,包括在领海以及专属经济区内航海、养殖、捕捞、开采油气和矿产资源的排它性的权力,而仅有15.9%的受调查者认为海权是控制海洋的权力。恰恰相反,西方社会则普遍认为海权无非是控制海洋的权力。 (4)据材料三,概要指出中西方海权观的主要差异是什么?据此你认为维护中国海洋权益的关键是什么?(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