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这句话中的“本大臣”指( )
“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炝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幅对联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事件对人民的危害?( )
福州和厦门是在哪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请完成以下问题。(7分) (1) 诸子百家简表 (5分)
(2)“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有何历史影响?(2分)
学习历史要抓住关键词。在我们所学过的中国古代历史知识中,有很多“最早”、“最大”、“第一”的知识点。请根据提示和所学知识将内容补充完整。(8分) (1)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距今 ① 年的 ② 人。 (2)约公元前2070年, ③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④ 。 (3)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两种粮食作物是半坡居民种植的 ⑤ 和河姆渡居民种植的 ⑥ 。 (4)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我国 ⑦ (朝代)的 ⑧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上图中的人物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请问他是谁?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4分) (2)作为思想家,他的思想主要是什么?作为教育家,他有哪些主张?(两点即可)(4分) (3)站在今天,我们看待他的思想应持一种怎么样的态度?(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国君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1) 文中“卫鞅”指的是谁?“孝公”是哪国的国君?(2分) (2) 请写出卫鞅主张实施的变法措施(两点即可)。变法的效果如何?(4分) (3) 卫鞅的个人命运最终如何?这说明了什么?(4分)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问题: 材料: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 (1)上图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其目的是什么?(4分) (2)在这些等级中,哪些人属于贵族?(2分) (3)这一制度的实施有什么作用?(4分)
秦利用六国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称为“合纵”。
小明来到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对商朝创业史做了全面调查。
炎帝和黄帝是古史传说中的人物,古史传说与史实是没有区别的。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夏朝开始的。
春秋五霸的第一个霸主是晋文公,葵丘盟会是他称霸成功的标志。
改错、辨析题(本大题有6小题,1—2题每小题2分,4—6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3小题内容各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订正。 21、【题文】武王伐纣后,把都城定在镐京。这就是著名的东周。
下图最能体现2000多年前我国哪一领域的成就? A、青铜制造业 B、冶铁业 C、科学技术 D、音乐文化
主持修建这项水利工程的是( )。 A、管仲 B、李冰父子 C、李悝 D、鲁班
请问这项工程是( )。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六辅渠
下图中的文字叫做(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人们使用两牛牵引的犁进行耕作开始于( )。 A、商朝 B、西周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水利的兴修 B、选种和施肥技术的推广 C、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D、青铜器的广泛使用
既属于“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 A、齐国 B、晋国 C、宋国 D、吴国
战国七雄中,由晋国分裂而成的三个国家是()。 A、韩赵魏 B、韩卫赵 C、燕赵韩 D、韩魏燕
春秋争霸过程中,向周王室询问九鼎大小轻重的诸侯国是()。 A、齐 B、晋 C、秦 D、楚
夏商西周时,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部门的主要劳动者是()。 A、诸侯 B、士 C、平民 D、奴隶
西周建立于公元前1046年,该年所属的世纪和年代是()。 A、公元前10世纪40年代 B、公元前10世纪50年代 C、公元前11世纪40年代 D、公元前11世纪50年代
我们现在的建筑的屋顶仍有使用瓦。瓦的使用最早可追溯到( )。 A、夏 B、商 C、西周 D、春秋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局面开始于( )。 A、禹 B、启 C、桀 D、汤
领导人们治理洪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 )。 A、尧 B、舜 C、禹 D、启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顾尤乱。世界文明,惟有我先”孙中山先生这首诗歌颂的是( )。 A、黄帝 B、炎帝 C、尧 D、舜
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共同特征有( )。 ①使用磨制石器 ②挖掘水井 ③建造房屋 ④制作陶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