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我国原始农耕时期遗址包括

①北京人遗址  ②半坡遗址

③元谋人遗址  ④河姆渡遗址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小明在笔记中记录了某些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情况,据此判断小明记录的是哪种远古人类

①发现于周口店的龙骨山

②能够直立行走,但还保留着猿的一些特征

③会用火烧烤食物

④过群居生活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

 

(共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它是第一个迈向现代化的国家,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时候,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自豪的英国人曾经以“日不落帝国”来形容自己的国家。

——《大国崛起 英国》

材料二  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何春超主编《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 欧盟作为一个整体,正在一体化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在全球的事务中影响越来越大。

——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下册

请回答:(不得原文照抄)

(1)请分析英国能够在18、19世纪的时候成为“世界发展的领头羊”的原因(至少两个方面)(4分)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二战后欧洲经济的发展原因及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的影响。(6分)

(3)二战后欧洲的发展,给我们哪些启示?(6分)

 

(18分)在合作中实现共赢是人类一直以来共同追寻的目标。历史上合作事例有很多,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有关“合作”主题的探究任务。

步骤一:史海回眸──走进历史中的正当合作

(1)国共两党历史上曾有过两次合作,举出两党合作的事例(至少两例)。(4分)

(2)在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挑战的时候,国家间的合作能够化解危机和灾难。请以二战中的典型史实加以说明。(注意:要从史实及其作用两方面来作答。 4分)

步骤二:细说历史──再认历史中的不正当合作

(3)写出一战中的两大组织名称。(4分)

步骤三:反思认知──感悟正当合作的真谛

(4)你认为在当今世界,人类在哪些方面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举两例即可)相互间的合作应遵循哪些原则?这些原则对你的人际交往产生了怎样的启示?(6分)

 

下列仁人志士中,主张进行革命,推翻清朝统治,仿效西方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的是(   )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它以明确的规则,相互的承诺,为各国的经济交往搭建了一个共同的平台,被誉为‘经济领域的联合国’”。中国在2001年加入该组织,该组织是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14~16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倡导人文精神的文化运动。产生这种思潮的运动是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爱因斯坦知道美国对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杀伤许多平民时感到非常痛心。他在一封对美国公民书中说:“必须限制原子弹,决不能用来杀害人类,而是用在增进人类的幸福方面。”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有

①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

②美国对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标志着二战结束

③原子能的广泛应用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

④科技发展要为人类的和平、进步服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06年,美国《时代》杂志把“you”(you,指所有网民)选为“年度风云人物”。其封面注释说:现在,就是你,你控制着这个信息的时代,欢迎你来到这个时代。带来这种变化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

 

一个美国人在抵制中国商品一年后说:“没有中国商品的生活一团糟”“十年都没有勇气再尝试抵制中国商品”。这说明了

A.中国商品质量差引起美国抵制

B.中国商品在美国受到不公正待遇

C.经济全球化只对发达国家有利

D.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谁说我们笨,不如西洋人?有了总路线,英美落后尘”这句口号应该出现在

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陈旭麓曾说过“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记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文中“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着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四万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2)毛泽东在《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中写道:“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诗中“黄洋界上炮声隆”,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2分)在此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哪两次武装起义?(2分)

(3)毛泽东在《七律·长征》写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导致诗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1分)这次“远征”中召开的一次转折性会议是什么?(1分)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1分)你认为今天应该发扬哪些长征精神?(1分)

 

某校八年级同学,在学习了中国近代史后,设计了下面的年代尺,请你仔细观察,然后回答问题.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1)在时间点A与D上,中国分别发生了什么大事?它们分别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2)时间点B上,北京遭受到哪场浩劫?除此外,近代史上北京还在哪场战争中遭受了浩劫?(4分)

(3)根据信息判断年代尺左端的人物是谁?你知道,由他发动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联名上书的事件是什么吗?(2分)

 

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1)材料一照片中的人物是  (1分)这是为了纪念       而举行的大会。(1分)这一事件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3分)

(2)材料二中的哪个刊物与材料一照片中的人物有关系?(写出字母序号)(1分)该刊物是哪个组织的机关报?(1分)

(3)你能根据所学知识,将材料二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序吗?(1分)并说说与其它两份刊物相关联的事件。(2分)

 

在“重走长征路”的活动课上,学生再现历史场景时不应该出现的是:

A.强渡大渡河                           B.四渡赤水河

C.过雪山草地                           D.井冈山会师

 

参考下图思考,1926年,一位商人准备沿长江考察沿途经济的发展情况,你认为他可能会看到在南方轰轰烈烈展开的重大事件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八国联军的侵华

B.国民革命军北伐

C.抗日战争的爆发

D.解放战争的开始

 

被中国知识分子称为“新世纪曙光”的事件是

A.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B.洋务运动

C.三民主义的产生                        D.武昌起义的胜利

 

1915年掀起的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

A.武装起义

B.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运动

C.资产阶级改良变法运动

D.空前的思想火解放运动

 

“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毛泽东在井冈山(  )

A.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B.发动了秋收起义

C.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进行了三湾改编

 

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不包括

A.吴佩孚           B.段祺瑞           C.孙传芳           D.张作霖

 

董必武于1961年写了一首怀念战友的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请问董老诗中写的是哪一次会议?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中共一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青岛市有一座标志性雕塑“五月的风”,是为纪念一次伟大的学生运动而修建的,在这场运动中,爱国学生喊出了“还我青岛”的口号。以此判断这次运动是 (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戊戌变法运动                          D.南昌起义

 

电视剧《闯关东》中,有给传武兄弟剪辫子的情节,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B.三民主义

C.马列主义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谭嗣同被慈禧太后杀害后,街头巷尾的人们议论纷纷,你认为符合史实的议论

A.他是洋人的密探,卖国求荣

B.他甘为变法而捐躯

C.慈禧太后杀的是贪官

D.他真傻,其实他可以逃走

 

《马关条约》中的下列哪项内容是《南京条约》中没有的?

A.割让土地                             B.赔款

C.开放通商口岸                          D.列强在通商口岸设厂

 

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主要原因是

A.日军突然袭击                          B.军事装备落后

C.李鸿章的避战政策                      D.日军陆海两路夹攻

 

为“自强”“求富”而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开始中国近代化起步进程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如果请你担任历史纪实片《1912年的北京东交民巷》的导演,那么你在反映当时北京的东交民巷时,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   )

A.各国使馆林立                         B.某国使馆举办舞会

C.居住大量北京居民                      D.驻扎有外国军队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