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上海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缩影。近代上海经济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 A. 仿洋机制品工业...

上海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缩影。近代上海经济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

A. 仿洋机制品工业→对外贸易口岸→世界大都市

B. 对外贸易口岸→仿洋机制品工业→世界大都市

C. 仿洋机制品工业→世界大都市→对外贸易口岸

D. 对外贸易口岸→世界大都市→仿洋机制品工业

 

B 【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在鸦片战争之后,上海先是作为对外贸易的通商口岸,开埠通商;在开埠通商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仿洋机器工业,逐步成为世界大都市,故B项正确。在鸦片战争之后,上海被迫开埠通商,因此先是作为对外贸易口岸开放的,而不是仿洋机制品工业在先,故A项错误。在鸦片战争之后,上海被迫开埠通商,先作为对外贸易口岸开放的,后发展仿洋机制品工业,故C项错误。在鸦片战争之后,上海被迫开埠通商,先作为对外贸易口岸开放的,后发展仿洋机制品工业,在经历了工业发展之后,上海才成为世界大都市,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世纪,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感觉到与她家乡那种单调的纯净不同,这种舒服的烟雾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这种感受的产生反映了她(    )

A. 对英国环境污染的漠不关心

B. 对化学和医学知识茫然无知

C. 为本国的空气纯净深感自豪

D. 为工业文明到来而兴奋不已

 

查看答案

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 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B. 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

C. 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D. 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查看答案

1651年英国政府颁布垄断海外贸易的《航海条例》,1656年清政府颁布《禁海令》。这两个关于海外贸易条令的共同点是

A. 以贸易保护主义为指导思想

B. 依据经济基础出台了相关条令

C. 禁止国民进行海外贸易

D. 增强了本国的经济实力

 

查看答案

“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了。”架起这座“桥梁”的开创者是

A. 迪亚士

B. 达·伽马

C. 哥伦布

D. 麦哲伦

 

查看答案

“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下列选项与张之洞此番话的意思直接相关的是

A. 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 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C.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 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