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651年英国政府颁布垄断海外贸易的《航海条例》,1656年清政府颁布《禁海令》...

1651年英国政府颁布垄断海外贸易的《航海条例》,1656年清政府颁布《禁海令》。这两个关于海外贸易条令的共同点是

A. 以贸易保护主义为指导思想

B. 依据经济基础出台了相关条令

C. 禁止国民进行海外贸易

D. 增强了本国的经济实力

 

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航海条例》打击荷兰海上贸易活动,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清朝《禁海令》维护封建经济基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两者都取决于其经济基础,故B项正确。英国《航海条例》主要是为了打击当时英国海上贸易的主要竞争对手荷兰,体现贸易保护主义思想;而清政府颁布《禁海令》是为防止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危及自身统治;故A项错误。C项与英国《航海条例》不符,该条例鼓励发展英国的航海事业和海外贸易,故错误。清朝《禁海令》阻碍中国拓展海外市场以及国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得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了。”架起这座“桥梁”的开创者是

A. 迪亚士

B. 达·伽马

C. 哥伦布

D. 麦哲伦

 

查看答案

“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下列选项与张之洞此番话的意思直接相关的是

A. 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 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C.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 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查看答案

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但它却没有形成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内在的原因在于

A. “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

B. 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 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 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查看答案

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

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③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④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开始形成

②传统自耕农经济形成并开始成长

③精耕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期

④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已被打破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