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如图为某加碘盐标签的一部分。 已知:①KIO3+5KI+3H2SO4=3K2SO...

图为某加碘盐标签的一部分。

已知:①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

②I2+2Na2S2O3=2NaI+Na2S4O6无色

某同学想定量测定此加碘盐中碘元素的含量进行以下实验

步骤1:称取ag市售食盐,配成溶液,全部转移至锥形瓶中,加入适量新制KI溶液,滴入几滴稀硫酸,溶液变黄色,再加入3滴淀粉溶液。

步骤2:取一支50mL碱式滴定管,用bmol·L-1的新制Na2S2O3 溶液润洗2~3次后,装满溶液,调节液面高度至0刻度。

步骤3:开始滴定直至终点,重复操作2~3次,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第一次读数为           mL。

(2)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             

(3)经过计算,此碘盐碘元素的含量为             mg·kg-1(用含a、b的最简表达式表示)

(4)下列操作可能会导致测量结果偏低的是           

A.步骤1中称取食盐时将砝码放在左盘,食盐放在放在右盘,游码读数为0.5g

B.步骤1所配食盐溶液未完全转移至锥形瓶

C.步骤2中滴定管洗涤后未润洗

D.步骤3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1)24.00(1分) (2)溶液颜色恰好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不变蓝)(1分) (3)508000b/a(或5.08×105b/a) (4)AB (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读数时要平视刻度线,且滴定管的量程为0.01mL,根据图一可知,第一次读数为24.00mL。 (2)溶液中有碘,加入淀粉溶液呈蓝色,碘与亚硫酸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当反应终点时,蓝色褪去,所以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是溶液颜色恰好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3)标准溶液的体积三次消耗的体积分别为:24.00mL,23.98mL,24.02mL,3组标准溶液的体积的平均值为24.00mL,根据化学反应①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②I2+2Na2S2O3=2NaI+Na2S4O6 得关系式为I——KIO3——6Na2S2O3 127000mg 6mol x 24.00×10-3 ×bmol/L 解得x=127×4×b mg,则此碘盐碘元素的含量为(1000×127×4×b)÷a =508000b/a mg·kg-1 。 (4)A.步骤1中称取食盐时将砝码放在左盘,食盐放在放在右盘,游码读数为0.5g,实际称量的质量偏小,则会导致测量结果偏低,A项正确;B.步骤1所配食盐溶液未完全转移至锥形瓶,导致消耗Na2S2O3 溶液偏小,则会导致测量结果偏低,B项正确;C.步骤2中滴定管洗涤后未润洗,导致Na2S2O3 溶液浓度降低,消耗体积增多,则会导致测量结果偏高;D.步骤3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使得Na2S2O3 溶液体积偏大,计算结果待测液浓度偏高,答案选AB。 考点:考查物质含量的测定,氧化还原滴定等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所示三个烧瓶中分别装入含酚酞的0.01 mol·L-1 CH3COONa溶液,并分别放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然后向烧杯①中加入生石灰,向烧杯③中加入NH4NO3晶体,烧杯②中不加任何物质。

(1)含酚酞的0.01 mol·L-1 CH3COONa溶液显浅红色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2)实验过程中发现烧瓶①中溶液红色变深,烧瓶③中溶液红色变浅,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A.水解反应为放热反应          B.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

C.NH4NO3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D.NH4NO3溶于水时吸收热量

(3)向0.01 mol·L-1 CH3COONa溶液中分别加入NaOH固体、Na2CO3固体、FeSO4固体,使CH3COO水解平衡移动的方向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左”、“右”或“不移动”)

 

查看答案

(1)家用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甲烷,当16 kg甲烷完全燃烧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8.9×105 kJ。已知1mol液态水汽化时需要吸收44 kJ热量。试写出甲烷燃烧生成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                     

(2)有同学用甲烷与空气为原料制作一燃烧电池,若以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时,其负极反应式为               

(3)已知拆开1 mol H-H键,1 molN-H键,1 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akJ、bkJ、c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

室温下,将1.000mol·L-1盐酸滴入20.00mL 1.000mol·L-1氨水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点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4mol/L

Bb点:c(NH4)+c(NH3·H2O) >c(Cl)

Cb点时加入的盐酸体积小于20.00mL,而c点时加入的盐酸体积大于20.00mL

D.d点后,溶液温度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NH3·H2O电离吸热

 

查看答案

常温下,有关①100ml 0.1 mol/L NaHCO3、②100ml 0.1 mol/L Na2CO3两种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均存在电离平衡与水解平衡        B.c(OH):①>②

C.存在的粒子种类相同              D.②溶液中:c(HCO3-)>c(H2CO3)

 

查看答案

常温下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CH3COONa溶液、NH4Cl溶液、盐酸和Na2SO4溶液中的一种。已知A、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A、C溶液的pH相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D溶液的pH=7

B.四种溶液相比,C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C.A与C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有c(Cl)>c(H)>c(NH4)>c(OH

D.B与D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有c(OH)=c(CH3COOH)+c(H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