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相同体积,相同pH的某一元强酸溶液①和某一元弱酸溶液②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

相同体积,相同pH的某一元强酸溶液和某一元弱酸溶液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C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强酸完全电离,一元弱酸部分电离,因此要有相同的PH值,一元弱酸的浓度必须比强酸高,由于体积相等,因此一元弱酸的物质的量大于强酸,因此产生的H2也比强酸多.反应过程由于H+不断被消耗掉,促使一元弱酸继续电离,这就延缓了H+浓度下降的速率,而强酸没有H+的补充途径,浓度下降的更快,由于其他条件都相同,反应速率取决于H+浓度,由于开始时H+浓度相等,因此反应速率也相等(在图中反应速率就是斜率),后面强酸的反应速率下降得快,斜率也就更小,曲线更平坦.最终生成H2的体积也比一元弱酸少,因此曲线在一元弱酸下面;故选C。 【考点定位】考查弱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平衡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平衡移动,主要考查溶液PH相同的强酸和弱酸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开始速率相同,反应过程中,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正向进行,速率是弱酸大,生成氢气多,是解题关键。相同体积、相同pH的一元强酸和一元弱酸溶液,初始时c(H+)相同,开始反应速率相同,反应一旦开始,一元弱酸溶液还会电离出新的c(H+),即随后一元弱酸溶液电离出的c(H+)大于强酸;同体积,相同PH的一元强酸溶液①和某一元弱酸溶液②相比,一元弱酸溶液②的浓度大,与足量的锌粉反应产生的氢气体积大,反应过程中一元弱酸溶液②继续电离,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产生氢气速率快。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是常温下某些一元弱酸的电离常数,则0.1 mol·L1的下列溶液中,pH最小的是(  )

弱酸

HCN

HF

CH3COOH

HNO2

电离常数

4.9×1010

7.2×104

1.8×105

6.4×106

AHCN              BHF           CCH3COOH        DHNO2

 

查看答案

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加入少量冰醋酸,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减小

C.加入少量0.1 mol·L1 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小

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查看答案

灰锡结构松散,不能用于制造器皿;而白锡结构坚固,可以制造器皿。现把白锡制造的器皿放在0 101 kPa的室内存放,它会不会变成灰锡而不能继续使用(  )

(已知在0 101 kPa条件下白锡转化为灰锡的反应,焓变和熵变分别为ΔH=-2 180.9 J·mol1ΔS=-6.61 J·mol1·K1)

A.不会变        B会变

C.不能确定      D.升高温度才会变

 

查看答案

已知:反应①Fe(s)CO2(g) FeO(s)CO(g)  ΔH1  的平衡常数为K1

反应②Fe(s)H2O(g) FeO(s)H2(g)   ΔH2  的平衡常数为K2

反应③CO2(g)H2(g) CO(g)H2O(g)  ΔH3 的平衡常数为K3

不同温度时K1K2的值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温度/K

K1

K2

973

1.47

2.38

1 173

2.15

1.67

AK3= K1K2          BK3= K1+ K2          CΔH3 > 0           DΔH3 < 0

 

查看答案

700 时,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H2O,发生反应:

CO(g)H2O(g) CO2(g)H2(g)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t2t1)

反应时间/min

n(CO)/mol

n(H2O)/mol

0

1.20

0.60

t1

0.80

 

t2

 

0.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在t1 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H2)mol·L1·min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 mol CO1.20 mol H2O达到平衡时n(CO2)0.40 mol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 mol H2O,与原平衡相比,达到新平衡时CO转化率不变,H2O的体积分数不变

D.温度升高至800 ,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64,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