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国家监察体系制度改革,组建监察委员会(整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国家监察体系制度改革,组建监察委员会(整合行政与司法系统关于反贪污贿赂、反渎职侵权等职能组建的监察机关),同党的纪 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制定国家监察法,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以实 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①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滥用,健全行政内部监督制约机制

②有利于公民监督公共权力的行使,确保政府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③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④有利于建立集中统一的监察体系,便于反腐败工作的高效运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D 【解析】①选项错误,国家监察委员会属于行政系统外部监督体系。②选项表述过于绝对。题目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国家监察体系制度改革,这样做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建立集中统一的监察体系,便于反腐败工作的高效运行;故③④入选。选D。 标准 类别 内容 按监督 主体 执政党 中国共产党 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爱国统战组织 人民政协及其他 人民群众 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通过法定渠道 司法机关 法院、检察院 政府自身 监察、审计等部门 按行政 系统 行政系统外部 国家权力机关、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协、社会与公民、司法机关 行政系统内部 上级政府、法制部门、审计部门、监察部门 按监督 的性质 权力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政府系统内部 民主监督 人民政协、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通过法定渠道 法制监督 司法机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李克强指出,形成现代治理体系,培养参与型公民,增强政府公信力,离不开“公开”二字。政府信息公开绝不是单纯信息发布那么简单,而是关系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由此可见,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意在    (  )

①使政府治理得到人民的认可和支持       ②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政府权威

③规范政府行政行为,推进依法行政       ④制定科学考核制度,保证权力公正运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以前办理住房公积金审批,我要在银行、公积金中心、房管局等多个部门往返,至少需要跑10次以上。这次只要跑一个窗口,等2个小时。”这是浙江省衢州市民孙先生在市行政服务中心感受到的变化。孙先生的上述感受表明      (    )

①政府的职能由管理转向公共服务    ②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

③民主监督推动政府不断改进工作    ④政府的管理和服务受到群众认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斑马线是行人过街的安全线,小小斑马线可谓汽车社会文明的缩影。

机动车礼让斑马线是驾驶人的法定义务。然而长期以来,一些机动车行经斑马线时不减速、不停车.结果造成人车混杂、道路拥堵。而行人乱闯红灯,集体过马路闻红灯,无视交通规则的行为也很普连;这些不良行为习惯严重的甚至诱发道路交通事故。文明是相互之间的礼让。斑马线上的文明安全,除了机动车的自觉礼让.也离不开行人的自觉维护和配合。车让人让出安全,人让车则让出和谐与丈明。中国进入汽车社会的时间并不长,砚则意识、丈明意识的养成都不是一时能够完成的,需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努力。通过建立常态长效的治理机制,让规则意识深入人心,让斑马线上礼让行人逐渐成为每一位司机的共识,人与车都讲“礼”,我们方能迎来汽车文明时代的到来。城市之美,美在有序。司机们集体在斑马线前刹车,并用手示意行人安全通行.同时行

人竖起大姆指给予回报,甚至鞠躬感谢……这样温暖人心的场景,在杭州随意可见。去年,“人人讲文明-做丈明有礼浙江人”活动启动后,全右联动.倡导会民践行“礼让斑马线、丈明过马路、排队守袱序、礼仪待宾客”的丈明风尚。斑马线前礼让行人成了杭州金名片,文明出行成社会共识,同时也带动了城市文明向前迈进一大步。

(I)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创建“斑马线上的文明”的意义。

(2)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原理,说明“车让人让出安全,人让车让出和谐与文明”。

(3)某市创建“斑马线上的文明”,请你为交管部门拟两条宜传标语。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探索国家监察制度的顶层设计,促进反腐工作朝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指出:“健全国家监察组织建构,形成全面覆盖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的国家监察体系”。党的十九大作出部署,要在北京、山西、浙江三地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在全国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宪法修正案确立了监察委员会宪法地位。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负责。全国人大常委会赋予了监察委员会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道德操守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实现了党内监督全覆盖与国家监察全覆盖的相统一。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监察委员会与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及确立监察委员会宪法地位的时代意义。

 

查看答案

广东省汕头市第四中学2018届高三模拟文综政治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94 年,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增强中央财政的再分配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我国实行了分税制改革,产生了国税机构和地税机构,分别主要负责中央税和地方税的征管。

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发展,国税机构、地税机构分设并立带来的纳税人“遵从成本”较高的弊端日益凸显。一个企业,在缴纳增值税时需要到国税局,为员工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时又要到地税局;要重复报送涉税资料;还要重复接受税务检查,损害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影响着经济运行的效率。尽管近些年来我国税务机关进行了“放管服”改革。使“遵从成本”有所下降,但是问题并未得到彻底解决。

当前,随着“营改增”的不断推进,营业税这一主要以地税机构为征管主体的大税种最终将退出历史舞台,地税机构征管任务大为减少,国税、地税机构合并的条件日趋成熟。

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当前实行国税地税机构合并的条件日趋成熟的原因。并分析其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