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作协九大开幕式上强调,对中...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作协九大开幕式上强调,对中华民族的英雄,要心怀崇敬,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塑造英雄,让英雄在文艺作品中得到传扬,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绝不做亵渎祖先、亵渎经典、亵渎英雄的事情。其次,文学家、艺术家不能用无端的想象去描写历史,更不能使历史虚无化。文学家、艺术家不可能完全还原历史的真实,但有责任告诉人们真实的历史,告诉人们历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戏弄历史的作品,不仅是对历史的不尊重,而且是对自己创作的不尊重,最终必将被历史戏弄。

习近平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努力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

结合材料,请运用“社会历史主体和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说明文艺工作者应怎样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文艺作品。

 

(1)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文艺工作者只有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中汲取营养,只有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文艺作品。 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文艺工作者要尊重历史,塑造英雄,树立和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创造出丰富多样的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中国旋律。 ③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文艺工作者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自觉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高擎民族精神火炬,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 【解析】此题考查社会历史的主体、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等相关知识。此题要求请运用“社会历史主体和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说明文艺工作者应怎样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文艺作品。从知识范围看,属于有明确知识范围限定的主观试题;从设问的指向性看,属于措施类的主观试题。考生作答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进行。依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考生可从以下角度作答: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文艺工作者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自觉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考生围绕这些自行组织语言作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人认为,无论是共享单车,还在公租自行车都是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途径,自带环保属性并可以完善公共交通系统,共享单车需要和现有的公租自行车协同发展。但也有人认为,政府主导的公租自行车与“互联网+”风口上的共享单车,必然势不两立。

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公租自行车与共享单车必然势不两立”观点的错误之处。

 

查看答案

准确判断与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发展变化,是一个国家制定正确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是关乎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时期 时代背景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

1956年(党的八大)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全面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重新正确认识国情,毅然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017年(党的十九大) 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由总体小康向即将全面小康转变,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历史性、全局性、结构性的深刻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过程。

 

查看答案

我国基础教育正从“知识本位”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这是一个全球性教育趋势。发展素质教育、三维目标、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等中间的“关键少数”素养,更能反映社会变迁对于人的素质的新要求。我国加强“核心素养”教育,是因为

①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③立德树人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   

④关键部分对整体具有决定性作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大型文博探索综艺节目《国家宝藏》采用综艺、纪录片、戏剧等多种艺术形态,不仅展示了文物的物质价值,也向人们讲述了它背后的历史故事和人文精神,既有趣又不失内涵,拉近了当代人与历史文物的距离。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使其成为文化创新的根基

②要立足社会实践,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的创新

③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

④文化创新要以文化多样性为基础,促进文化交流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这些被称为“清流”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给电视荧屏带来一阵清风和盎然春意,唤醒了人们心灵深处的某种沉睡的美好记忆。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根本动力

③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④只有经典的、流行的文化才是大众文化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