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当今国际交流中,传统文化“中国元素”出现在世界多...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当今国际交流中,传统文化“中国元素”出现在世界多个地方。“剪纸灯笼、亭台楼阁、小巷古道、熊猫功夫······”这些元素成为中外交往中一张张中国文化名片。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投资和商贸活动时,也开始加入中国文化的元素,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元素”在世界领域的影响不断增强的原因。

材料二:2017年刚刚过去的圣诞节在中国有一点“冷”,这与前几年洋节的火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每一个节日都是特定民族和文化的产物,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庆祝我国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如何使青年学生更多地关注我国民族传统节日,提两条建议并写出相应的理论依据

 

(1)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②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因此,富有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国际经济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 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通过商业贸易活动,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中国元素"的加入为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提高了中华文化竞争力。 (2)例如:①在传统民族节日期间举办多种形式的庆祝活动。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②通过学校广播、网络等形式加大对民族传统节日的宣传。大众传媒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③政府在传统民族节日时安排假期,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或劳动者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 ④根据不同传统民族节日的特点组织相应的庆祝活动,矛盾具有特殊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解析】本题以提高中国元素的影响力为背景,组织两个设问,检测学生对文化生活相关知识的掌握,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培育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核心素养。设问对知识限定明确,第一问难度较大,第二问难度不大。 第一问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元素”在世界领域的影响不断增强的原因。根据设问的具体要求,联系材料、教材知识、时政热点分析原因。中国元素在全球商业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原因在于中华文化本身的特点、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商业贸易对文化传播的作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等。只需结合前面的分析组织答案即可。 第二问属于开放性问题,就如何使青年学生更多地关注我国民族传统节日,提两条建议并写出相应的理论依据。注意设问要求:面向青年学生,关注我国民族传统节日,两条建议,理论依据(没有限制是文化依据还是哲学依据)。符合这些要求才能得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目前我国扶贫开发进入新阶段,但仍有4000多万的贫困群众需要脱贫。为了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我国政府将把扶贫开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大幅增加扶贫投入,出台更多惠及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政策措施。坚持分类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和鼓励全社会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参与扶贫。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怎样才能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重视三农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几次重大改革:第一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使农业生产连年增长,解决了绝大多数地区的温饱问题;第二次通过“离土不离乡”的乡村工业化模式,转移了1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第三次中国农村城镇化建设,促进了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第四次中国农村土地实行“三权分置”(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的改革,激发了农民劳动热情,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依据材料,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分析我国农村这四次改革的哲学依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新发展理念强调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要实现科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材料一:近几年我国经济总量及环保治理与科研经费支出

年份

环保治理投资总额(亿元)

科研经费支出(亿元)

GDP(万亿元)

2010年

7612

10242

40. 15

2012年

8254

10298

51. 94

2014年

9576

13015

63. 64

2016 年

9023

15760

74. 41

 

注:①我国每万元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美国的2.3倍,欧盟的4.5倍,日本的8倍。②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空气污染指数PM2.5(细颗粒物)经常超过300微克/立方米的重度污染标准。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材料二 为贯彻党的五大发展理念,国务院深入推进“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创建工作。示范区在创新体系建设、智能和绿色制造等方面先行先试,旨在探索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转型升级新突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建设制造强国。

(2)依据材料二,分析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经济意义。

材料三: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必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进一步落实简政放权、财税金融、土地供应、人才培养等有关政策,深化开放合作,并对内外资企业二视同仁。

(3)请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角度,谈谈如何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

 

查看答案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17125日宣布,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中国三代造林人持续半个多世纪的奋斗,让贫瘠沙地变成绿水青山,也获得世界赞誉。他们的事迹表明

①放弃个人利益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

②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③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

A. ②③    B. ①③    C. ①②    D. ③④

 

查看答案

(题文)有人说,“1+1=2”是数学,“1+1>2”是哲学。从哲学视角理解“1+1>2”,其合理解释是

A. 组织协调好已有的要素,能使整体的功能得到更大的发挥

B. 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能使各要素的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C. 用批判性思维怀疑一切、推翻一切,可以开拓出崭新境界

D.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创新推动人类思维的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