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强调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和平发展的大势依然强劲,变革创新的步伐继续向前。同时,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利益,具有广阔前景。我们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坚持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携手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材料二 “一带一路”是个集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于一体的综合性战略名词,如果说经济的强盛是基础,政治的昌明是保障,那么文化的繁荣就是“一带一路”的精神支撑,这一倡议的提出离不开坚定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一带一路”深深扎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只有深刻认识并发挥我们中华文化独特优势,坚持文化自信,才能向世界更好地宣讲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释放出我国巨大的文化软实力,增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人民思想认同,向世界证明中华文化始终是世界文明的杰出代表与重要组成部分。

(1)结合材料一,运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分析如何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

(2)有人认为: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吸收借鉴外来文化,就是没有坚持文化自信。结合材料二,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1)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利益。 ②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 ③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要求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既要有满腔的热情,还要稳步推进。 (2)①坚持文化自信,就要对自身文化价值有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有坚定信念。 ②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尊重文化多样性,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成果,而不是全盘接收。同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从而坚持了文化自信。 ③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坚持文化自信,还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同时促进了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解析】本题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文化自信、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1)本题考查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设问指向如何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解答时首先明确知识范围: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论要求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造福。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理论,结合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统一。 (2)本题设问指向有人认为: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吸收借鉴外来文化,就是没有坚持文化自信。结合材料二,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评析这一观点。解答此类试题,应肯定题中观点的合理性,并说明依据;同时指出题中观点的不足,并说明理由,最后得出结论。解答时首先回答坚持文化自信,就要对自身文化价值有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有坚定信念。然后分析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尊重文化多样性,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成果,而不是全盘接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从而坚持了文化自信。最后回答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坚持文化自信,还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同时促进了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美两国远隔重洋,社会制度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但是两国文化交往源远流长。1784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首航广州,开启两国文化交往大门。两国关系虽经历风雨,但是人文交流从未停止。世界文化之苑百花争艳、气象万千,中美文化交流既要广收博采、包容万物,又要保持各自鲜明的个性和独立的品格,唯此才能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近年来,在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带动下,两国文化交流合作日益活跃。2015年,中美文化交流大放异彩,中美两国政府与文化机构已分别在对方国家举办了数百场文化交流活动,全面介绍本国优秀文化艺术,为进一步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作出贡献。“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文化有差异,友谊无国界。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中美两国人民不断加深理解,增进情感,为中美关系的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文化交流作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定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为中美文化交流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是高考制度恢复四十周年。四十年来,无数个令人感奋的高考故事,已经积淀为深刻的集体记忆,实践证明,高考制度符合国情,焕发了我国科教事业的生机活力,选拔了千百万优秀学子。这既是普通人实现梦想、向上流动的重要渠道,更是培育人才、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制度支撑。

时代在变,高考也在变。招生制度从定向招生到“双轨制”再到实行“并轨”,从赋予高校自主招生权到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再到改变成绩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四十年来,高考不断打破“一考定终身”、“唯分取人”的窠臼,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

结合材料,从认识论角度,谈谈应如何看待四十年来我国高考制度的变革。

 

查看答案

201710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1981年至今有关社会主要矛盾表述的首次改变。这一认识的变化体现了

A. 对主要矛盾的正确把握是一个不断克服片面性甚至错误的过程

B. 认识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D.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查看答案

下图漫画(所有的人都站在一边并不是好事,比如站在船的一边)表达的主要哲理是

 

①要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树立群众观点

②矛盾双方的对立,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的前提

③人们之间存在的由此达彼的桥梁推动事物发展

④对立、统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组织结构中,人们重视家庭的团聚、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和谐。受其影响,中国传统哲学有着浓厚的“尚圆”思维,讲究圆满、圆融、圆通,花好月圆、团团圆圆等也成为普通中国人的美好追求。由此可见

①传统文化对社会变革有深刻影响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哲学可以指导人们正确改造世界        

④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