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8分)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深化改革成为今天中国社会的新常态。 材料一:...

(28分)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深化改革成为今天中国社会的新常态。

材料一2010-2014年我国经济有关数据

 

GDP增长速度(%)

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

消费需求对经济的贡献率(%)

2010

10.3

53827

43.1

2012

7.8

63005

50.8

2014

7.4

72313

51.2

注: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为国内生产总值与全部就业人员的比率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减弱,必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鼓励社会参与,推动大众创业、万种创新,培育和催生经济发展新动力。为此国务院在2015年推出一系列重要改革政策:大幅缩减政府定价种类和项目,具备竞争条件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原则上都要放开,鼓励民间资本投资铁路、教育、医疗等传统行业。

(1)运用“生劳动与经营的知识,结合材料为培育和催生经济发展新动力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

材料二某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建设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注意发掘发现和宣传富有时代特色的先模人物和群体,如爱心驿站志愿服务队和“十佳”道德模范等。草根榜样平凡感人的事迹和崇高精神,可敬可亲可学凝聚起强大的道德力量激发人向上向善的精神追求。

(2)运用文化建设的相关知识分析该是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并阐述材料蕴含的价值观道理。(20分)

 

(1)①深化改革,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 ②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培养新的经济主体。 ③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 ④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创业促进经济发展。 (2)A: ①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②通过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④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B: ①通过现今模范人物和群体精神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②通过草根榜样平凡感人的世界和崇高精神引领人们的精神追求。 ③先进模范人物和群体事迹体现了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中实现价值。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要求考生要求从生产、劳动与经营的角度,为培育和催生经济发展新动力提出合理化建议,属于措施类题型。因此考生可以从深化改革,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就业观念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2)本题有两小问,首先要求考生运用文化建设的相关知识分析该市是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考生解答时可从文化体制改革、开展建设文明创建活动、思想道德建设、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等角度进行阐述。第二小问,要求考生从材料中找出蕴含价值观道理,属于体现类题型。考生可从价值观的作用和实现方式、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等角度作答即可。 考点:大力发展生产力、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觉与自信、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4年10月20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首次专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

材料一:

注:法治指数是国际上判断、衡量一个国家的法治状况及其程度的量化标准。2012年,中国法治指数排名为87名。2014年全球法治指数丹麦以0.93分位居第一,中国以0.45分排名76。

材料二:提高法治指数,建设法治经济,必须贯彻市场主体“法无禁止皆可为”、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法治经济理念。法治,让交易更顺畅,让“无形之手”更稳健,在公平竞争中,各种要素才会在利益驱动下竞相涌动、良性共赢;法治,让信用更扎实,过去在经济领域中出现的商业贿赂、欺诈,都为法治所不容;法治也瞄准政府,把“有形之手”全部纳入法治的框架,“无形之手”才有创造活力,才能“逼出”一个更好的市场经济。

材料三:作为改革先行者,广东省在1993年就已经提出“依法治省”。作为中国第四大港口,广州港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中国丝绸的输出,早在公元前,便已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两条主线路,比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更为悠久历史上,中国航海家郑和携带大丝绸、瓷器和铁器等赠品,率船队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外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空前交流与发展,对世界的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当前,顺应时势,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为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提供难得机遇,必将有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4分)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提高法治指数对市场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12分)

(3)结合材料,运用联系客观性原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10分)

 

查看答案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全国人大常委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牢记历史、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种对待历史的态度,是基于  

①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物质性

②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动机目的决定的

③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④历史蕴含着现实社会的一般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C.③④

 

查看答案

下图漫画告诉我们应处理好

①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②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③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④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近期,科学家在瓮安生物群中发现了一枚保存完好的原始海绵动物化石。这一发现不仅将海绵动物的年龄向前推进了6000万年,而且还意味着复杂的多细胞动物起源的时间可能远远超过古生物学家的传统推测。这说明

A. 认识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永无定论的过程

B. 原有的真理性认识常常在新的实践活动中被推翻

C.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具体实践水平制约

D. 世界是物质的,随着人们认识的发展而变化发展

 

查看答案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家和万事兴”的价值观。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落实核心价值观的场所。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①家风家教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②家风家教是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

④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是相互促进的

A. ②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