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全国人大常委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全国人大常委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牢记历史、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种对待历史的态度,是基于  

①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物质性

②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动机目的决定的

③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④历史蕴含着现实社会的一般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C.③④

 

B 【解析】 试题分析:题肢②说法错误,因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故排除;题肢③与材料无关,故排除。国家公祭日的目的是以牢记历史、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种对待历史的态度,是基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物质性,历史蕴含着现实社会的一般规律,故题肢①④正确;故答案选B。 考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漫画告诉我们应处理好

①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②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③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④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近期,科学家在瓮安生物群中发现了一枚保存完好的原始海绵动物化石。这一发现不仅将海绵动物的年龄向前推进了6000万年,而且还意味着复杂的多细胞动物起源的时间可能远远超过古生物学家的传统推测。这说明

A. 认识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永无定论的过程

B. 原有的真理性认识常常在新的实践活动中被推翻

C.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具体实践水平制约

D. 世界是物质的,随着人们认识的发展而变化发展

 

查看答案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家和万事兴”的价值观。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落实核心价值观的场所。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①家风家教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②家风家教是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

④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是相互促进的

A. ②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

2014年12月19日,权威解读当代中国核心话语的“中国关键词”多语平台在京发布,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等5个专题的首批77条核心词汇的权威解读和阐释以中、英、法等7个语种同步发布;24日,“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首批术语发布,包括“道”“气”“仁”“义”等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特征与思维方式的81条术语发布。上述做法

①目的是宣传中国的语言文字,提高汉字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②是创新对外话语实践,传播中国声音的有益尝试 

③有利于增强文化信心,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 

④有利于阐释“中国道路”,输出“中国模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箱储卷轴心常逸,腹有诗书气自华。让终身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追求知识成为一种潮流,让开卷阅读成为一种时尚,共建共享书香弥漫的美好生活。开展全民阅读,主要是基于

A. 人往往在无形和被动中接受文化熏陶

B. 书籍和阅读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

C. 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

D.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