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需求价格弹性表示某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系数为需求量...

需求价格弹性表示某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系数为需求量的变动百分率与价格的变动百分率之比。假定某品牌手机在一定时期内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2.4,当其价格由5 400元下降到3600元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其需求量将

A.增加80%   B.减少80%   C.增加120%  D.减少120%

 

A 【解析】价格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从而影响商品消费量。某种商品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下降会增加对它的购买。一般情况下,价格下降需求增加,故先排除B和D。再计算出价格变动百分率:(5400-3600)/5400=1/3,由材料可知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百分率为:2.4×1/3=0.8,即增加80%。 【考点定位】价格变动的影响 【方法技巧】选择题考查的内容也不外乎三部分:识记、理解、运用。近年的考试中理解、运用的比重增加,很少 看到识记的题型,识记已经渗入了理解和运用中。我们做每一道政治选择题都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对题干提供的材料、信息进行分析、甄别、遴选。可见,选择题也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技巧始终是技巧,不能代替基本功。要想解答好选择题,首先,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准确把握概念和原理。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是选择题 主要考查内容,否则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第二,养成好的习惯:做题习惯,如建立错题本,或在资料中对不同难度的题做不同的标记,对反复出错的题进行重点分析;总结选择题的干扰方法和做题经验。好的逻辑思维习惯,好的思维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只要我们能夯实基础,注重培养能力,善于总结和灵活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在高考中是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到20l5年,绝大多数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要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确保低收入者具有基本的保障,让更多人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一要求

①使初次分配的结果更能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

②有利于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加快创新

转型③旨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

④是国家通过再分配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表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65l日起,我国将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小增。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

①有利于降低企业税收成本,增强企业发展能力

②有利于增加同家的税收和财政收入

③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由稳健转向宽松  

④有利于社会专业化分工,促进三次产业融合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经济生活中有许多相关的正反比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右图曲线表示内容相一致的关系是

 

 

①家庭消费水平与家庭收入水平  

②恩格尔系数同居民的消费水平

③人民币汇率同外汇汇率    

④消费水平与就业率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人民日报》2016年5月23日载文指出,与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相伴随的严重生态危机,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沉痛教训。环境保护不是限制发展,而是追求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实践证明,脱离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离开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色共赢思维就是追求“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水乳交融,使发展率先与保护优先互相支撑、互相促进。为此, 必须严格落实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基本要求,实现保护与治理并重、建设与绿化同步、经济与生态协调的多赢局面。

(1)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结合材料,请从唯物论角度就实现绿色发展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根据中央部署,在国家科改领导小组统一组织下,科技部等20多个部门参加,起草形成了《纲要》(草案)。整个起草过程历时两年,经过多次调研,80多位院士和8000多人次国内外专家参加,先后召开20多次座谈会听取地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各方专家的建议。

《纲要》提出实施“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即以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两个轮子相互协调共同驱动的战略:一方面加强科学探索与技术攻关,充分发挥科学发现对技术进步的引领作用和技术进步对科学规律发现的推动作用,形成持续创新的系统能力;另一方面重视体制和机制创新,调整一切不适应科技创新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形成经济、政治与科技协调发展的良好机制,最大限度释放创新活力。

(1)结合材料,运用实践的观点,说明《纲要》的制定过程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说明应怎样实现“双轮驱动发展”战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