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从2016年5月l日起,我国将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

20165l日起,我国将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小增。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

①有利于降低企业税收成本,增强企业发展能力

②有利于增加同家的税收和财政收入

③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由稳健转向宽松  

④有利于社会专业化分工,促进三次产业融合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C 【解析】当前,我国正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有利于完善税制,消除重复征税;有利于社会专业化分分工,促进三次产业融合;有利于降低企业税收成本,增强企业发展能力;有利于优化投资、消费和出口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选C;营改增确保所有行业的税负只减不增,税收政策属于财政政策,②不选;③不选,因为材料中强调了财政政策,不是货币政策。 【考点定位】税收的作用 【方法技巧】选择题解题方法 方法1 排除法,排除错误题肢,排除与材料不符的题肢,排除与题干同义反复的题肢,排除因果颠倒的题肢。 方法2 优选法(比较法),在诸多题肢都符合题意时,比较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题肢。 方法3 直选法,直接根据设问的指向,找出与题干中的关键词、中心词意思最贴近的题肢,或者找出与教材相关知识表述最接近的题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经济生活中有许多相关的正反比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右图曲线表示内容相一致的关系是

 

 

①家庭消费水平与家庭收入水平  

②恩格尔系数同居民的消费水平

③人民币汇率同外汇汇率    

④消费水平与就业率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人民日报》2016年5月23日载文指出,与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相伴随的严重生态危机,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沉痛教训。环境保护不是限制发展,而是追求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实践证明,脱离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离开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色共赢思维就是追求“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水乳交融,使发展率先与保护优先互相支撑、互相促进。为此, 必须严格落实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基本要求,实现保护与治理并重、建设与绿化同步、经济与生态协调的多赢局面。

(1)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结合材料,请从唯物论角度就实现绿色发展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根据中央部署,在国家科改领导小组统一组织下,科技部等20多个部门参加,起草形成了《纲要》(草案)。整个起草过程历时两年,经过多次调研,80多位院士和8000多人次国内外专家参加,先后召开20多次座谈会听取地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各方专家的建议。

《纲要》提出实施“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即以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两个轮子相互协调共同驱动的战略:一方面加强科学探索与技术攻关,充分发挥科学发现对技术进步的引领作用和技术进步对科学规律发现的推动作用,形成持续创新的系统能力;另一方面重视体制和机制创新,调整一切不适应科技创新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形成经济、政治与科技协调发展的良好机制,最大限度释放创新活力。

(1)结合材料,运用实践的观点,说明《纲要》的制定过程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说明应怎样实现“双轮驱动发展”战略。

 

查看答案

李保国生前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把太行山区生态治理和群众脱贫奔小康作为毕生追求,每年深入基层200多天,在太行山推广了36项林业技术,累计增加农业生产值35亿元,纯增收28.5元,先后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让140万亩黄山披绿,带领10万农民脱贫致富。2016年6月,习近平对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育、科技工作者要学习李保国同志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

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谈谈李保国的事迹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

 

查看答案

某高校研究生在校期间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各类学生社团,锻炼磨炼自己,毕业后,借助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激励机制,创业获得了成功。这说明

①实现人生价值关键在于主观努力

②社会提供的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③实现人生价值关键在于客观机遇

④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人们的选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