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道德经》说:“小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

《道德经》说:“小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对此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圣人不能离开实践见天道 ②物质决定意识,圣人不行而知是唯心主义观点

③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圣人可以不为而成  ④现代科技为圣人离开实践而知天下提供了条件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B 【解析】 老子这样的观点属于先验论,没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脱离物质谈意识,是唯心主义的观点;③不合题意,老子的观点并未体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④不合题意,材料并未涉及到现代科技对圣人获得认识的影响。故本题选B。 【考点定位】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名师点睛】材料的基本观点是:在认识上纯任感觉经验是靠不住的.因为这样做无法深入事物的内部,不能认识事物的全体,而且还会扰乱人的心灵.那么,要认识事物就只有靠内在的自省,下功夫自我修养,即要通过理性认识,才能领悟“天道”,知晓天下万物的变化发展规律。①符合题意,老子并不轻视实践所获取的感性知识,只是夸大了理性认识的作用;②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目前,人们对地震这一自然灾害还是很难实现准确的预报。然而,由云南高新减灾研究所建设的地震预警系统曾对发生在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北纬23.4度,东经100.5度)的3.0级地震实现了成功预警,震源深度12千米。这一结果

①说明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有能力准确认识客观世界中的任何事物

②表明随着科技发展,人类可以逐步改变地震产生的规律

③进一步佐证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④表明对地震从很难“准确预报”向“成功预警”的转变需要条件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引力波是一种时空涟漪,如同石头被丢进水里产生的波纹。l00年前,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直到今年初,人类首次探测到引力波,打开了观测宇宙的全新窗口。这表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③人的认识是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但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必须因势利导,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使之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这表明

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甲认为:“是亦彼也,彼亦是也。”乙认为:“古今异俗,新故异备”丙认为:“人是架钟表,心脏是发条,神经是游丝,骨髂是齿轮,人的思维过程只不过是对命题、观念进行加减。”丁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以上观点分别属于

A.相对主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辩证法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法唯心主义

C.相对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D.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辩证法

 

查看答案

朱熹四岁时,其父指天说:“这是天。”朱熹问:“天上有何物?”陆九渊三、四岁时就问父亲天地有没有尽头并为此而废寝忘食。渡普尔八岁时就在思考空间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大思想家,应该说跟他们从小善于思考有很大关系。这些故事说明

①哲学源于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惊讶    ②反思性是哲学的重要特征

③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④哲学的任务就是对现存的东西提出质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