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位于闽西山区的某村, 是一个有着800多年历史、具有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客家古...

位于闽西山区的某村, 是一个有着800多年历史、具有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客家古民居建筑群的古村落。在过去很长时期内,该村的保护和发展面临着无人看管、自生自灭、干部对古村落漠视、群众对国家政策不理解不支持、资金缺乏、旅游设施落后等问题。许多村民认为,几百年的老房子了,居住条件已不能适应现代生活,要求拆旧房建新居。古村落的保护与村民要求改善生活条件产生了矛盾。近几年,全国兴起了古村落的抢救和保护热潮。当地政府意识到,必须本着高度的文化自觉,大力开展对古村落的抢救性保护和活态传承,防止过度开发。他们在村民中宣讲保护古村落的重大意义,在学校进行乡土民俗教育,增强了民众的保护意识。同时从政策和投入上加大力度,统一规划,落实权益,维修文物,科学整治,恢复古村旧貌,鼓励和支持群众在远离古民居的新村建筑新居。在政府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古村落一梁一柱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正绽放新的活力。

人们对古村落和传统文化的态度的变化如何体现认识论观点的?

 

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古村落和传统文化的态度的变化。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人们对古村落和传统文化的态度的变化体现了这一点。 ③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当地对古村落的态度从自生自灭到主动保护的转变体现了这一点。 ④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该古村落前后遭遇,以及当地干部和村民的不同态度,体现了人们实践的历史性和局限性。 (如考生把③④点放在一点答,最多给4分) 【解析】本题知识指向明确,要求学生回答认识论的相关知识。注意认识论的知识包括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的相关知识和认识的过程等知识。考试从材料中把握关键词,然后结合理论回答即可。“古村落的保护与村民要求改善生活条件产生了矛盾”促进了人们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体现了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当地对古村落的态度从自生自灭到主动保护的转变”说明了实践的主观能动性。 【考点定位】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的特征、认识的过程 【考情分析】本考点高考命题一般以人类对某一领域的探索历程或社会热点为背景考查,通常采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形式,复习时应注意: (1)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及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 (2)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考查实践的观点。 (3)结合我国的空间站建设和人类探秘火星的历程考查实践的特点、真理的特性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在互联网上的行为产生了大量数据,对这些数据储存、处理、分析带动了大数据的发展。计算机帮助人们在庞大的信息数据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可以缩短人们从个体认识再到一般认识的时间,使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快、更便捷;可以加速人们认识世界的进程,直接找到有共同性价值的规律,加速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然王国的进程。浙江省在依托大数据云计算推动互联网经济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浙江人发扬“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推动了电子商务领跑全国;省政府积极打造全国领先的云计算中心、大数据产业中心,为互联网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教育部门大力发展电子技术等职业教育,培养互联网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这些都为浙江互联网经济的再次腾飞插上“新翅膀”。

结合材料,说明大数据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发展是实践推动的结果。

 

查看答案

材料一:随着世情、国情不断发生深刻变化,中国的改革开始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这需要政府用改革的办法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以全局的视角对改革所涉及到的各方面、各层次、各种要素进行统筹思考,协调各种关系,确定目标并为其制定正确的战略、路径,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

材料二:2013年8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国司法制度迫切需要改革、完善和发展,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在此之前国家组织国内司法部门和大量法律专家深入调查司法现状,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系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八大报告,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新问题,提出司法新对策、新举措;努力做到司法政策建议符合规律、符合国情。专家分多个调研组分赴13个省区市,并到上百个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实地调研,为顺利制定白皮书奠定了重要基础。

结合材料,请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原理分析说明我国政府对改革进行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真理具有客观性意味着真理是具体有条件的           

B.真理和谬误之间绝对对立

C.“有用”就是真理            

D.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真理是不断发展的

 

查看答案

2014年《“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以大量的事实和数据介绍了“一国两制”政策在香港取得的实践成就,说明“一国两制”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这表明  

①“一国两制”实践的目的在于获得真理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真理是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真理性认识能够精准应验发展的事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下列与爱尔兰这句谚语所体现的生活与哲学道理相一致的是  

①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②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③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④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