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我国的经济增速,2011年为9.3%,2012年为7.8%,2013年为7.7%...

我国的经济增速,2011年为9.3%,2012年为7.8%,2013年为7.7%,2014年为7.3%。这种经济增速下滑、风险凸显、以及红利转换的状况,究竟是后危机时代短期的不稳定性,还是意味着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学术界争议颇大。学术界对我国经济新常态的争议表明  

①由于主体的方法不同,认识具有差异性   

②认识对象是复杂多变的,人们对一事物的正确认识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③真理与谬误是相对的,彼此没有绝对的界限   

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因主体实践经历而不同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A 【解析】材料中学术界对我国经济新常态的争议,说明认识对象是复杂多变的,人们对一事物的正确认识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①②符合题意。③错误,真理和谬误是有严格界限的;④本身说法都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本题选C。 【考点定位】认识的反复性 【教材链接】认识具有反复性的原因: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主观条件的限制;受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所以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真理是时间的女儿,而不是权威的女儿。”这一名言揭示了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真理与权威一定是相互排斥的              

C.只能服从真理不应服从权威           

D.真理与权威有时是相互依存的 

 

查看答案

2014年6月9日,习近平在与1300多位两院院士谈话时披露他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从明末清初开始,我国科技渐渐落伍了”。其实,清朝初期,很多人对西学还是很感兴趣的,也学了不少,但只是一种猎奇和雅兴,并没有让这些知识对经济社会发展起什么作用,这是明末清初我国科技开始落伍的重要原因。这启示我们  

A.认识不能脱离实践,科学技术必须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B.矛盾具有普遍性,要一分为二地看待科学技术的作用

C.认识具有反复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D.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发挥科技的作用

 

查看答案

一个由中、美、俄等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给食盐施加20万大气压,生成了一些“不可能”的物质如氯化三钠和三氯化钠。按照传统化学教科书上的规则,这些物质本不该存在。科研人员制造出“本不该存在”的化学物质,表明人们  

①改变自然物具体形态而显示其实践的能动性

②进行创造性思维以实现科学研究重大突破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规律及适用条件和范围 

④依据主观意愿决定客观事物的变化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埃里克·贝齐格、威廉·莫纳和斯特凡·黑尔,在科学实验研究过程中,借助荧光分子的帮助,使光学显微镜发展到了一个新的纳米显微镜层次。这表明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真理在战胜谬误中得到发展

③人能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④人类可以改变事物固有联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变性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由人脑决定的 

②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机能

③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器官         

④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