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戏是热的,诗却是冷的。或曰也有热闹的诗,比如辛稼...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戏是热的,诗却是冷的。或曰也有热闹的诗,比如辛稼轩的《青玉案)中“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彩灯错落,明月香车,是何等欢乐、繁华。可你往后面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繁华热闹之外,只影伶俜的伊人,才是词人措意所在。元宵夜的香车宝马,拉开一场大戏,而诗意却在那灯火阑珊之处。再比如宋祁的《玉楼春》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王国维说着一“闹”字境界全出,历来说诗者,也同声称赏此一字一句声情绚烂。可你再读下去:“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春之生机对照迟暮之凄冷,花间晚照虽美,又留得住几时。唱罢新词,暮霭卷起枝头红杏,此中理伏的凄凉意味,岂可与人言哉!本词可与欧阳修《采桑子》对读:“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喧器与繁华之后,总有多多少少的沉静与落寞,只是有的说出来,有的一直掩藏着。

热笔是戏,冷笔是诗。戏是众声喧哗,万象纷呈;诗是晨昏独语,问天地苍茫。戏是表现人生世态的现场与表象,诗则是关于个体与人类的追问与思考。戏中有诗,才能具备厚度和深度。《红楼梦》每一个小结果中,多以诗笔绘制安静而忧伤的意境,收束该节的戏剧冲突;而全书大结果,从烈火烹油到白茫茫一片大地,也是热起冷收。前举辛、宋词,前半不乏热闹的戏份,后半归于沉寂,皆同一机杼。这一结构形式,是文学表现的技巧与方法,更是艺术与人生的宿命,而以诗为承载。

诗中自可有戏,亦无妨纷繁喧阗,然必得收视反听,宁静致远,方为本色。从发生与应用来看,诗情沉潜酝酿,需要安静的环境与心境,所谓“陶钧文思;贵在虚静”,哪怕是写热闹的情景,也要安静地构思。而从诗的审美接受来说,是独语与私密的心灵对话。尽管对应的读者千千万万,但每一位皆是独立的单线感应。钟嵘《诗品序》论及诗的发生与应用,既有离群、幽居的“怨”,也有嘉会寄诗的“亲”与“群”。可一旦举例,却尽是“楚臣去境,汉妾辞宫”“骨横朔野,魂逐飞蓬”“塞客衣单,孀闺润尽”……只剩下孤独、寂寞与怨恨了。嘉会的“亲”与“群”,设若只是急管繁弦,红灯绿酒,与人生本相,终究茫然有隔。山阴兰亭,滕王高阁,所以为千古文坛之嘉会,是其“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与夫关山萍水,天地飘零之叹。至若“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之类,知热而不知冷,以横溢才华作逢迎文章,甘为弄臣词客,何足与之道哉。

诗之终极是“道”或“存在”,悲悯杳惚,万象融和,最终也归于寂静。由始而终,诗就本质而言是安静、淡泊而深思的,这也是诗人的气质。《红楼梦)中,最具此类气质的是林黛玉,她是全书最为寂寞、忧伤而安静的人。鲁迅先生说,“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中国小说史略)),换成黛玉,似更为恰切。黛玉喜散不喜聚,盖因聚时欢喜,别时冷清,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黛玉之慧在此,以其对笙歌散尽的悲寂领会,成为大观园中第一等诗人。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此为诗之生态环境。万物静观,静定生慧,慧而生大悲悯,诗以此澄怀观道,抵认彼岸之幽玄。当代作家张炜在《融入野地》中有段独白:“漫漫夜色里,谁在长思不绝?谁在悲天悯人?谁在知心认命?”这个“谁",就是诗人。

至于奔走逢迎,呼朋啸侣,封坛拜号而自诩为诗人者,古小说有描摹:唐德宗开制科,搜访怀才抱义,不求闻达者。有人于昭应县逢一书生,奔驰入京,问求何事,答曰:“将应不求闻达科。”(《因话录》卷四)缘木以求鱼,方枘而圆凿,此“诗人”与彼应举人,何其妙肖!

(摘编自李翰《诗的高冷与寂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戏热,戏是众声喧哗,是表现人生世态的现场与表象;诗冷,诗是关于个体与人类的追问与思考。

B.诗的热起冷收(如辛弃疾、宋祁的词),既是文学表现的技巧与方法,更承载着艺术与人生的宿命。

C.鲁迅先生认为宝玉喜聚,宝玉能领会“悲凉之雾,遍被华林”,反映出宝玉本质上有诗人忧伤、悲寂的性情。

D.那些善作逢迎文章、甘为弄臣词客的诗人,只知热不知冷,无法体会到诗的本色,是不值得与其论诗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诗意、诗情、诗道、诗的生态环境等方面论证了诗的高冷与寂寞,论述全面而又深刻。

B.文章第三自然段从诗的发生与应用、诗的审美接受等方面论述了诗的本色是宁静致远。

C.文章例证丰富,举了许多唐诗、宋词的例子,给读者以直观的感性认识,使论证极有说服力。

D.文章运用了对比论证,如诗的热起与冷收的对比、“此‘诗人’与“彼应举人”的对比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辛稼轩《青玉案》中,彩灯错落,明月香车,何等欢乐、繁华,所以李翰认为这是热闹的诗。

B.戏中只要有诗,就具备厚度和深度;诗中自可有戏,但是要收视反听,宁静致远,方为本色。

C.因“亲”与“群",因急管繁弦,红灯绿酒,所以山阴兰亭、滕王高阁成了千古文坛之嘉会。

D.结尾应举之书生与奔走逢迎、呼朋啸侣的“诗人”一样,都是缘木以求鱼、方枘而圆凿的人。

 

1.C 2.D 3.D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C项,文中没有“鲁迅先生认为宝玉喜聚”的信息,引用鲁迅的话并不是要表现宝玉具有诗人忧伤、悲寂的性情。 故选C。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D项,“此‘诗人’与彼应举人”不是对比论证。 故选D。 3.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A项,“所以李翰认为这是热闹的诗”分析错误,本文作者提及这首诗只是说这类诗也是前热后冷; B项,“戏中只要有诗,就具备厚度和深度”中“只要……就……”说法绝对,原文是“只有……才……”; C项,原因分析错误,原因应是“有兴尽悲来、关山萍水、天地飘零之叹”。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我们对自己己经拥有的东西很难得去想它,但对所缺乏的东西却总是念念不忘。”

英国作家王尔德说:“人生两大悲剧,一是得不到一生中最想得到的,二是得到了一生中最想得到的。”

一个独眼的朋友说,和完全的瞎子比起来,他缺点更严重,因为他知道自己缺什么。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2017年寒假,厦门理工大学发出10万元“亲情红包”鼓励学生回家过年。可见,物奖励必然能让更多学生假期回家看看。由此可知,思想教育固然重要,但外在手段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德行,只要学生有了好的德行,大学教育就是完美的教育。

①质奖励未必能让更多学生假期回家看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班长的班会总结发言,其中有五处用语不够简明得体,找出并修改。

为了让我们班有一个良好的班风,我们坐在一起献计献策。刚才同学们的抛砖引玉,体现了对班级的爱心和责任心,我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表示要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也表示会遵守纪律,迎头赶上。我殷切期望大家携起手来,共同营造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我们的班风有一个彻底的改观!这是目前的当务之急,我们每个人都责无旁贷。

①将________  ___改为____________;②将___________改为_______ _____;

③将__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___;④将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_;

⑤将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阅读有些像搏斗。阅读的时候,我们不断同作者争辩,我们极力想寻出破绽,作者则     地把读者的思绪纳入他的模具。在这种智力的角斗中,我们往往败下阵来,但思维最终却在争执中得以发散。大师们的著作像某一流派掌门人的秘籍,细细研读,琢磨他们的一招一式,会在     中悟出不可言传的韵律。我一次次在先哲们辉煌的思辨面前     ,我一次次在无与伦比的语言搭配下惊诧莫名……我知道大师们在云霄中注视着后人,(     );今人虽然平凡,但我们年轻。作为阅读者,我们还处在生命不断蜕变之中,蛹里可能飞出美丽的蝴蝶。我们在较量中丰富了自己,迸发出从未有过的力量。

阅读是一种孤独,它同看电影、看录像、听音乐会是那样地不同。前者是一块巨大的生日蛋糕,可以同享美味;后者只是孤灯下的一盏清茶,只可独啜,倾听一个遥远的灵魂对你一个人的     。他在不同的时间对不同的人说过同样的话,但你此时只感觉他在为你而歌唱。你如果不听,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叹息的悲悯。你啪地合上书,就把一代先哲幽禁在里面。但你忍不住又要打开它,穿越历史的灰尘与他对话。真正的阅读注定孤独。那是一颗心灵对另一颗心灵单独的抚慰,那是已经成仙的老爷爷特地为你讲的故事。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组是

A.千方百计  潜移默化  顶礼膜拜  窃窃私语

B.处心积虑  耳濡目染  奉若神明  窃窃私语

C.千方百计  耳濡目染  顶礼膜拜  窃窃私议

D.处心积虑  潜移默化  奉若神明  窃窃私议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果你不听,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叹息的悲悯

B.你如果不听,他就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叹息的悲悯

C.如果你不听,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悲悯的叹息

D.你如果不听,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悲悯的叹息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他们虽然已经凝固,但依然灿烂

B.他们虽然灿烂,但已经凝固

C.虽然他们灿烂,但已经凝固

D.虽然他们已经凝固,但依然灿烂

 

查看答案

(1)________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__,形影相吊。

(2)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