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 对联俗称对子,上下联讲究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

对联俗称对子,上下联讲究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和不重复用字。而内容上也各有特色、异彩纷呈,比如集句联,即把原来各不相干的诗文按照一定的意义汇集成对联。如清人集句联“老鱼跳波瘦蛟舞,祝融先驱海若藏”先后用到了唐代诗人和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句,又如“桃花尽日随流水,江月何年初照人”先后用到了唐代诗人张旭和的诗句。

(1)请在横线甲乙处分别填上两位作者的名字。

(2)请效仿上面的示例,从你所学的古诗文中挑选句子,自拟一副集句联。要求语句通顺、主题鲜明、对仗工整。每一句在7—14字之间。

 

(1)李贺、张若虚 (2)凤落梧桐梧落凤,舟随浪潮浪随舟。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要求考生写出两位作者的名字,考查学生对相关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特别注意的是不能记错人名,不能写错字。“老鱼跳波瘦蛟舞”出自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江月何年初照人”出自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2)本题要求效仿示例,自拟集句对联。答题前先通读材料,理解把握例句的表达形式,集句联由两句不同的诗人的诗句组成,但两句之间要注意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和不重复用字,且内容上也各有特色,两句组合又具有一定的意义。比如可以拟“凤落梧桐梧落凤,舟随浪潮浪随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西藏:远方的上方

祝勇

①终于看见珠穆朗玛。那里居住着最高的山神。山峰以无与伦比的体量与高度,拒绝着一切事物的遮挡。即使在数千里外,我也能感觉到它巨大的投影。人们很难从视线中将它删除。现在它已不是试卷上的一道填空题,不是埋在地图册里的蓝色三角,它是一条向上的通路,循着它的坡度攀援,人们就能逐渐摆脱地心的缚力,抵达天空的彼岸。

②珠穆朗玛在我们转过一个山角时突然出现。那几乎是一个平行的视角,但我知道这只是错觉,是距离暂时赋予我与它平等的权利。几乎所有同伴都端起照相机,以纪录自己的荣耀。当然,这种荣耀是虚假的,当我们真正来到珠峰脚下的时候,我们才明白自己不可能与它出现在同一个镜头里,这一点如同我们不可能与神灵出现在同一个镜头里一样显而易见。珠峰下面到处是各种型号的石头,像一个人丁兴旺的大家族,彼此挤压或者依靠。石头掩埋了道路,使攀登过程异常艰辛。每个人的登山动作都像狗熊一样笨拙和缓慢。没有人说话,他们只顾艰难地喘息,甚至没有勇气仰望一下那悬在头顶的山峰。

③我还是感觉到轻微的激动。尽管此行并不以登山为目的,但这次经历显然与攀登我家后面的那个土坡有所不同。除了缺氧和疲劳带来的正常反应外,我并无更多不适。我显然有理由为自己冒险的成功沾沾自喜。在这一刻,我跨越了一道对自己封禁多年的门槛。而这种状态,又助长了我的某种野心。即使走过了第一大本营,我仍然不愿就此停止自己的脚步,不愿意在离珠峰越来越近时突然折返下山。野心是一种古怪的病症,而极端的处境则是它的诱因。这种病症通常使我们对自身能力的估计显得草率、简单和失实。

④少年时,我对攀登珠峰的英雄充满敬佩。但显然我病弱的小身体一时还无法给这样的志愿提供支撑。对于攀爬类动作有着先天的恐惧,心理与生理的双重脆弱很可能使我慷慨激昂的表白成为空头支票。我想像我这样没出息的人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人对于攀登充满渴望。他们不仅用长度,而且用高度来计算他们的路途。显然,这是在证实某种能力。于是,他们的视线开始寻找最大的攀登物,那么,在大地上,就不可能有比攀登珠穆朗玛峰更高的理想。最高的山神预示着他们的伟业也标定了他们的界限,他们的足迹不可能比珠穆朗玛更高哪怕一寸。他们试图证明自己的伟大,却反过来证明了山的伟大。他们的全部努力仅仅验证了山的不可超越。珠穆朗玛提供了天梯也拦截了去路,它用最通俗的语言规劝人类——你们的生活其实是有限度的生活。

⑤珠穆朗玛收容我们的梦想,同时为我们划定了道路的终点和生命的终点,并要求我们最终回到地上,如同藏民,在高山上安置世俗的家。我们无须把自己虚构为神,也不可能打造一副超自然的臂膀。承认自己是一个凡夫俗子,也许是登山者的最大收获,是对于山峰和自身的最终理解。西藏让我们目睹了神与人的分工,人们把难以完成的事业交给神,这是对自然与神的敬畏,同时也是对自身的保护。

⑥无法解释我们对于西藏的痴迷。也许,它为我们的愿望打通了道路,但它既不是他人建立伟业的舞台,也绝非为困局中的我们提供偏方的仓库。它诱使我们离家,又领着我们回家。它让我们丢弃那些虚拟的胜利,告诉我们真理有时就躲在自家的楼下,并且教会我们如何把勇气用于应付现实中的恐惧——凡俗生活中的恐惧有时大于悬崖上的恐惧,在那里,风暴和冰雪都是看不见的。西藏是导师也是朋友,征服或者索取,均暴露了庸俗者的心态,我们应该为此蒙羞。它是一群凡人生存并且跪拜的土地,他们向生活的深部执著地挺进。它从不改变自己,而所谓神圣或者凡俗,只是人们在各自的处境中衍生的一种说法而已。

⑦西藏是我们身体以外的一个世界,是不可复制、也永难抵达的彼岸。白天,它在我们的远方;夜里,它在我们的上方。

(有删改)

1.结合登山过程,谈谈作者是如何批判自我和其他登山者的虚荣心的。

2.作者认为珠峰教会了人们什么?请用文中原话分条回答。

3.最后两段哪一句给你的启示最深?为什么?

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本文通过作者攀登珠峰的亲身经历,力图以独特的视角向世人展示出一个神秘、美好、纯净无暇的西藏。

B. 第一段把珠峰比作“一条向上的通路”,既写出了现实生活中珠峰的高大,又突显出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C. 作者少年时体弱多病,但此时竟能攀登世界最高峰,这对作者来说,是一种令人鼓舞的跨越。

D. 结尾强调了西藏是远离世俗、高不可攀的处所,是不可复制、永难抵达的彼岸,劝诫人们不要痴迷。

E. 全文是一个行者对于路上种种遭遇的自问自解,在既不否定又不肯定的回答里,有着浓重的思辨色彩。

 

查看答案

按要求默写下列名篇名句。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密《陈情表》)

(2)复道行空,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3)____________________,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____________________,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

(5)鸟雀呼晴,____________________。                (周邦彦《苏幕遮》)

(6)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风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浪淘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①永贞元年,刘禹锡被贬连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司马。一度奉诏还京后,他又因《游玄都观》触怒当朝权贵而被贬连州刺史,后历任和州刺史。这首绝句模仿黄河边淘金者的口吻。

渡黄河

宋琬

倒泻银河事有无,

掀天浊浪只须臾。

人间更有风涛险,

翻说黄河是畏途。

[注]①明末清初人,曾遭诬陷入狱。

(1)两首诗写出了黄河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两首诗都提到了“银河”一词,其中“倾泻银河”一句让人联想到李白的哪一句诗?

请简要分析两首诗中的银河,在表达主旨方面所起的不同作用。

 

查看答案

翻译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乘冥王他顾,以盏就案角泻之,伪为尽者。

(2)冥王讶其速至,因蒲伏自剖。冥王以无罪见杀,原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三生

刘孝廉,能记前身事。自言一世为缙绅,行多玷。六十二岁而殁,初见冥王,待如乡先生礼,赐坐,饮以茶。觑冥王盏中,茶色清彻,己盏中,浊如胶。暗疑迷魂汤得勿此乎。乘冥王他顾,以盏就案角泻之,伪为尽者。

俄顷,稽前生恶录,怒,命群鬼捽下,罚作马。即有厉鬼絷去。行至一家,门限甚高,不可逾。方趑趄间,鬼力楚之,痛甚而蹶。自顾,则身已在枥下矣。但闻人曰:“骊马生驹矣,牡也。”心甚明了,但不能言。觉大馁,不得已,就牝马求乳。逾四五年间,体修伟。主人骑,必障泥,缓辔徐徐,犹不甚苦;惟奴仆圉人,不加鞯装行,两踝夹击,痛彻心腑。于是愤甚,三日不食,遂死。

至冥司,冥王查其罚限未满,责其规避,剥其皮革,罚为犬。意懊丧,不欲行。群鬼乱挞之,痛极而窜于野。自念不如死,愤投绝壁,颠莫能起。自顾,则身伏窦中,牝犬舐之,乃知身已复生于人世矣。稍长,见便液亦知秽,然嗅之而香,但立念不食耳。为犬经年,常忿欲死,又恐罪其规避。而主人又豢养,不肯戮。故啮主人脱股肉,主人怒,杖杀之。

冥王状,怒其狂猘,笞数百,俾作蛇。囚于幽室暗不见天闷甚缘壁而上穴屋而出自视则身伏茂草居然蛇矣。遂矢志不残生类,饥吞木实。积年余,每思自尽不可,害人而死又不可,欲求一善死之策而未得也。一日,卧草中,闻车过,遽出路,车驰压之,断为两。

冥王讶其速至,因蒲伏自剖。冥王以无罪见杀,原之,准其满限复为人,是为刘公。公生而能言,文章书史,过辄成诵。辛酉举孝廉。每劝人:乘马必厚其障泥,股夹之刑,胜于鞭楚也。

(选自《聊斋志异》,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自言一世为缙绅             缙绅:乡绅

B. 主人骑,必障泥           覆:加上

C. 冥王状                   鞫:审讯

D. 遽出路                   当:把守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故啮主人脱股肉/平明,汉军觉之

B. 害人死又不可/襟三江带五湖

C. 不加鞯装行/木欣欣向荣

D. 股夹刑/臣进退,实为狼狈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 囚于幽/室暗不见天/闷甚/缘壁而上/穴屋而出/自视则身伏茂草/居然蛇矣

B. 囚于幽室/暗不见天/闷甚/缘壁而上/穴屋而出/自视/则身伏茂草/居然蛇矣

C. 囚于幽/室暗不见/天闷甚/缘壁而上/穴屋而出/自视/则身伏茂草/居然蛇矣

D. 囚于幽室/暗不见天/闷甚/缘壁而上/穴屋而出/自视/则身伏茂草居/然蛇矣

4.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投胎为马前,刘孝廉看到门槛很高,迈不过去,犹豫间遭到了恶鬼的抽打。

B. 主人和奴仆们骑马时,都不加鞍垫,两腿一夹就叫它跑,使刘孝廉非常痛苦。

C. 刘孝廉一生很会说话,诗文书史,过目成诵。辛酉年被地方官推举为孝廉。

D. 小说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反而削弱了“劝人行善”的这一主旨的力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