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材料二 中华武术虽然是世界上诸多搏击术中的一种,但其本身已升华为一种艺术形式。 ...

材料二

中华武术虽然是世界上诸多搏击术中的一种,但其本身已升华为一种艺术形式。

武术的招式名称最容易让人眼前一亮,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含蓄与智慧。武松醉打蒋门神用的是戳脚(一种北派拳术)中的“玉环步、鸳鸯脚”。《水浒传》的读者可能没见过这招,但应该能想象出杨贵妃雍容华贵的行姿,也应该知道鸳鸯成双,随即能想到是双脚连环踢出的意思,于是这一招就通过短短六个字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武术套路是最富有艺术美感的。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中描述的“舞剑器”这种舞武除具备技击含义外,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演练者先放慢速度,凝如泰山,安若处子,外示安逸,又在电光石火之间,动若脱兔,舞出令人眼花缭乱的动作。以慢来衬快,则快者更快;以快来衬慢,则慢者更慢。这是一种对立统一,正如《道德经》中所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也正是武术套路审美价值的奥秘所在。

武术套路除了能使欣赏者产生美的感受,也能使操练者的身心获得极大的愉悦感。高水平的习武者在练习前,往往花一段时间凝神静气,当心神不受外界干扰时,才开始演练。时间推移,招式频出,他也渐入佳境,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演练的动作上,最终达到庄子所谓“指与物化而不以心稽”的物我两忘的境界。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和其他传统文化的关系表现在融合性上。在原始社会时期,武术就和舞蹈相结合产生了舞武;京剧将武术吸纳入表演,“唱念做打”中的“打”就是武术;“草圣”张旭在看了公孙大娘舞剑后悟出了草书的笔法;大画家吴道子请裴将军舞剑以助壮气……

    文学与武术的结合可谓天衣无缝。一方面,武术本身所具有的艺术美感给予文学创作以题材和灵感,另一方面文学天马行空的想象给予武术以广阔的发展空间。前文所提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是比较写实的武术文学,而司马迁的《史记·游侠列传》可以说是武侠小说的滥觞,后来的《水浒传》以及有清一代的侠义公案小说,再到以金庸、古龙的作品为代表的新派武侠小说,都为中国人编织着纷繁的武侠之梦。

(取材于陈俊炜、田洪森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武术的艺术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具有华贵感    B. 具有观赏性    C. 能愉悦身心    D. 能启发灵感

2.对下列词语在材料二中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电光石火:形容舞武的演练者在危急情势下反应迅速。

B. 奇葩:比喻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奇特而美丽的事物。

C. 天衣无缝:比喻文学与武术相互融合,相得益彰。

D. 滥觞:意指《史记·游侠列传》是武侠小说的起源、发端。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诗句不能表现武术特点的一项是

A.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屈原《国殇》)

B.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曹植《白马篇》)

C. 剑舞跃游电,随风萦且回。 (颜真卿《裴将军诗》)

D.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1.A 2.A 3.A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是“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武术的艺术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对材料中重要概念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项,无中生有。“具有华贵感”错误。第4节说“武术套路除了能使欣赏者产生美的感受,也能使操练者的身心获得极大的愉悦感。”最后一节说“武术本身所具有的艺术美感给予文学创作以题材和灵感”。武术的艺术美的理解故具有观赏性,能愉悦身心,能启发灵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但是长期以来武术的概念却未能定性,我们或可从概念的变化中对其发展历史窥见一斑。

“武”的本义,泛指与武力、军事或技击有关的事物。《礼记》上记载:“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这里的“武”就是指习练射箭、驾御战车等战斗技能。到了春秋早期,“武”与“文”相对应,专指军事活动。《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到了春秋末年,受到诸子百家思想及伦理观念的影响,“武”被释义为“止戈为武”。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记载:“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而实际上,“止戈为武”只能是一种理想的和谐状态,要想威慑敌人或制止敌人的武力,必先建立强大的军事武备基础。

“术”有道路、方法和技艺的含义。《说文解字》载:“术,邑中道也。”这里“术”的意思是道路。苏轼《教战守》记载:“役民三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这里“术”的意思是方法和技艺。“武”与“术”并联使用,最早见于南朝颜延之的《皇太子释奠会作》中的“偃闭武术,阐扬文令。庶士倾风,万流仰镜。”其中的“武术”与军事技击相关,与“射御”“角力”等词语意思相近。汉代以后,与武术相关的“武艺”一词开始出现,并被广泛使用。民国时期,武术曾一度被称之为“国术”,并成立了中央国术馆,以发扬中华武术。新中国成立之后,与武艺有关的“打拳”“使棒”等技艺统称为“武术”,与武术相关的称谓还有“功夫”。由“武术”一词的发展历史可知,武术的本质涵义在于技击性。

(取材于刘巧芳、牛炎涛、姚亚行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武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指习射箭、御战车等战斗技能。    B. 与“文”相对,专指军事活动。

C. 其本质是制止暴力,追求和谐。    D. “国术”“功夫”是武术的别称。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窥见一斑:“窥”读作kuì,意思是“看见”。

B. 角力:“角”读作jiáo,意思是“竞争”。

C. 偃闭武术:“偃”读作yān,意思是“倒下”。

D. 庶士倾风:“倾”读作qīng,意思是“向往”。

3.“武”是会意字,由“止”“戈”两部分组成,其本义与武力、军事或技击有关。下面不全是会意字的一项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以“灯光”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在澄澈明净的天空下

这是一个普通的夜,白天刚下过阵雨。风特别湿潮,犹如海的呼吸,轻悄地穿过荒芜的花园,抚摸了我一下,脸上一阵凉意。

是什么使眼睛发潮?为什么会想起你?窗外黑黝黝的屋脊,像几条卧鲸。深深浅浅的灯光,似乎要从万千人生故事中,泄露一点什么消息。好比一本书的封面,引诱你去翻阅。不料记忆能及的那一页,竟是老朋友你。

学生时代你的外号叫蚂蚱。你长得尤其高又非常瘦。凸额头,又粗又硬的头发编成结结实实两条辫子,撅在耳后。

老师提问你,你茫茫然站起来。你那对视得很厉害的眼睛在老师看来是一种有辱师道的挑衅,同学们则看作凶狠的搜索。你咕咕噜噜的回答虽然是正确的,但不耐烦的老师己从你的课桌里掏出一批罪证:精致的小鹿、花篮和水袖宫娥,全是用包糖纸编的。大家哄然大笑。我以为你会哭,会甩起书包回家。但一经允许坐下,你仍将凸额抵住桌沿,检视你的宝贝。它们像虫子一样在你课桌里衍生不息。至今我还似乎能看到你如何灵巧而且温柔地翻弄那些五光十色的玻璃纸。

你父亲死时,我去看你。你家低矮潮湿的房间竟然用铁丝拦了一半,养着十几只珍贵的乌骨鸡。你家八九口人,原靠父亲做木匠活,现在要靠妈妈养的这些鸡了。房间的另一半是弟弟妹妹,高高矮矮,最小的妹妹在你母亲怀里吃奶,你母亲的发上,簪了一朵小白花。弟妹们在做游戏,他们的玩具我是太熟悉了。那些玻璃纸在昏黑中,发出华丽的光彩。只是你的眼睛很忧郁。

我们的友谊究竟怎么开始?谁能说清草坪上的第一粒种子是鸟衔来还是风吹来的呢?

早读时,我们班的女孩子总到后山找一棵最茂盛的相思树,分坐在各个枝丫上,远远看去,就像栖着一群叽叽喳喳的小相思鸟。你总要神秘地把我拉走,到林子深处去。我们把书摊开,做出早读的样子,而鸟儿们正开始真正的早读。诵读淡青色的风、无拘束的云,拨开灌木丛,白色的野蔷薇正安详地开放。

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同学们中有人一改温良恭俭让的好孩子样,宽皮带把腰束得细细的,一只手拎着老师的领子去批斗。你是根正苗红的红五类,屡经动员和阶级教育,始终和我站在台下,不肯造反有理。于是你又得了铁杆保皇的绰号,它与你又瘦又黑又结实的样子这样相称。

插队时我们没能在一起。

第一次我步行九十里路去你的知青点,远远看见你张着大手飞奔而来,使出那么大的劲勒我,我们一起摔在地上,你的一只鞋甩到水田里去了。我们又叫又笑,互相捶打,又在田埂上坐了很久。满天清明,飞舞的坟蚋在我们头上罩了一层银亮的雾。

为什么有关我们共同的记忆总伴有澄澈明净的天空呢?我们真的把那些阴霾的日子躲过去了吗?

你的铺板上只有一条返潮的草席,救济性质的再生布被单,临时垫了几本书为枕头。我很难入眠,但真的满心快活。你兴奋地说个不停,没头没脑,我努力猜透是什么隐藏在你的一大堆废话里。睡不着,你拉着我起来到村外走走。月色明媚,山村恬静,连狗也叫得有韵味。我们漫步的斜坡上长满柔软的草,你指着村边一个亮着的窗,说:就是他!

哟,铁杆,你在恋爱呢!怪不得你用沙子搓白塑料鞋,煞费苦心排列你的刘海,它们不肯蓬松,一会儿又一揪一撮地粘在一起了。

这个梦只是一厢情愿。你搬出了知青点,一个人住在旧庙的厢房边。第二次我去看你,在回城之前和你告别。你上工去了,门没锁。被子没有叠,一摸,原来温着一大牙缸的稀饭,中间大约浇了一匙酱油。这就是你的午饭和晚饭。

大约在这段时间,你迷上了文学,抄了一厚本又一厚本的笔记。你写的信也文采起来。恋爱中个个都是诗人。虽然初恋的梦是破灭了,你望着那盏灯一直又过了多少年?

你是最后一批回城的,安排在市政局修整马路。你显得更黑了,连你们的工友都叫你铁杆。等我出了一趟远门回来,听说你谁也不通知就结婚了,又听说最近你有了一个女儿。屡次托你妈转口信去,你始终不回答。

命运使我成了文人,而你默默戴着草帽跟着压路机劳动,这似乎是我们的差别。但现在我有了儿子,我们同是母亲。我不知道我的儿子和你的女儿会不会相识在蔚蓝清澈的天空下?会不会手拉着手在我们寻找草莓的地方采摘鲜花?

今夜天空深远沉静,铁杆,我们望的是同一颗星星吗?

本文有删节

1.文章开头两段有什么作用?4分

2.文章运用了多重对比刻画“铁杆”的性恪特点,请对此作简要分析。6分

3.请赏析文章画线句的表达特色及效果。4分

4.结合全文,探究文章以“在澄澈明净的天空下”为题的用意。6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辘辘远听,_________。 (《阿房宫赋》)

(2)________,弃脂水也;(《阿房宫赋》)

(3)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4)________________,多于在庾之粟粒。(《阿房宫赋》)

(5)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永遇乐》)

(6)可堪回首,________________,一片神鸦社鼓。(《永遇乐》)

(7)人间如梦,________________。 (《赤壁怀古》)

(8)___________,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

南柯子

王炎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释:①三农:指春耕、夏忙、秋收。

(1)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请找出具体依据,并加以解说。

(2)请赏析词的上片“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的妙处。

(3)词中蕴含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你简要加以概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