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攀高亲 蒋平 “新来的唐市长是江村当年的放牛娃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攀高亲

蒋平

“新来的唐市长是江村当年的放牛娃啊!”虽然是小道消息,但在大学生都没出过一个的小江村,不亚于发生了一场七级地震。

最先从电视里发现这个秘密的是村里的鳏夫铁葫芦:“就是三十年前,咱们村里的二愣呀。当年,他爸妈过世,无依无靠的,出去乞讨前,还从我摊担里拿过两块灶糖呢!”“你那么肯定他就是二愣?没准弄错了吧。”“千真万确,二愣那模样,化成灰我也认得!”不光是铁葫芦,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都跟着作了证实。

小江村出了个市长!消息不径而走,不光是村里,对乡里和县里而言,也算得上是一个特大喜讯了。不过,接下来的消息让大伙无论如何也喜不起来了:据内线考证,唐市长档案里的籍贯可不是小江村。就有人对铁葫芦的记忆表示怀疑,铁葫芦这边呢,则以脑袋担保,并声称可以带领大伙前去市里朝见,当面攀上这个高亲。

这的确是个好办法。不过,唐市长眼下正率团去香港招商,只能等他回来了。在等的这段时间,铁葫芦成了县、乡各级领导关照的重点,每日里迎来送往,觥筹交错,村里甚至有人张罗着要将最漂亮的寡妇介绍给他续房了。铁葫芦就这样完成了身份的巨变。举起酒杯的时候,似乎自己就成了市长的代言人,只消他开口表达,唐市长就会乖乖地在县、乡的联合报告上签字,一大笔扶助资金立马手到擒来。

一个星期后,唐市长终于回来了。县长、乡长这边也准备停当,一帮人浩浩荡荡杀到市政府,把值班的保安吓了一大跳,以为是来上访闹事的。后一听说是唐市长的家乡人到了,态度马上来了180度的大转弯。唐市长这边呢,见到这一大帮“家乡人”,连连摇头:“你们可能是弄错了,我不是小江村的,也不是那个什么二愣,我父母还健在呢!”面对满口酒气,大讲灶糖往事的铁葫芦,唐市长更是一脸莫名其妙:“您老人家可能是认错人了,我小时候闹牙疼,家里从来不让我吃糖的!”

唐市长不认帐,县长和乡长精心准备的要钱报告便没有递上去的必要了。碰了一鼻子灰,走出市政府大门,县乡二长的脸色都很难看。只有铁葫芦一脸的不在乎:“他妈的,真是一年土,两年洋,三年四年不认爹和娘啊。当个市长有什么了不起,退了休,还不如咱平民老百姓呢!”

返回县城的时候,司机顺路叫上了在市里做生意的小姨子,小车坐不下了。乡长就一脸歉意地对铁葫芦说:“老叔,对不住了,小车没座位了,你是不是自个想点办法……”话音未落,铁葫芦登时眉毛倒竖:“我才坐不惯你们的车呢。告诉你们,唐市长是二愣绝对没错,刚才是见你们人多,不好意思说。等着瞧吧,我马上让他用小车送我,比你们还先到家……”大伙都没说话,心头的闷气积得比铁葫芦还重。最后是县长开了口:“无凭无据的,咱们这一堆大活人,凭啥被一个疯子玩得团团转呢?”乡长胀红了脸:“这老儿,以前不疯的,没人说过他疯啊。我当初的想法,是宁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万一他说的是实话,岂不令我们措手不及!”“什么事实!纯粹是一个疯子!”县长说。“疯子!”一车人都随声附和。乡长不吱声了。

不过,铁葫芦回到村里后像是真的疯了。每日里有人见他喝得醉醺醺的,然后站在村口的大樟树下恨恨连声,不过骂的对象不是乡长,也不是县长,而是唐市长:“他妈的,臭小子才当了几天官,就六亲不认了,我那两块灶糖真是送给狗吃了!”

(节选自《文艺生活》,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前去攀高亲,这说明当今社会上仍存在着市侩习气。

B. 铁葫芦因当年给过二愣两块灶糖,得到县乡领导和村人礼待,在众人热捧中不免飘飘然起来,这表明他是个盲目自信且有政治野心的人。

C. 家乡官民轰轰烈烈地去找唐市长,却遭遇市长不认乡亲,于是寻求扶助资金的愿望只能落空,情节的前后逆转增强了小说的幽默讽刺性。

D. 小说运用语言、行为、神态等描写手法,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如乡长借口拒绝铁葫芦乘车时所说的一番话,就表现了乡长虚伪势利。

2.小说以“攀高亲”为标题,有嚼些作用?请简要说明。

3.小说以铁葫芦回村后好像是“真疯了”结尾,这样设计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1.B 2.①提示着小说的主要情节;②揭示了小说的线索,使认出高亲、攀高亲、攀亲不成等情节更加集中严整;③凸显了小说的主题,讽刺了攀附权贵的市侩习气;④突出人物攀附权贵的市侩心理。 3.①表现铁葫芦愤怒迷惘的心情,凸显人物性格;②情节再起波澜,增强小说的可读性;③激发读者深思,留下想象回味的空间。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D项考核手法,其余选项考核情节和内容,其中B项,错在“有政治野心”,应该是表现他“虚荣心强”。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标题的作用的题目,要求回答“小说以‘攀高亲’为标题的作用”,注意从情节、内容、人物、主旨以及手法的角度分析,从情节的角度看,“攀高亲”提示着小说的主要情节,揭示了小说的线索,使认出高亲、攀高亲、攀亲不成等情节更加集中严整;从人物性格的角度看突出人物攀附权贵的市侩心理;从主旨的角度看,讽刺了攀附权贵的市侩习气,凸显了小说的主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率先掌握铜冶炼技术之后,华夏民族逐渐发展出闪烁着民族文化精神和鲜明美学特质的金属艺术。

金属艺术熔炼着民族历史。《左传》记述,夏朝君主夏启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鼎,刻以各州形胜之地和奇异之物,以一鼎象征一州,于是九州定鼎成为夏王问鼎天下的标志。金属艺术凝聚着技术进步。汉代长信宫灯不仅外观精美雅致,更是一件科学性、艺术性与实用性高度结合的艺术作品:灯壁可开合转向,以调节灯光的强弱和方向;灯烟经执灯宫女铜像右臂进入中空的体内,再进入盛水的灯座中,避免污染空气。精美绝伦的制作工艺和巧妙独特的艺术构思令人叹为观止。金属艺术也承载着一文化交流。唐代墓金舞马街杯银壶就是不同民族文化交融的物证。汉代丝绸之路带来中亚和西亚的金银器加工技术,与中原的技法交流融合,在唐代达到新的高度。得益于精湛的捶探技法,银壶上骏马的细节才能表现清晰,口鼻眼的轮廓、躯干的肌肉线条都历历可见,形象呼之欲出。而皮囊形的壶身,显然是借鉴了游软民族的器物形制。能工巧匠们萃取了各民族的艺术精华,创造出国宝级艺术珍品。

随着时间推移和社会发展,我国古代金属艺术的工艺技巧日趋精湛,作品更加注重装饰性,强调复杂的手工技法,艺术风格越来越华丽繁复。加之金属属于贵重材质,特别是黄金和白银是古代稀有的材料,用金银等加工制成的金属艺术品,更是华美珍贵的质料与精致繁复的技艺的结晶,具有市场和艺术的双重价值。工业革命的兴起推动世界的现代化进程,科技的飞速进步、机械化大生产的普及使得各类金属制品进入寻常百姓家,通信的发达和国际交往的频繁使得东西方艺术风格交流碰撞,追求简洁‘几何化的现代审美风格逐渐风靡。而对于传统手工艺价值的反思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随之兴起,当代金属L术在手工艺与机械工艺的碰撞之下应运而生。‘

当代金属艺术一方.面重视体现传统手工艺的审美价值,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对非完美

的宽容、对过程的展示和对感性的释放;另一方面不断汲取机械工艺的优长,将新材料、新技术引入金属艺术创作,使金属艺术创作的材质从传统拓展到各类合金乃至综合材料,金属艺术工艺从传统发展到先进机械工艺乃至3D打印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一当代金属艺术上承民族传统工艺的精神,下启独立审美表达、先进工艺技术与国际融合创新的木来。

                                         (节选自王晓听《熔古铸今话金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夏启命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鼎,于是一鼎象征九州就成为夏王统治天下的标志。

B. 汉代长信宫灯外观精美雅致,它的制作工艺和独特艺术构思至今仍然无法企及。

C. 唐代婆金舞马衔杯银壶萃取各个民族的艺术精华,它属于我国国宝级艺术珍品。

D. 古代只有用金银加工制成的艺术品,才算质料华美珍贵与技艺精致繁复的结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阐明了金属艺术发展意义,即熔炼民族历史、凝聚技术进步与承载文化交流。

B. 文章概括了我国古代金属艺术特征,指出工业革命兴起促进当代金属艺术的诞生。

C. 文章分析了当代金属艺术的两大特征,既体现传统工艺价值又汲取机械工艺优长。

D. 文章先举例论证,继而对比论述古今金属艺术,最后进一步地论述当代金属艺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没有率先掌握铜冶炼技术,华夏民族发展独特的金属艺术就失去源头。

B. 如果没有丝绸之路带来文化交流融合,唐代金属艺术就很难达到新的高度。

C. 我国古代金属艺术追求作品装饰与技法复杂精湛,所以风格愈趋华丽繁复。

D. 当代金属艺术创作只因引入新材料与新技术,所以其发展突破了传统限制。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则《广州日报》的新闻,按照下面的要求作文。

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掀观影热潮(有删节)

昨日,大型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在影院公映。暨南大学艺术学院老师卫铁是本片的导演,在接受广州日报记者采访时,卫铁表示,影片不仅有对国家取得辉煌成绩集中展现,更多的是对一个个普通人崭新精神面貌的刻画:“努力去做一个奋斗者,是这部电影最希望呈现给观众的。”

《厉害了,我的国》从圆梦工程、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绿色中国、共享小康、开放中国等多个角度对中国过去5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进行集中展示。“振华30号”完成港珠澳大桥最后吊装、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复兴号”动车组率先实现350公里时速的运营,首个太空实验站“天宫二号”如期升空等一个个振奋人心的画面,汇聚成振奋人心的美丽画卷。

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平凡人则汇聚成一组动人乐章:上门帮居民联络家庭医生的工作人员,搭建起全科医生与居民之间的桥梁;筑起全世界最大人工林的坝上三代人;勤勤恳恳为孩子奉献的乡村教师;平均年齡只有30多岁的科技创新团队等,让观众为之动容。片中一个在埃塞俄比亚中国工业园工作的非洲年轻人还给自己起了个中文名叫“广州”。

影片上映后,广州掀起观影热潮。昨日是元宵佳节,《厉害了,我的国》成为最受欢迎的电影之一。记者特地前往岗顶天娱广场的天河电影城,早上9时多,影院里已经人潮涌动,10时的早场电影上座率达到90%。据介绍,上映首日全城共有133家影院放映545场,早在前晚,翌日多个场次的电影票就已售罄,正佳飞扬影院、青宫电影城、天河电影城等多个热门影院的多个场次满场,甚至出现一票难求的盛况。

卫铁认为这些是影片能够吸引年轻观众的地方:“年轻人应该走出虚拟空间,去看看祖国的变化,因为这些变化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

卫铁表示,充满正能量的影片之所以能受到观众喜爱,与国家的国力的增长息息相关:“国力提升了,文化必然繁荣,观众自然愿意支持能够体现出文化自信的好作品,这就对有责任感、使命感的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阅读以上新闻你有什么感慨,请结合个人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反证法是通过否定反面观点来达到对正面观点的肯定的一种间接证明方法。仿照下面的示例,从下面三组关键词中任选一组,另写一段话。要求:符合反证法,句式可以适当调整,语言简洁明了。

示例:如果袁隆平仅仅是为了个人的生活美好,他不会穿着水鞋,戴着草帽,农民着,科学着;如果他仅仅是为了钱而生存,他就不会拿着500万的科技大奖还生活得那么朴素而又鈍净;如果他也像普通人一样不善于思考,杂交水稻也不会靠近他。

关键词:

第一组:诸葛亮  失街亭

第二组:梭罗  瓦尔登湖

第三组:贝利  “大力神”杯

 

查看答案

下面四个话语情境存在表述不当之处,请指出五处并加以修改,使之准确、得体,修改不正确不得分。

情境一:某同学在春节给老师发来的微信: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情境二:电台新闻广播稿:春节过后,天价机票让回程游客望而却步,大雾天气又让已经严重“超载”的海南岛陷入了大规模的路面拥堵……滞留游客可望明日离开海岛。

情境三:记者连载报道:“鸣翠湖开放后,我已多次光顾,不论是春天的姹紫嫣红,还是冬天的玉树琼枝,我都领咯过。”

情境四:某位中学生代自己家长拟写的请東:“我明天乔迁新居,为答谢您的祝福,特于府上备下薄酒……”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___________________。善读书者,则觉一切声色货好之处,无不可于书中得之也。试作读书百宜。秋窗日午,小院无人,___________________。菊花满前,蒙有旨酒,__________________。黄昏日落,负手庭除,得此余暇,绮怀万动,宜读《花间》诸集。__________________,豪气欲销,宜读《水浒传林冲走雪》一篇。薔薇架下,蜂蝶乱飞,__________________。淡日临窗,茶烟绕案,瓶花未谢,尚有余香,宜读六朝小品。题曰百宜,不能真个列举百宜。必欲举之,未免搜索枯坐,然而枯则无味矣。___________________。

(张恨水《读书百宜录》)

①抱膝独坐,聊嫌枯寂,宜读《庄子秋水篇》

②正值青春,谁能不醉,宜细读《红楼梦》

③开怀爽饮,了无尘念,宜读陶渊明诗

④大雪漫天,炉火小坐,人缩如猬

⑤敬作抛砖之引,以求美玉之来

⑥读书有时,亦需有地

A. ⑥①③④②⑤    B. ⑥③①④②⑤    C. ⑤①③④②⑥    D. ⑥②①④③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