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推断有误的一句是 A. 中学生应该学习逻辑,我们都是中学生,所以,我...

下列各句中,推断有误的一句是

A. 中学生应该学习逻辑,我们都是中学生,所以,我们应该学习逻辑。

B. 中国人都是勤劳勇敢的,我们是中国人,所以,我们是勤劳勇敢的。

C. 凡运动员都是需要锻炼身体的,我是运动员,所以我需要锻炼身体。

D. 想考大学的人要努力学习,你是想考大学的人,所以你要努力学习。

 

B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各句中,推断有误的一句是”。本题考查语言运用的推断能力。B项不合逻辑,推断错误。“中国人都是勤劳勇敢的”和“我们是中国人”这两个条件推不出“我们是勤劳勇敢的”这个结论,因为这两句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也不合事实。即使前两个条件都正确,“我们”也不一定是“勤劳勇敢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借力新科技、新兴传媒,在一些地方近年来重点推进一系列红色文化展示项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体验感受红色文化。

B. 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许多企业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加大,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

C. 大学生要努力学习十九大精神,把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让中国人民的梦想同他国人民的梦想交相辉映。

D. 报告显示,学者回国后面临社会关系网络支撑薄弱问题的原因是长时间海外求学经历淡化了其原有在国内的关系造成的。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

②宋词盛行不代表宋人个个都擅长作词。翻开《全宋词》我们会发现,尽管多数宋词清丽动人,韵味悠长,但仍有很多作品粗陋不堪,不忍卒读

③眼看着新开发的产品销路不好,厂长这些天食不果腹,整个人都瘦了一圈,大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想不出好的安慰法子。

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直面当今世界最重要问题,解决了人们心中最大困惑,拨云见日,为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指明正确方向。

⑤在语文学习中,如果忽略了对文本意蕴的真正领悟,只注重语言形式的克隆模仿,而想藉此提高语文素养,无疑是南辕北辙

⑥闽都文化是在闽都沃土上成长起来的特色文化,几千年来, 闽都人民付出了毕生的智慧和心血,才使得这绵绵不绝的文脉得以延伸传承。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④⑥    D. ②③⑤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氓》一诗中,写女主人公回忆少年时一起愉快玩耍、尽情说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石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传神地写出潭中鱼儿忽然向远方游去、轻快敏捷的样态。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感慨人生就像一场梦境,以“____________”的举动来开解自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别严士元

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间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日误儒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刘长卿与好友严士元在“阖间”相逢,短暂相聚后又送好友去“湖南”,刘长卿写诗赠别以表离情。

B. “水国春寒阴复晴”传神描写江南水乡春天的气候特征,为后文写送别定下一个凄凉悲伤的基调。

C. 颔联写春雨“细”得看不见,春花“落”得听不到,不但体物精细,还营造了一种闲静柔美的意境。

D. 第六句实写友人横越了浩渺的湖水,到达绿草如茵的湖南大地上,而我的思念之情一直与之相随。

E. “青袍今日误儒生”是诗人自慨之语,说的是自己这个有抱负的儒生如今屈居小官,为青袍所误。

2.本诗围绕一个“别”字展开,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林栗字黄中,登紹兴十二年进士第。孝宗即位,迁屯田员外郎、皇子恭王府直讲。孝宗惩创绍兴权臣之弊,躬揽权纲,不以责任臣下, 栗言:“不使大臣持之,则王侯、贵戚得而持之矣。”孝宗称善。改知夔州,夔属郡曰施州,施民谭汝翼者,与知思州田汝弼交恶,会汝粥卒,汝翼帅兵二千人伐其丧。汝弼之子祖周深入报复,兵交于三州之境,施、黜大震。事闻,孝宗亲札赐栗及成都制置使陈岘曰:“谭氏乃夔路豪族,又且首为衅端,如尚不悛,未免加兵,除其元恶。”汝翼调集家丁及役八砦义军,列陈于沱河桥与官军战,溃,汝翼遁去,俘其徒四十有三人,栗取其巨恶者九人诛之。既而汝翼入都诉栗受田氏金,诏以汝翼属吏,省札下夔州。粟亲书奏状缴还并辨其事上大怒寻坐栗身为帅臣擅格上命镌职罢归既而理追究自货汝翼死幽置绍兴府。居顷之,诏粟累更事任,清介有闻。除秘阁修撰,集英殿修撰、知隆兴府。召对便殿,奏乞仿唐制置补阙、拾遗左右各一员,不以纠弹为责。从之。除兵部侍郎。朱熹以江西提刑召为兵部郎官,熹既入国门,未就职。栗与熹相见,论《易》与《西铭》不合。至是,栗遣吏部趣之,熹以脚疾请告。栗遂论:“熹本无学术,徒窃张载、程颐之绪余,为浮诞宗主,谓之道学,妄自推尊。望将熹停罢,姑今循省,以为事君无礼者之戒。”上谓其言过当,而大臣畏粟之强,莫敢深论。太常博士叶适独上封事辩之曰:“考粟之辞,始末参验,无一实者。其中“谓之道学一语,无实最甚。”于是侍御史胡晋臣劾,罢之,出知泉州,又改明州。奉祠以卒,谥简肃

(节选自《宋史·林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栗亲书奏状缴还/并辨其事/上大怒/寻坐粟身为帅臣/擅格上命/镌职罢归/既而理寺追究/事白/贷汝翼死/幽置绍兴府

B. 栗亲书奏状缴还/并辨其事上/大怒/寻坐栗身为帅臣/擅格上命/镌职罢归/既而理寺追究/事白/贷汝翼死/幽置绍兴府

C. 栗亲书奏状缴还/并辨其事/上大怒/寻坐栗身为帅臣/擅格上命/镌职罢归/既而理寺追究/事白贷/汝翼死/幽置绍兴府

D. 栗亲书奏状缴还/并辨其事上/大怒/寻坐栗身为帅臣/擅格上命/镌职罢归/既而理寺追究/事白贷/汝翼死/幽置绍兴府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士,元、明、清殿试及第者的统称,分“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土出身”三等。

B. “进”表官职晋升,与之同义的词有“改、进、除”,而表贬官的词有“停、罢、出“等。

C. 封事是古代臣子向皇帝上书奏陈秘密之事的奏章,为防止泄漏,用皂囊加以密封。

D. 简肃,林栗的谥号,是当时朝廷在林栗去世后依据他生前所作所为的褒性评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林栗忠君至诚,敢于直言进谏。在孝宗鉴于绍兴年间权臣擅权之弊而亲自独搅大权时,他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应让臣子承担责任,获得孝宗的赞许。

B. 林栗处事理性,办案严而有宽。谭汝翼组织人员对抗朝延,官军将他打败后,虽然共俘虏了他的部属四十三人,但林栗只挑出九名罪大恶极者给予斩刑。

C. 林栗思虑周密,能补制度之缺。在便殿拜见宋孝宗时,他上奏请求仿照唐代制度,设置不以纠察弹劾为职责的左右补阙、左右拾遗各一名,得到采纳。

D. 林栗清高耿介,坚持秉公行事。在他担任兵部侍郎时,朱熹调到京城却没有赴任,林栗并不因朱熹声名显赫就网开一面,而是上奏要求将朱熹停职罢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汝弼之子祖周深入报复,兵交于三州之境,施、黜大震。

(2)论《易》与《西铭》不合。至是,栗遣吏部趣之,熹以脚疾请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