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借力新科技、新兴传媒,在一些地方近年来重点推...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借力新科技、新兴传媒,在一些地方近年来重点推进一系列红色文化展示项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体验感受红色文化。

B. 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许多企业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加大,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

C. 大学生要努力学习十九大精神,把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让中国人民的梦想同他国人民的梦想交相辉映。

D. 报告显示,学者回国后面临社会关系网络支撑薄弱问题的原因是长时间海外求学经历淡化了其原有在国内的关系造成的。

 

C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A项,成分赘余。删除“在”。再在“展示”的后面加“的”。B项,搭配不当。把“加大”改成“增强”。D项,句式杂糅。错在“……的原因是长时间海外求学经历淡化了其原有在国内的关系造成的。”应改为“……的原因是长时间海外求学经历淡化了其原有在国内的关系”或“……是长时间海外求学经历淡化了其原有在国内的关系造成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

②宋词盛行不代表宋人个个都擅长作词。翻开《全宋词》我们会发现,尽管多数宋词清丽动人,韵味悠长,但仍有很多作品粗陋不堪,不忍卒读

③眼看着新开发的产品销路不好,厂长这些天食不果腹,整个人都瘦了一圈,大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想不出好的安慰法子。

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直面当今世界最重要问题,解决了人们心中最大困惑,拨云见日,为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指明正确方向。

⑤在语文学习中,如果忽略了对文本意蕴的真正领悟,只注重语言形式的克隆模仿,而想藉此提高语文素养,无疑是南辕北辙

⑥闽都文化是在闽都沃土上成长起来的特色文化,几千年来, 闽都人民付出了毕生的智慧和心血,才使得这绵绵不绝的文脉得以延伸传承。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④⑥    D. ②③⑤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氓》一诗中,写女主人公回忆少年时一起愉快玩耍、尽情说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石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传神地写出潭中鱼儿忽然向远方游去、轻快敏捷的样态。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感慨人生就像一场梦境,以“____________”的举动来开解自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别严士元

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间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日误儒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刘长卿与好友严士元在“阖间”相逢,短暂相聚后又送好友去“湖南”,刘长卿写诗赠别以表离情。

B. “水国春寒阴复晴”传神描写江南水乡春天的气候特征,为后文写送别定下一个凄凉悲伤的基调。

C. 颔联写春雨“细”得看不见,春花“落”得听不到,不但体物精细,还营造了一种闲静柔美的意境。

D. 第六句实写友人横越了浩渺的湖水,到达绿草如茵的湖南大地上,而我的思念之情一直与之相随。

E. “青袍今日误儒生”是诗人自慨之语,说的是自己这个有抱负的儒生如今屈居小官,为青袍所误。

2.本诗围绕一个“别”字展开,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林栗字黄中,登紹兴十二年进士第。孝宗即位,迁屯田员外郎、皇子恭王府直讲。孝宗惩创绍兴权臣之弊,躬揽权纲,不以责任臣下, 栗言:“不使大臣持之,则王侯、贵戚得而持之矣。”孝宗称善。改知夔州,夔属郡曰施州,施民谭汝翼者,与知思州田汝弼交恶,会汝粥卒,汝翼帅兵二千人伐其丧。汝弼之子祖周深入报复,兵交于三州之境,施、黜大震。事闻,孝宗亲札赐栗及成都制置使陈岘曰:“谭氏乃夔路豪族,又且首为衅端,如尚不悛,未免加兵,除其元恶。”汝翼调集家丁及役八砦义军,列陈于沱河桥与官军战,溃,汝翼遁去,俘其徒四十有三人,栗取其巨恶者九人诛之。既而汝翼入都诉栗受田氏金,诏以汝翼属吏,省札下夔州。粟亲书奏状缴还并辨其事上大怒寻坐栗身为帅臣擅格上命镌职罢归既而理追究自货汝翼死幽置绍兴府。居顷之,诏粟累更事任,清介有闻。除秘阁修撰,集英殿修撰、知隆兴府。召对便殿,奏乞仿唐制置补阙、拾遗左右各一员,不以纠弹为责。从之。除兵部侍郎。朱熹以江西提刑召为兵部郎官,熹既入国门,未就职。栗与熹相见,论《易》与《西铭》不合。至是,栗遣吏部趣之,熹以脚疾请告。栗遂论:“熹本无学术,徒窃张载、程颐之绪余,为浮诞宗主,谓之道学,妄自推尊。望将熹停罢,姑今循省,以为事君无礼者之戒。”上谓其言过当,而大臣畏粟之强,莫敢深论。太常博士叶适独上封事辩之曰:“考粟之辞,始末参验,无一实者。其中“谓之道学一语,无实最甚。”于是侍御史胡晋臣劾,罢之,出知泉州,又改明州。奉祠以卒,谥简肃

(节选自《宋史·林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栗亲书奏状缴还/并辨其事/上大怒/寻坐粟身为帅臣/擅格上命/镌职罢归/既而理寺追究/事白/贷汝翼死/幽置绍兴府

B. 栗亲书奏状缴还/并辨其事上/大怒/寻坐栗身为帅臣/擅格上命/镌职罢归/既而理寺追究/事白/贷汝翼死/幽置绍兴府

C. 栗亲书奏状缴还/并辨其事/上大怒/寻坐栗身为帅臣/擅格上命/镌职罢归/既而理寺追究/事白贷/汝翼死/幽置绍兴府

D. 栗亲书奏状缴还/并辨其事上/大怒/寻坐栗身为帅臣/擅格上命/镌职罢归/既而理寺追究/事白贷/汝翼死/幽置绍兴府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士,元、明、清殿试及第者的统称,分“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土出身”三等。

B. “进”表官职晋升,与之同义的词有“改、进、除”,而表贬官的词有“停、罢、出“等。

C. 封事是古代臣子向皇帝上书奏陈秘密之事的奏章,为防止泄漏,用皂囊加以密封。

D. 简肃,林栗的谥号,是当时朝廷在林栗去世后依据他生前所作所为的褒性评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林栗忠君至诚,敢于直言进谏。在孝宗鉴于绍兴年间权臣擅权之弊而亲自独搅大权时,他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应让臣子承担责任,获得孝宗的赞许。

B. 林栗处事理性,办案严而有宽。谭汝翼组织人员对抗朝延,官军将他打败后,虽然共俘虏了他的部属四十三人,但林栗只挑出九名罪大恶极者给予斩刑。

C. 林栗思虑周密,能补制度之缺。在便殿拜见宋孝宗时,他上奏请求仿照唐代制度,设置不以纠察弹劾为职责的左右补阙、左右拾遗各一名,得到采纳。

D. 林栗清高耿介,坚持秉公行事。在他担任兵部侍郎时,朱熹调到京城却没有赴任,林栗并不因朱熹声名显赫就网开一面,而是上奏要求将朱熹停职罢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汝弼之子祖周深入报复,兵交于三州之境,施、黜大震。

(2)论《易》与《西铭》不合。至是,栗遣吏部趣之,熹以脚疾请告。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全面取消以药养匮,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

(摘编自中共十九大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材料二:

本该颐养天年的年龄,侯云德担负起我国现代传染病防控体系顶层设计的重任。他带领专家组,设计了2008-2020年降低“三病两率”和应对重大突发疫情的总体规划,主导建立了举国体制协同创新的传染病防控技术体系,全面提升了我国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控能力。

2009年的甲流疫情,我国取得了“8项世界第一”的研究成果。据清华大学第三方系统评估,我国甲流的应对措施大幅度降低了我国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减少2.5亿人发病和7万人住院;病死率比国际低5倍以上。

此外,侯云德还提出了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集成”防控体系的思想。“MERS、寨卡等病毒在我国都没有流行起来,H7N9也得到了有效控制,我国在传染病防控方面的能力已进入世界一流行列。侯院士作为这一体系的总师,功不可没。”国家卫计委科教司监察专员刘登峰表示。

(摘编自人民日报《走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材料三:

材料四:

2017年我国家庭健康呈现的一大亮点就是在线就医成为居民健康需求的一种重要形式。根据微医平台数据显示,在线就医人次保持较快增长,2017年日均接诊量突破6万。同时,微医平台连接了全国2400多家重点医院,100余家互联网医联体、微医全科中心等医疗服务基地,以及1.8万家基层医疗机构和药店的医疗服务网络,超过26万名专科医生。借助平台资源的云化,家庭医生与专科医生可实现资源、数据的共享和业务的协同,为居民提供“全科+专科”的服务。

调研发现,被访者希望获得能够改善自身不良生活方式及习惯的健康干预服务的比例为81.8%,高于获取健康科普信息的76.4%。在被问及哪个因素对健康更为重要时,93%的被访者都选择了“积极的健康管理方案”,而选择“更先进的医疗技术、设备、治疗方案”的仅为6.8%。有约93%的被访者认为,每个人都是家庭的一部分,每个家庭成员的自我健康行为和意识会相互影响,所以应该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健康管理。超过75%的被访者使用计步等运动监测功能,约5成的被访者有记录健身运动数据的习惯。

(摘编自人民政协网《<中国家庭健康大数据报告(2017)>发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是因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B. 侯云德院士在医学上的主要科研成就体现了中共十九大报告健康中国战略中对坚持预防为主,预防控制重大疾病方面的要求。

C. 由于侯云德院士的卓越贡献,MERS、寨卡等病毒传染在我国都没有发生,体现了我国传染病防控能力已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D. 从《中国家庭健康大数据报告(2017))中日均接诊量突破6万这一数据可看出在线就医成为居民健康需求的一种重要形式。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材料二以2009年甲流疫情为例,说明了侯云德主导建立的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集成”防控体系的作用。

B. 材料三2012-2015年数据显示,在全国男性居民中,血脂异常的表现与脂肪肝的发病情况存在对应关系。

C. 根据材料三所显示的五年来全国男性居民阳性检出率趋势看,眼科异常与口腔科异常的人数均持续走高。

D. 为表明在线就医这一形式在2017年的居民健康需求中被日益重视,材料四用了列数据与举例子的方式。

E. 2017年在线就医人数增加与微医平台发展的情况表明了我国正努力建设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3.根据材料四的调查内容,概括我国居民健康意识上表现出的特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