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文化对传统服饰的影响 服饰在人类生活中占有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文化对传统服饰的影响

服饰在人类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衣、食、住、行四项中,衣被列为首位,起着护体、御寒、遮羞、标识和美化人们生活的作用。服饰可说是人类生活的橱窗。。

服饰除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外,还是体现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代的文化风俗现象,是政治、经济、心理、习惯诸多因素的综合表现。在许多地区和民族之间,饮食习惯、房屋样式、交通条件很可能区别不大,但服装上的差异却是一目了然的,这种区别的形成就在于各地区、各民族文化的不同。

服饰的演变,离不开各个时期文化思潮的影响。如中国传统服饰的色泽,就明显地受到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史记历书》云:“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秦灭六国,被认为是获水德。根据五行学说,水在季节上属冬,颜色是黑色,因而秦的服饰和旌旗都尚黑。到汉朝时,统治者认为汉承秦后,当为土德。五行学说认为土胜水,土是黄色,于是汉服色尚黄。服饰用色与五方正色的信仰相结合,逐渐形成我中传统服饰的底色,代代传袭。青、红、黑、白、黄这五色被视为正色,并以黄为贵,后定为天子朝服的色泽。正色以外,又有介于五色之间的间色,多为平民穿用。

儒家思想对服饰也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宋代的程朱理学。它强调封建的伦理纲提倡“存天理,去人欲”。在服饰制度上,表现为十分重视恢复旧有的传统,推崇古代的礼服;在服饰色彩上,强调本色;在服饰质地上,主张不应过分豪华,而应简朴。宋代各朝皇帝多次申饬服饰“务从简朴”,“不得奢华”,对妇女服饰的要求尤为严格,一改唐代妇女服饰胸露背的风尚。总体上说,在程朱理学影响下,宋人的服饰是比较拘谨和质朴的。

封建礼制对服饰的影响则更为具体。中国历代王朝都对服饰加以礼法的约束,服饰的等级之别十分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贵贱之别,望而知之”。受礼制严格约束的社会风尚,渗透了严格的等级尊卑观念。按礼法规定,庶民即使腰缠万贯,也不得恃富越分穿不该穿的服饰。礼制就是这样层层维护特权,防范特权外溢。政治权力凌驾在财产所有权之上,从消费领域直接干预各阶层的服饰穿着,由权力的分配决定服饰的分配,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纵观五千年的中国服饰流变史,整体上千变万化,不同的历史时期又各具特色,但在形制、纹样、色泽等基本方面,仍有一定规律可循。形制上,上衣下裳制和衣裳连属制作为两种基本式样交相使用,兼容并蓄。其中上衣下裳式的服装,妇女穿着较多,使用时期也较长;男子在隋唐以后,一般多穿上下连属的袍衫。在装饰纹样上,采用最多的是动物纹样、植物纹样及几何形纹样,图案的表现方式大致经历了抽象、规范和写实等几个阶段。服饰的色彩则受到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通常是以五种正色为主,间色为辅,富丽堂皇,古朴大方。

中国素有“衣冠王国”之称,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数精美绝伦的服饰,为世界服装之林作出过突出的贡献。今天我国服饰在经过近代西化的冲击击后,又再次登上了世界服饰的舞台,说明中国传统服饰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

(选自2000年8月11日《光明日报》,作者姚伟钩,原文有删改)

1.下面有关服饰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服饰能够起到护体、御寒、遮羞、美化生活等作用,对于人类生活极其重要,可以把它作为了解一个民族生活的橱窗。

B. 服饰是一个民族政治、经济、心理、习惯诸多因素的综合表现,是该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一个重要的文化标志。

C. 不同地区、民族的服饰有着一目了然的差异,差异的程度超过饮食、居住交通等方面这种差异由是文化不同造成的。

D. 服饰的演变与各个时期的文化思潮息息相关,近代以来中国服饰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但传统服饰仍具有强大生命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主要从文化思潮、儒家思想、封建礼制等几个方面详尽地阐述了中国文化对传统服饰的影响。

B. 文中引述《史记•历书》中的话,主要是为了阐明秦朝统一之初服饰和旌旗全都崇尚黑色的原因

C. 文章倒数第二段,从服饰的形制、纹样、色泽三个方面交待了在文化影响下中国服饰流变的历史。

D. 文章主体部分的三个自然段之间,是一种并列关系;就整篇而言,基本上呈现的是总分总的关系。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中国历代王朝都对服饰加以礼法的约束,通过服饰的等级之别来强化严格的等级尊卑观念,以实现“贵贱之别,望而知之”的目的。

B. 秦代服饰尚黑,汉代尚黄,这是阴阳五行学说影响的结果。根据该学说,秦属水德,水对应的是黑色;汉属土德,土对应的是黄色。

C. 程朱理学强调封建的伦理纲常,提倡“存天理,去人欲”,它对服饰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儒家思想,使宋人的服饰总体一比较拘谨和质朴。

D. 中国古代服饰的形制有两种基本式样,即上衣下裳制和衣裳连属制,而服饰的装饰纹样则以动物纹样、植物纹样和几何纹样为主。

 

1.C 2.B 3.C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是“下面有关服饰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C项,“差异的程度超过饮食、居住、交通等方面”不当,原文只是说“饮食习惯、房屋样式、交通条件很可能区别不大”。 2.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论证方法的使用。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B项,《史记》中的话并非是只针对秦朝而说的。 3.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C项,程朱理学“对服饰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儒家思想”错,因为程朱理学体现的就是儒家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

北京清华附小的学生成了“网红”,原因是,在苏轼诞辰980周年时,清华附小开展了一系列致敬苏轼的活动,学生们不仅通过吟诗、写字、作画了解苏轼,2012级4班的学生还在家长的指导下利用假期时间,进行了以苏轼为主题的课题研究。小学生们不但用大数据分析苏轼,还完成了《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苏轼的朋友圈》等带有专业色彩的论文。这一事件引起了人们的惊叹和热议。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在中国,自古讲究睡“子午觉”,是说午觉和晚上的睡眠对一个人来说同等重要。睡午觉的时间可以很短,但不要小瞧这几十分钟的睡眠。一旦哪一天你没睡午觉,下半天势必会无精打采。现在,许多高中学校都安排了午休时间,必然使师生们以饱满的精力投入到下午的工作、学习之中。同学们学习时有了足够的精力,必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①哪一天没有睡午觉,不一定下半天就会无精打采。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个字。

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中的“知人论世”占有重要地位。“知人”即①_______。其中“人”在此有双重所指。一是作为社会的人,作家的生活经历、思想渊源等;②______,即作家个体特定的主观条件,如个性气质、创作才能等。“论世”中的“世”也有复合的内涵,它指向作家生活的时间与空间的统一体。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③___________,这种联系或直接或间接,或显或隐。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张校长的老同学给她送来自己的一幅字画,张校长说:“恭敬不如从命,你的墨宝我就收下了。”

B. 李华明在恩师80大寿宴会上说:“我对您老没有过奖之词,您就是我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啊!”

C. 由于近段时间行业经济效益一直不佳,他只好俯就,在10月份改行做了快递送货员。

D. 听闻你要乔迁新居,理应前去祝贺,只因近日琐事繁多,只能择日前去赏光,祈请海涵。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作为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托尔斯泰创作了大量作品,全集达九十卷之巨,塑造了一幅幅生动的社会历史画卷。

B. 过去几十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向纵深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问 题逐渐成为中国发展的时代之问。

C. 第六届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论坛近日在西安举行,此次论坛围绕“历史使命责任担当”为主题,全面梳理西北联大的历史脉络和学术贡献。

D. 我国的诗词文化具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以诗词诉诸本心来培养情理融合、执着而超越的人格境 界,悠久绵延的独特“诗教”传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