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 北京清华附小的学生成了“网红”,原因是,在苏轼诞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

北京清华附小的学生成了“网红”,原因是,在苏轼诞辰980周年时,清华附小开展了一系列致敬苏轼的活动,学生们不仅通过吟诗、写字、作画了解苏轼,2012级4班的学生还在家长的指导下利用假期时间,进行了以苏轼为主题的课题研究。小学生们不但用大数据分析苏轼,还完成了《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苏轼的朋友圈》等带有专业色彩的论文。这一事件引起了人们的惊叹和热议。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炫技!老气横秋! 日前,北京某知名小学推送的以苏轼为主题的研究报告刷了朋友圈、还被一些媒体公众号转载。这些小学生所在的班级有一个口号,“人人有课题,个个会研究”。而看完文章和该公众号列出的学生的“小课题”后,我的忧虑早就超过了欣喜。 首先是关于学养。这里最主要的问题是,这项研究究竟有多少是孩子们独立完成的?从公众号推送贴出的聊天记录看,两位老师显然在搭建框架和行文的具体过程中有无数参与,但文末并没有对老师的贡献表示感谢。 一边读我一边想,这是十一二岁的孩子。这是花骨朵的年纪。在这些研究中孩子们确实付出了很多努力,他们的热情应当得到保护和认可。可是,谁来保护他们的童真、他们的创造力?忽视教育规律,小学阶段就大范围推进课题研究,会有什么后果? 首先要关注的是孩子的健康。在这个年纪,国庆中秋双节,他们不该跟着父母一起、和小伙伴一起出去游玩吗?不该奔跑、欢笑、出汗吗? 其次,用科研能力评估小学阶段的孩子,只怕对不少孩子的心灵健康也是弊远大于利。没有什么比研究更需要以兴趣为导向、更不能强求的了。 据说爱因斯坦曾说过,“每个人都是天才。可是如果对一条鱼,你评估它是看它爬树的能力,那么终其一生,它都会觉得自己愚蠢无比。”小学阶段,孩子们正是展露才华和志趣的时候,但是如果孩子的天分在舞蹈、在音乐、在运动,却不得不天天被逼着做课题,如果报告质量决定了孩子的成绩,那么很可能良好的初衷,带来了“不会爬树的鱼不是好猴子”的评估错误。 第三,产生新的让家长疲于奔命、也残害孩子的扭曲。现在这个时代,大城市基础教育的现状是,周末不上课外班的孩子已经成为极少数;而对素质教育的追求,逼着家长和老师不得不选择“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同时抓起来。 “中式应试、美式素质”的思路下,孩子们的自主时间已经很少。这种背景下,进一步违背孩子学习基本规律、过早在小学阶段引入研究,将导致家长发现,原来挣钱买学区房也是不够的,还得会写文章。如果在小学阶段推行大跃进式科研,可以想见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出现新的培训班教小学生如何写程序;同时也会出现帮助小学生和中学生写各科各种主题文章的枪手。这将导致孩子们已经少得可怜的自主时间越来越少,并失去对研究的敬畏与好奇。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篇针对社会热点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时重点在于对材料的解读,从中提取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当今社会人们心态相对浮躁、传统古诗问遇“冷”的环境下,清华附小的小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的研究很有时代意义和价值,不仅指向学校教育教学、家庭教育等社会层面,而且背后还有-些值得思考的东西,比如个人成长中的合作、创新等。当然,作为小学生去做这种成年人看来都难以完成的课题,是否符合年龄心理的特点,其研究是否由家长”代劳”等,都可以引起我们的思考。 参考立意:①不做孩子教育路上的“鸵鸟”,应保护和激励他们的尝试,肯定他们的思考;②尊重孩子成长规律,切莫揠苗助长;③走近诗词名家,重温经典,传承优秀诗词文化;④教育应当具有启发性,为这样的“魅力”教育点赞;⑤创新人才培养需从孩子抓起,应创新教学方法;⑥科技发展为研究提供便利,利用大数据分析,苏轼不必大惊小怪。当然也可以有其他立意,只要符合材料就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在中国,自古讲究睡“子午觉”,是说午觉和晚上的睡眠对一个人来说同等重要。睡午觉的时间可以很短,但不要小瞧这几十分钟的睡眠。一旦哪一天你没睡午觉,下半天势必会无精打采。现在,许多高中学校都安排了午休时间,必然使师生们以饱满的精力投入到下午的工作、学习之中。同学们学习时有了足够的精力,必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①哪一天没有睡午觉,不一定下半天就会无精打采。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个字。

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中的“知人论世”占有重要地位。“知人”即①_______。其中“人”在此有双重所指。一是作为社会的人,作家的生活经历、思想渊源等;②______,即作家个体特定的主观条件,如个性气质、创作才能等。“论世”中的“世”也有复合的内涵,它指向作家生活的时间与空间的统一体。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③___________,这种联系或直接或间接,或显或隐。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张校长的老同学给她送来自己的一幅字画,张校长说:“恭敬不如从命,你的墨宝我就收下了。”

B. 李华明在恩师80大寿宴会上说:“我对您老没有过奖之词,您就是我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啊!”

C. 由于近段时间行业经济效益一直不佳,他只好俯就,在10月份改行做了快递送货员。

D. 听闻你要乔迁新居,理应前去祝贺,只因近日琐事繁多,只能择日前去赏光,祈请海涵。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作为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托尔斯泰创作了大量作品,全集达九十卷之巨,塑造了一幅幅生动的社会历史画卷。

B. 过去几十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向纵深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问 题逐渐成为中国发展的时代之问。

C. 第六届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论坛近日在西安举行,此次论坛围绕“历史使命责任担当”为主题,全面梳理西北联大的历史脉络和学术贡献。

D. 我国的诗词文化具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以诗词诉诸本心来培养情理融合、执着而超越的人格境 界,悠久绵延的独特“诗教”传统。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全市高中生秋季运动会开幕式上,市文体局领导激动地说:“虽然现在已是七月流火,凉风习习,但我们的心里依然火热,祝运动会取得圆满成功!”

②苏轼一生经历北宋五位皇帝——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数度被外任、贬谪,却始终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针砭时弊,敢为天下先。

③作为一名财务工作者,她从入职之初就深知管理企业财务犹如阪上走丸,会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这些年来地在工作上一直都小心谨慎。

④好的文学作品,必定是融入作者主观情感的作品,然而市面上一些所谓的文学类期刊,内容枯燥乏味缺少真情实感,让人不忍卒读

⑤对于中国球员,卡纳瓦罗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身上的优缺点:“身体条件出众,很勤奋,和世界很多国家球员差不多,但是在训练中的投入无法在比赛中延续。”

⑥在以“高中阶段要不要文理分科”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反双方的表现可谓半斤八两,势均力敌,所以格外精彩。

A. ①②⑤    B. ①③⑥    C. ②④⑤    D. ③④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