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善长,字百室,定远人。少读书,有智计,习法家...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善长,百室,定远人。少读书,有智计,习法家言,策事多中。太祖略地滁阳,善长迎谒。太祖知其为里中长者,礼之,留掌书记。尝从容问曰:“四方战斗何时定乎?”对曰:“秦乱,汉高起布衣,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五载成帝业。今元纲既紊,天下土崩瓦解。法其所为,天下不足定也!”太祖称善。从下滁州,为参谋,主馈饷,甚见亲信。太祖威名日盛,诸将来归者,善长察其材,言之太祖。复为太祖布款诚,使皆得自安。有以事力相龃龉者,委曲为调护。郭子兴中流言疑太祖稍夺其兵柄又欲夺善长自辅固谢弗往太祖深倚之。太祖军和阳,自将击鸡笼山寨,少留兵佐善长居守。元将谍知来袭,设伏败之,太祖以为能。

太祖为吴王,拜右相国。善长明习故事,裁决如流,又闲于辞命,太祖有所招纳,辄令为书。尝请榷两淮盐,立茶法,皆斟酌元制,去其弊政。既复制钱法,开铁冶,定渔税,国用益饶,而民不困。吴元年九月,论平吴功,封善长宣国公。改官制,尚左,以为左相国。太祖初渡江,颇用重典,一日,谓善长:“法有连坐三条,不已甚乎?”善长因请自大逆而外皆除之,遂命与中丞刘基等裁定律令,颁示中外。

洪武三年,大封功臣,帝谓:“善长虽无汗马劳,然事朕久,功甚大,宜进封大国。”封韩国公,岁禄四千石,子孙世袭。予铁券,免二死,子免一死。时封公者,善长位第一,制造比之萧何,褒称甚至。

善长外宽和,内多忮刻。参议李饮冰、杨希圣稍侵善长权,即按其罪奏黜之。贵富极,意稍骄,帝始微厌之,四年,以疾致仕。后坐惟庸党死。

(节选自《明史·李善长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郭子兴中流言/疑太祖/稍夺其兵柄/又欲夺善长自辅/固谢弗往/太祖深倚之

B. 郭子兴中流/言疑太祖/稍夺其兵柄/又欲夺善长自辅/固谢/弗往太祖深倚之

C. 郭子兴中流/言疑太祖/稍夺其兵柄/又欲夺善长自辅/固谢弗往/太祖深倚之

D. 郭子兴中流言/疑太祖/稍夺其兵柄/又欲夺善长自辅/固谢/弗往太祖深倚之

2.对原文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字,是古代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的,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

B. 太祖,太宗之类的称呼叫做庙号,一般人去世之后都可以有这种封号。只针对特定人群去世之后的封号称为谥号。

C. 布衣指平民百姓的普通的廉价衣服,代指平民;纨绔指用细绢做的裤子,泛指富家子弟穿的华美的衣服,后世称富家子弟。

D. 致仕是指交还官职,即官员退休。致仕的年龄一般是七十岁(有的朝代也有特殊规定),有疾病可以提前。官员自请退职也可称之为乞骸骨。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善长通晓法家(学说)言论,谋划事情大多符合实情,是德高望重的人,朱元璋曾以礼对待他。

B. 向朱元璋投诚的人,因为相互意见不合,产生矛盾,李善长宁肯自己受委屈也要让他们和好。

C. 朱元璋既赞赏李善长有谋略,又称赞他面对危险形势,临危不乱,制胜敌人的能力。

D. 朱元璋大封功臣的时候,李善长位居公侯之首,荣宠无双,但由于性格弱点,李善长逐渐被朱元璋厌烦。后也因事终至被杀。

4.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5分,共10分)

(1)今元纲既紊,天下土崩瓦解。法其所为,天下不足定也!”

(2)善长明习故事,裁决如流,又闲于辞命,太祖有所招纳,辄令为书。

 

1.A 2.B 3.B 4.(1)现在元朝纲常已经混乱,国家四分五裂。(如果您)效法汉高祖刘邦的做法,天下不是很容易平定吗!” (2)李善长熟悉先例(或:旧日的典章制度),能很快地做出决断,又擅长交际辞令,朱元璋招引人才时,总是让李善长写信(或译“起草文告”) 【解析】 1.试题分析:“流言”一个词语不要断开,“固谢”“弗往”语意紧密不要断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齐楚之精英      杳不知其所之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多于南亩之农夫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夫晋,何厌之有        公将鼓之  句读之不知

A.①④/②⑤/⑥⑦/⑧⑩//    B.①④⑦/②⑤/③⑨/⑥⑧⑩

C.①④/②⑤/⑥⑦/⑧⑩/③⑨    D.①④⑦⑩/②③⑨//⑥⑧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从词类活用角度看,都是名词活用作状语的一组是

①辞楼下殿,来于秦。  ②秦者秦也。    ③骊山构而西折。

④使不得。     ⑤击成,大之。      ⑥至军中。   ⑦六王毕,四海

⑧可怜焦土!      ⑨裂裳疮。

A. ①④⑦    B. ③⑤⑥    C. ④⑥⑨    D. ①③⑥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始速祸     积土成山,风雨兴

B. 嬴而不助五国也    秦相较,或未易量

C. 为国者无使积威之所劫哉  至丹以荆卿

D. 斯用兵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A. 思厥先祖父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B.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C. 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D.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句式与“洎牧以谗诛”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B.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C.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戍卒叫,函谷举

D. 故不我若也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