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西江月① 苏轼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西江月

苏轼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注释】①此词尾苏轼被贬黄州时作。其春夜行蕲水边,过酒家,饮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枕臂醉卧少休。拂晓,见乱山攅拥,流水淙淙,宛如仙境,书此词于桥柱上。②障泥:马鞯,垂于马两侧以挡泥土。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写词人濒临溪流,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鞯,即欲眠于芳草。既侧面描绘出月下溪景之美,又表现了词人的喜悦心情。

B.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一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琼瑶,本是美玉,这里代指月色,水月交辉,有如晶莹剔透的珠玉。此句传神地写出水月之静美。

C.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一句用“解鞍欹枕”这个特写镜头表现出词人的随意豁达,而“杜鹃春晓”写出空山春晨的喧闹和生机。

D. 本词写词人爱惜一溪风月,不让马踏碎溪月,解鞍酣眠直至春晓,描写了一个醉心自然、随性洒脱、乐观豁达的词人形象。

E. 词人以空山明月般澄澈、空灵的心境,描绘出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的月夜图,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化到大自然中,忘却了世俗的荣辱得失和纷纷扰扰,表现了自己与造化神游的畅适愉悦。

 

BC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词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B项,应是借喻,不是借代。“琼瑶”,是美玉,这里比做皎洁的水上月色,用的修辞手法是“借喻”,以月色为“琼瑶”。C项,“喧闹和生机”不对,应为表现了空山春晨的“万籁俱寂”。作者由杜鹃的啼叫才首先感到这空山月明、万籁俱寂的春晨美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菜园院佛殿记

曾巩

庆历八年四月,抚州菜园僧可栖,得州之人高庆、王明、饶杰相与率民钱为殿于其院成,以佛之像置其中,而来乞予文以为记。

初,菜园有于尚书,有地于城南五里,而草木生之,牛羊践之,求屋室居人焉,无有也可栖至则喜曰是天下之废地也人不争吾得之以老斯足矣。遂以医取资于人,而其处立寝庐、讲堂、重门、斋庖之房、栖客之舍,而合其徒入而居之。独殿之役最大,自度其力不能为,乃使其徒持簿乞民间,有得辄记之,微细无不受。浸渐积累,月而用以足,役以既。自可栖之来居至于此,盖十年矣。

……

(选自《唐宋八大家合集》卷十七)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菜园有于尚书    籍:_______

(2)而其处立寝庐    即:_______

(3)月而用以足      期:__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可栖至/则喜曰/是天下之废/地也人不争/吾得之以老/斯足矣

B. 可栖至/则喜曰/是天下之废地也/人不争/吾得之以老/斯足矣

C. 可栖至/则喜曰/是天下之废/地也人不争/吾得之以老斯/足矣

D. 可栖至/则喜曰/是天下之废地也/人不争/吾得之以老斯/足矣

3.把文种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地于城南五里,而草木生之,牛羊践之,求屋室居人焉,无有也。

(2)乃使其徒持簿乞民间,有得辄记之,微细无不受。

 

查看答案

对下面加粗词语“活用”归类全部正确的一项

①范增数项王 ②吾得事之 ③项伯杀人,臣之 ④头发上 ⑤吾得兄

⑥四人持剑盾走 ⑦交戟之卫士欲止不⑧拔剑撞而之 ⑨晋函陵 ⑩为谢日

⑪其人居 ⑫此其志不在 ⑬于是项伯复去 ⑭共其乏 ⑮烛之武退秦师

⑯今事有,故幸来告良

A. ①②⑦⑪/③⑤⑥⑧/④⑨⑩⑫/⑬⑭⑮⑯

B. ①②③⑮/④⑤⑦⑧/⑥⑨⑪⑫/⑩⑬⑭⑯

C. ①⑤⑨⑩/②④⑥⑬/③⑦⑧⑮/⑪⑫⑭⑯

D. ①⑤⑨⑩/②④⑥⑯/③⑦⑧⑮/⑪⑫⑬⑭

 

查看答案

下面加粗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

A. 遣将守关者              君安与项伯有

B. 卮酒安足                曰:臣之壮也

C. 非有诏不上              愿将军之首以献秦

D. 刑人如恐不              沛公不杯杓

 

查看答案

下列加粗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是

A. 还军霸上,待大王来      愿将将军之首献秦

B. 遂私见樊於期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C. 击破沛公军              若属皆且所虏

D. 潮济而夕设版            若不阙秦,将取之

 

查看答案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先秦大变动的社会条件下,产生了中国最早一批历史著作,如《尚书》《春秋》《左传》等,它们奠定了中国史学的基本精神。

B. 中国古代典籍分为“经、史、子、集”,其中最大的类别是集部,它包括各种汇集历代作家不同体裁作品的书籍,全属于诗文创作。

C. 《论语》针对个人道德修养,提出“仁”,要求克制私心私欲、用“礼”规范言行举止,针对从政者,应做到“仁者爱人”,讲求“德治”。

D. 儒家强调积极入仕,主张国家有道则出仕,国家无道则安贫乐道,而老庄对入仕采取逃避的态度,这说明儒道两家思想也有贯通融合之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