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菜园院佛殿记 曾巩 庆历八年四月,抚州菜园僧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菜园院佛殿记

曾巩

庆历八年四月,抚州菜园僧可栖,得州之人高庆、王明、饶杰相与率民钱为殿于其院成,以佛之像置其中,而来乞予文以为记。

初,菜园有于尚书,有地于城南五里,而草木生之,牛羊践之,求屋室居人焉,无有也可栖至则喜曰是天下之废地也人不争吾得之以老斯足矣。遂以医取资于人,而其处立寝庐、讲堂、重门、斋庖之房、栖客之舍,而合其徒入而居之。独殿之役最大,自度其力不能为,乃使其徒持簿乞民间,有得辄记之,微细无不受。浸渐积累,月而用以足,役以既。自可栖之来居至于此,盖十年矣。

……

(选自《唐宋八大家合集》卷十七)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菜园有于尚书    籍:_______

(2)而其处立寝庐    即:_______

(3)月而用以足      期:__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可栖至/则喜曰/是天下之废/地也人不争/吾得之以老/斯足矣

B. 可栖至/则喜曰/是天下之废地也/人不争/吾得之以老/斯足矣

C. 可栖至/则喜曰/是天下之废/地也人不争/吾得之以老斯/足矣

D. 可栖至/则喜曰/是天下之废地也/人不争/吾得之以老斯/足矣

3.把文种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地于城南五里,而草木生之,牛羊践之,求屋室居人焉,无有也。

(2)乃使其徒持簿乞民间,有得辄记之,微细无不受。

 

1.登记靠近整月 2.B 3.(1)在城南五里有块土地,但是在这里长满了草木,牛羊随意践踏,想找个能住人的房子,都找不到。 (2)于是让他的门徒拿着簿册到民间化缘,一有收入就登记在上面,再小的施舍也没有不接受的。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意义和用法的推断能力。(1)“籍”的释义主要有“书籍”、“登记”、“籍贯”、“个人对国家、组织的隶属关系”等,选项句意“菜园在尚书省有登记”,“籍”解释为“登记”。(2)“即”的释义主要有“靠近”、“到”、“当下”、“即使”等,选项句意为“然后靠近这个地方建立起寝庐”,“即”解释为“靠近”。(3)“期”,读作“qī”时,释义主要有“日期”、“一段时间”、“用于分期的事物”等;读作“jī”时,释义主要有“一周年”、“一整月”等,选项句意为“满一月后费用凑够”,“期”读作“jī”、解释为“整年、整月、满月”。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要细读所给文段,明确了解文意,然后根据文意进行判断,本段话的大意为:和尚可栖来到这里,却高兴的说:“这是世间荒废的土地,世人都不来争抢,我得到这里用来养老,这就足够了。” 其中注意结合文言文行文的习惯,也可借助标志词,如“曰”“是”“也”“之”“斯”。本句中还可以根据一些名词,如“可栖”(人名)“吾”等。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第一句得分点:“有地于城南五里”,状语后置句;“践”,践踏;“屋室居人”,定语后置。第二句得分点:“乞”,求、讨,此处引申为“化缘”;“得”,得到、获得;“辄”,就;“乃使其持簿乞民间”为省略句且状语后置,补全后,正常语序为“乃使其徒持簿于民间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下面加粗词语“活用”归类全部正确的一项

①范增数项王 ②吾得事之 ③项伯杀人,臣之 ④头发上 ⑤吾得兄

⑥四人持剑盾走 ⑦交戟之卫士欲止不⑧拔剑撞而之 ⑨晋函陵 ⑩为谢日

⑪其人居 ⑫此其志不在 ⑬于是项伯复去 ⑭共其乏 ⑮烛之武退秦师

⑯今事有,故幸来告良

A. ①②⑦⑪/③⑤⑥⑧/④⑨⑩⑫/⑬⑭⑮⑯

B. ①②③⑮/④⑤⑦⑧/⑥⑨⑪⑫/⑩⑬⑭⑯

C. ①⑤⑨⑩/②④⑥⑬/③⑦⑧⑮/⑪⑫⑭⑯

D. ①⑤⑨⑩/②④⑥⑯/③⑦⑧⑮/⑪⑫⑬⑭

 

查看答案

下面加粗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

A. 遣将守关者              君安与项伯有

B. 卮酒安足                曰:臣之壮也

C. 非有诏不上              愿将军之首以献秦

D. 刑人如恐不              沛公不杯杓

 

查看答案

下列加粗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是

A. 还军霸上,待大王来      愿将将军之首献秦

B. 遂私见樊於期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C. 击破沛公军              若属皆且所虏

D. 潮济而夕设版            若不阙秦,将取之

 

查看答案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先秦大变动的社会条件下,产生了中国最早一批历史著作,如《尚书》《春秋》《左传》等,它们奠定了中国史学的基本精神。

B. 中国古代典籍分为“经、史、子、集”,其中最大的类别是集部,它包括各种汇集历代作家不同体裁作品的书籍,全属于诗文创作。

C. 《论语》针对个人道德修养,提出“仁”,要求克制私心私欲、用“礼”规范言行举止,针对从政者,应做到“仁者爱人”,讲求“德治”。

D. 儒家强调积极入仕,主张国家有道则出仕,国家无道则安贫乐道,而老庄对入仕采取逃避的态度,这说明儒道两家思想也有贯通融合之处。

 

查看答案

下列对文章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沁园春·长沙》中“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采用象征手法,诗人要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鼓桨前进,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

B. 《再别康桥》中第五、六节,诗人的情绪由激昂转向舒缓,想“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接着跌落回离别的现实,“沉默”“悄悄”表达了诗人无尽的惆怅和伤感。

C.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文中,作者在开头和结尾都写了“阳光明媚”,儿童“在追逐游戏”,体现了现在和平生活的可贵,给人警醒不要忘记战争的罪恶。

D. 《包身工》以他们一天的活动作为线索,采用点面结合的手法,对“芦柴棒”等典型人物进行细致描写,真实描述了旧中国包身工的苦难生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