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面小题。 诗与禅是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一属文学,一属宗教,它...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面小题。

诗与禅是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一属文学,一属宗教,它们的归趣显然是不同的。然而,诗和禅都需要敏锐的内心体验,都重启示和象喻,都追求言外之意,这又使它们有了互相沟通的可能。禅宗在唐代确立以后,就在诗人中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们谈禅,参禅,诗中有意无意地表现了禅理、禅趣,而禅师也在诗中表现他们对世界和人生的观照与理解。于是诗和禅就建立了联系。

诗和禅的沟通,表面看来似乎是双向的,其实主要是禅对诗的单向渗透。诗赋予禅的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禅赋予诗的却是内省的功夫,以及由内省带来的理趣;中国诗歌原有的冲和淡泊的艺术风格也因之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元好问说:“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也许把禅的作用估计过高,但不可否认,禅给了诗一种新的刺激,使诗的面貌更加丰富多彩了。

禅对诗的渗透,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方面是以禅入诗,另一方面是以禅喻诗。

以禅入诗,是指把禅意引入诗中。其中有些作品是用禅语阐述禅理,只有诗的躯壳而没有诗的审美价值,严格地说不能算是诗,或姑且称之为“禅言诗”。这些诗总的看来并无可取之处,只有个别富有理趣的作品尚能引起我们的兴趣。如苏轼的《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楞严经》曰:“譬如琴瑟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是此诗之本。这个比喻本来就有趣,经苏轼点化后更有机锋。在儿童般天真的发问中,包含着耐人寻思的理趣。

更值得研究的是另一些作品,它们或写花鸟,或绘山水,或吟闲适,或咏渔钓,并没有谈禅,但在笔墨之中、笔墨之外寓有禅意。例如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远处的人语衬托着山的空寂,密林里漏下一线落日的返照。那微弱的光洒在碧绿的苔藓上,显得多么冷清!青苔对这阳光并不陌生,黎明时分,亭午时分,都曾受过它的照射。现在到了黄昏,它又照来了。然而这次复返,它的亮度、热度和色调都发生了变化。这青苔返照如同一个象征,使人想到大千世界就这样不知不觉地生生灭灭,无有常住。禅宗重视“返照”的功夫,“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所用的字面也使人联想到禅宗的教义。而诗里所体现的清静虚空的心境,更是禅宗所提倡的。

禅对诗的渗透,另一方面就是以禅喻诗。这是传统的说法,比较笼统。细分起来,有以禅参诗、以禅衡诗和以禅论诗的区别。以禅参诗是用参禅的态度和方法去阅读欣赏诗歌作品。以禅衡诗是用禅家所谓大小乘、南北宗、正邪道的说法来品评诗歌的高低。以禅论诗则是用禅家的妙谛来论述作诗的奥妙。这是不同的三种以禅喻诗,前人把它们混在一起,所以讲不清楚。

(节选自袁行霈《诗与禅》)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禅宗在唐代确立之后,一方面诗人因受到禅的影响而在诗中有意无意地表现禅理、禅趣,另一方面禅师的诗歌也表现了对现实人生的关注,于是诗和禅就建立了联系。

B. 诗与禅虽然归趣不同,分别属于文学和宗教,但在“需要敏锐的内心体验”“重启示和象喻”和“追求言外之意”等方面是相通的。

C. 诗和禅的沟通,表面看来似乎是双向的,但是诗赋予禅的只是外在的形式,由此可见,诗对禅的影响不如禅对诗的影响那么大。

D. 禅赋予诗以内省的功夫,以及由内省带来的理趣,从而提升了诗歌的品位,拓宽了诗歌的意境,使诗歌的面貌焕然一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文章引用这两句诗形象地说明诗和禅的相互作用,表明了二者相互依赖的关系。

B. 《楞严经》中“譬琴瑟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这几句话,用“妙音”“妙指”有趣的比喻,本意是为了说明佛理的。

C. 虽然“禅言诗”总的看来并无可取之处,但苏轼富有理趣的《琴诗》却能引起我们的兴趣,它本于《楞严经》而又高于《楞严经》,用诗的形式巧妙点化,更有机锋。

D. 王维的《鹿柴》并没有谈禅,但“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字面上就使人联想到禅宗重视的“返照”,诗中清静虚空的心境更为禅宗所提倡,堪称“以禅入诗”的佳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大多“禅言诗”之所以并无可取之处,是因为这些诗用禅语阐述禅理,只有诗歌的形式却没有诗歌的审美价值,严格地说甚至不能算是诗。

B. 禅对诗的渗透包括以禅入诗和以禅喻诗两大方面,以禅喻诗细分又包括以禅参诗、以禅衡诗和以禅论诗三种。

C. 以禅参诗、以禅衡诗和以禅论诗这三种以禅喻诗的方式虽然有区别,但都体现了禅对诗的渗透。

D. 以禅参诗重在诗歌作品的阅读欣赏,以禅衡诗重在诗歌高低的品评,以禅论诗重在对诗歌奥妙的论述。

 

1.D 2.A 3.D 【解析】 1.试题分析:C“提升了诗歌的品味”“使诗歌的面貌焕然一新”夸大其词,原文只是说“使诗的面貌更加丰富多彩”。 2.试题分析:A“形象地说明诗和禅的相互作用,表明了二者相互依赖的关系”有误,此段旨在说明“主要是禅对诗的单向渗透”。 3.试题分析:D偷换概念,原文说的是“用禅家的妙谛来论述作诗的奥妙”而非“诗歌的奥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不久前,一则关于中国游客在泰国餐厅抢虾的新闻引爆舆论,一些网民纷纷指责中国游 客“素质”低。可没过多久,相关媒体却爆出,这段热传的视频至少有两年的历史。更关键 的是,视频中的中国游客之所以“抢虾”,是因餐厅其他食物太少,只有虾能随意取食,但是 取食钳又太少,而旅行团又在催促游客尽快就餐。在这件事情中,某些媒体显然充当了“造 谣者”的不光彩角色。

然而,一则毫无价值的旧闻,何以能成为热门话题?更重要的是,类似事件,近年来已 出现多次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针对网民、造谣者、中国游客或其他相关方的行为写一篇 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 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面的图表是一家研究机构对20世纪三个阶段出生的中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查数据,请根据要求答题。

 

身高(平均)

体重(平均)

身体机能综合素质(基数为100)

70年代

155.5厘米

41.3公斤

99.04

80年代

158.6厘米

42.1公斤

97.37

90年代

160.6厘米

46.5公斤

90.86

 

(1)根据上表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2)根据你的生活认识,简要说说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超过20字)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在1955年中南海怀仁堂举行的元帅军衔及勋章授予典礼上,林彪位列十大元帅第三位(虽然本人未到场),____________________。纵观林彪的一生,其成功,__________________;其失败,也是政治上野心膨胀的结果。军事上,他战功卓著,在长征、抗日战争,尤其是解放战争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位高权重,成为党内的二号人物。其后期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与中央相左,反对毛主席,甚至要杀害毛主席已达到自己篡党夺权的目的。给党和国家在国内外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恶劣影响。从这个角度看,林彪一辈子也没超越自己的老师聂荣臻和叶剑英。

 

查看答案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A. 您借走《古文观止》已有数月,望能璧还于我。

B. 拙作奉上,深感不安,请不吝赐教。

C. 获悉贵店开张,家父特备薄礼一份,敬请笑纳。

D. 母校将迎来百年庆典,期待您拨冗光临。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洪崖洞旅游纪念品商场里摆满了掐丝壶瓶、根雕作品、蜜蜡手串、内画鼻烟壶等多 种工艺品,使人应接不暇,惊喜不已。

B. 昨天下午,王大爷突然晕倒在世贸天阶 AJ 旗舰店的大厅里,后经迅速赶到的 120 救中心医护人员以及旗舰店保安、在场顾客的救护下,王大爷得到及时抢救,最终脱 离了危险。

C. 在屠呦呦分配到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之后的 55 年里,除参加过为期两年半的 中医学习班,几乎没有长时间离开过东直门附近的那座小楼。

D. 我真后悔,怎么为一时的意见不合,就和自己共患难的朋友分道扬镳了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