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图是“儿童在不同场地的时间分配”,根据该图提供的信息,将儿童在不同场地休息和运...

下图是“儿童在不同场地的时间分配”,根据该图提供的信息,将儿童在不同场地休息和运动时间分配的情况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概括准确,不超过80字。

儿童在不同场地的时间分配

 

男女儿童在硬场地原地休息的时间最长,在天然场地休息的时间次之,在娱乐场地、草地、运动场上女童休息的时间较长。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本题是一个图表,图表本身或图表中提供的信息都有规律可循,首先要认真观察,仔细比对,找出其中规律。内容要求进行转换,转换时语言表达要简明连贯。最后注意字数要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高一年级将举办“读《论语》,谈交友”读书交流会,拟向参会者赠送纪念书签。请写一则赠言,用以印制书签。要求:①紧扣活动主题;②必须原创;③语言表达简明、得体;④不超过3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 完成下列小题。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颜渊》)

1.请写出《论语》中能与“为人谋”相对应的、体现孔子“忠恕”之道的句子。

2.曾子认为“为人谋”就应该尽心竭力,而孔子认为对待朋友应“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对“不可则止”有两种不同的理解:第一种理解是“不听就算了”,第二种理解是“不听就暂且不言”。结合自身交往实践,你更倾向于哪一种理解?为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1.上文有成语如“发愤忘食”,请从上文中再概括出一条成语:_________

2.结合“浮云”的比喻义,就节选的文段说一说孔子的人生观。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孔子于陈蔡,从者七日不食。子贡以所货,窃犯围而出,告籴于野人,得米一石焉。颜回、仲由炊之于壤屋之下,有埃墨堕饭中,颜回取而食之。子贡自井望见之,不,以为窃食也。入问孔子曰:“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曰:“改节即何称于仁义哉?”子贡曰:“若回也,其不改节乎?”子曰:“然。”子贡以所饭告孔子。子曰:“吾信回之为仁久矣,虽汝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汝止,吾将问之。”

召颜回曰:“畴昔予梦见先人,岂或启佑我哉?子炊而进饭,吾将进焉。”对曰:“向有埃墨堕饭中,欲置之,则不洁;欲弃之,则可惜。回即食之,不可祭也。”孔子曰:“然乎,吾亦食之。”

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

子路问于孔子曰:“君子亦有忧乎?”子曰:“无也。君子之修行也,其未得之也,则乐其意;既得之,又乐其治。是以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小人则不然,其未得也,弗得之;既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也。”

(选自《孔子家语》)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于陈蔡                     厄:穷困,灾难。

B. 子贡以所货,窃犯围而出          赍:携带。

C. 子贡自井望见之,不,以为窃食也   悦:高兴。

D. 其未得也,弗得之                患:担忧,忧虑。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

B. 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

C. 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

D. 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

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颜回在做饭的时候,见到灰尘落入饭中,便把粘着灰尘的米粒捡出来吃了。

B. 子贡嫉妒颜回的贤能,便把颜回偷吃米饭的事报告给孔子,并讲了颜回的坏话。

C. 孔子不偏信子贡的一面之词,用巧妙的方法做了调查研究,弄清了事情的真相。

D. 颜回实事求是地向孔子做了汇报,孔子对颜回更加信任,孔子的弟子们对颜回更加敬佩。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颜回、仲由炊之于壤屋之下,有埃墨堕饭中,颜回取而食之。

(2)吾信回之为仁久矣,虽汝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

(3)君子之修行也,其未得之也,则乐其意;既得之,又乐其治。是以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下列小题。

子贡曰:“如有博于民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管仲,吾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知也。”(《论语·宪问》)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有博于民而能济众   施:施舍。

B. 于仁    事:做。

C. 己欲而达人    达:通达,行得通。

D. 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微:贫贱。

2.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广施善济,他就不仅仅可以被看作仁者,简直可以被看作圣人。但是,想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即便是尧舜也不可能做到。

B. 孔子家里的马棚失火被烧掉了。当他听到这个消息后,首先问人有没有受伤。这表明孔子重人不重财,十分关心下人。事实上,这是中国自古以来人道主义思想的发端。

C. 对于管仲,孔子肯定了他有仁德。根本原因就在于管仲“尊王攘夷”,反对使用暴力,而且阻止了齐鲁之地被“夷化”的可能。

D. 孔子认为,像管仲这样有仁德的人,不必像匹夫匹妇那样,斤斤计较他的节操与信用。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2)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