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1.上文有成语如“发愤忘食”,请从上文中再概括出一条成语:_________

2.结合“浮云”的比喻义,就节选的文段说一说孔子的人生观。

 

1.箪食瓢饮、乐在其中、乐以忘忧(答出其中一个即可) 2.从孔子对颜回的称赞和自我表白中可以看出其安贫乐道,重义轻利。把富贵比作浮云,因为浮云聚散无常,喻富贵短暂,犹今之“过眼烟云”;云在天上,高不可及,喻富贵与己无关;浮云至轻至淡,喻富贵无足轻重。 【解析】 1.试题分析:箪食瓢饮、乐在其中、乐以忘忧(答出其中一个即可) 2.试题分析:注意答出“重义轻利”的人生观,然后结合文段的内容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孔子于陈蔡,从者七日不食。子贡以所货,窃犯围而出,告籴于野人,得米一石焉。颜回、仲由炊之于壤屋之下,有埃墨堕饭中,颜回取而食之。子贡自井望见之,不,以为窃食也。入问孔子曰:“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曰:“改节即何称于仁义哉?”子贡曰:“若回也,其不改节乎?”子曰:“然。”子贡以所饭告孔子。子曰:“吾信回之为仁久矣,虽汝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汝止,吾将问之。”

召颜回曰:“畴昔予梦见先人,岂或启佑我哉?子炊而进饭,吾将进焉。”对曰:“向有埃墨堕饭中,欲置之,则不洁;欲弃之,则可惜。回即食之,不可祭也。”孔子曰:“然乎,吾亦食之。”

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

子路问于孔子曰:“君子亦有忧乎?”子曰:“无也。君子之修行也,其未得之也,则乐其意;既得之,又乐其治。是以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小人则不然,其未得也,弗得之;既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也。”

(选自《孔子家语》)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于陈蔡                     厄:穷困,灾难。

B. 子贡以所货,窃犯围而出          赍:携带。

C. 子贡自井望见之,不,以为窃食也   悦:高兴。

D. 其未得也,弗得之                患:担忧,忧虑。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

B. 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

C. 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

D. 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

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颜回在做饭的时候,见到灰尘落入饭中,便把粘着灰尘的米粒捡出来吃了。

B. 子贡嫉妒颜回的贤能,便把颜回偷吃米饭的事报告给孔子,并讲了颜回的坏话。

C. 孔子不偏信子贡的一面之词,用巧妙的方法做了调查研究,弄清了事情的真相。

D. 颜回实事求是地向孔子做了汇报,孔子对颜回更加信任,孔子的弟子们对颜回更加敬佩。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颜回、仲由炊之于壤屋之下,有埃墨堕饭中,颜回取而食之。

(2)吾信回之为仁久矣,虽汝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

(3)君子之修行也,其未得之也,则乐其意;既得之,又乐其治。是以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下列小题。

子贡曰:“如有博于民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管仲,吾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知也。”(《论语·宪问》)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有博于民而能济众   施:施舍。

B. 于仁    事:做。

C. 己欲而达人    达:通达,行得通。

D. 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微:贫贱。

2.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广施善济,他就不仅仅可以被看作仁者,简直可以被看作圣人。但是,想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即便是尧舜也不可能做到。

B. 孔子家里的马棚失火被烧掉了。当他听到这个消息后,首先问人有没有受伤。这表明孔子重人不重财,十分关心下人。事实上,这是中国自古以来人道主义思想的发端。

C. 对于管仲,孔子肯定了他有仁德。根本原因就在于管仲“尊王攘夷”,反对使用暴力,而且阻止了齐鲁之地被“夷化”的可能。

D. 孔子认为,像管仲这样有仁德的人,不必像匹夫匹妇那样,斤斤计较他的节操与信用。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2)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阐释“学习”与“思考”之间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孔子对子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的回答是“其‘恕’乎!________,____”。 

(3)在《论语》中揭示做事情贪图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的利益就成不了大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4)在富贵、财利面前执着于道义是孔子宣扬的一个主要观念。《论语》中这样说:“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儒家思想经典《论语》,以“仁”为治国理念,富含许多精辟的言论,如教育方面的“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治学态度方面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

B. 《论语·先进》篇中,子路和冉有问孔子同样的问题,孔子却做了不同回答,公西华感到很奇怪,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因为冉求性格退缩,所以激励他;而仲由敢作敢为,所以让他有所节制。这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C. 季氏已十分富有,作为季氏家臣的冉求还替他搜刮财富,孔子因此评价冉求说:“非吾徒也,朽木不可雕也。”

D. 《论语》中有不少有关为人处世的格言警句。如:“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告诉我们做人要言语谨慎、行事敏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说看见贤人就应该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自己。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天下无道也久矣

A. 武城,闻弦歌之声

B. 又闻君子远其子也

C. 成人者何必然

D.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者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