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儒家思想经典《论语》,以“仁...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儒家思想经典《论语》,以“仁”为治国理念,富含许多精辟的言论,如教育方面的“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治学态度方面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

B. 《论语·先进》篇中,子路和冉有问孔子同样的问题,孔子却做了不同回答,公西华感到很奇怪,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因为冉求性格退缩,所以激励他;而仲由敢作敢为,所以让他有所节制。这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C. 季氏已十分富有,作为季氏家臣的冉求还替他搜刮财富,孔子因此评价冉求说:“非吾徒也,朽木不可雕也。”

D. 《论语》中有不少有关为人处世的格言警句。如:“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告诉我们做人要言语谨慎、行事敏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说看见贤人就应该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自己。

 

C 【解析】试题分析:C项,“朽木不可雕也”是孔子评价宰予的话,批评冉求的话是:“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天下无道也久矣

A. 武城,闻弦歌之声

B. 又闻君子远其子也

C. 成人者何必然

D.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者乎

 

查看答案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二三子何于丧乎              患:担忧。

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故旧:旧交、老友。

B. 回虽不,请事斯语矣           敏:勤勉。

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小人:平民。

C. 予者商也                    起:启发。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平生:终身,一生。

D. 人虽欲自绝,其何于日月乎     伤:忧伤。

古之学者为己                     学者:求学的人。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歌(xuán)    学(chuò)       然(wǔ)    然长叹(kuì)

B. (jǐn)    锵(kēng)       写(zhuàn)     尔一笑(guǎn)

C. (tònɡ)    (yǒu)        颠(pèi)       向而泣(ǒu)

D. (ɡōnɡ)    媚(chǎn)       切(cuō)    不前(xǐ)

 

查看答案

请写出下列诗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恰同学少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②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卫灵公》)

③曾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④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⑤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布石上。(柳宗元《小石潭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小题

牛汉

我是根,/一生一世在地下/默默地生长,/向下,向下……/我相信地心有一个太阳。

听不见枝头鸟鸣,/感觉不到柔软的微风,/但是我坦然/并不觉得委屈烦闷。

开花的季节,/我跟枝叶同样幸福。/沉甸甸地果实,/注满了我的全部心血。

1.这首诗选取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场景?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拟人和象征的手法。“根”有何象征意义?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