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当看到小岗村村民按下的一个...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当看到小岗村村民按下的一个个红手印时,大家深深地感到,他们怀念的沈浩不仅是一位村官,更是一位和他们休戚与共的亲人。

B. 今年用文言文写高考作文的这位考生的确不同凡响,该篇作文立意暗合时代主旋律,行文不蔓不枝,语言犀利凝练,个性化色彩浓厚。

C. 中国口头文学非常博大,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陈陈相因的故事传递着中国人传统道德准则与价值观,蕴含着人们的生活智慧和丰富的生产经验。

D. 熊猫饮水,颇似酒徒贪杯,它总是喝得肚皮隆起,而后安之若素地拖着笨拙的身躯,一摇一摆地向远处箭竹林走去。

 

A 【解析】试题分析:“休戚与共”彼此之间的幸福和祸患都共同承受。形容关系密切,厉害相同,同甘共苦)。B不同凡响:凡响即平凡的音乐,形容事物不同寻常,多指文艺作品。此处用于人错误。 C陈陈相因:比喻处理问题因袭旧法,毫无改进,应为口口相传“前后矛盾”。D 安之若素:表示对反常现象或不顺利的情况视若平常,毫不在意;现也指对错误言论或事物不闻不问,听之任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守灯

侯发山

凌晨两点,守灯正睡得迷迷糊糊,被妈叫醒了。

海那边,万家灯火,海这边,黑魆魆一片。守灯随妈进灯塔里巡视了一遍,没发现异常,便开始保养机器。眼下是夏天,白天这里接近50摄氏度,只能把活儿撵到晚上。一台台设备锃亮光洁,一尘不染,无疑,这是妈天天擦拭的结果。

守灯五岁之前没离开过这个岛,对这个足球场一样大的岛再熟悉不过了,没有土,没有草,到处都是光秃秃的。想种点儿蔬菜都难,日头太毒,从外面运来的土过不了几天就被烤得焦干。台风一来,这些土很快就会被刮散,被海水冲走。上学后,守灯每到假期返岛时,不忘背上一大包泥土,好让妈踩一踩,接点地气……

给养船半月来一次,送些蔬菜和淡水。周围除了鸟叫、风吼和浪涛,寂静得没一丝生气。

清理完灯笼,妈又用牛皮软布擦拭灯器。守灯说:“妈,我来吧。”妈不让,说:“擦这个是要紧的活儿,也是个细活儿,用力要适当,要有耐心,稍不小心就可能造成损伤。”

看妈认真的样子,守灯心疼地说:“妈,您这辈子就没想过走出这荒岛?”

妈叹道:“说不想是瞎话,但灯塔离不了人,若是夜里灯灭了,就会出大事。”

守灯知道,这个小岛周围有多处险滩、暗礁,夜间过往船舶,都需灯塔指引。

“守灯,你马上就要大学毕业了吧?”妈轻声问道。

守灯明白,妈的潜台词是:你毕业后有何打算?妈还不到 50岁,头发已经花白相间了,脸色黑红黑红的,额头上的皱纹一道道,像是刻出来的。守灯鼻子一酸,说:“妈,我想把您带到城里去,让您安享晚年。”

妈固执地说:“我不走,我要在这里陪你爸。”

守灯的爷爷民国时期就在这里看护灯塔了,后来父亲接了爷爷的班。十多年前父亲被台风卷走后,妈就接管了守护灯塔的任务。妈说,虽说没找到父亲的尸骨,但父亲的魂在岛上,在灯塔里。

“为啥给你取名守灯,守灯守灯,就是要确保灯不出问题,让来往的船只安全地经过。” 妈大声说道,似乎生气了。

妈终于把话挑明了。妈曾不止一次地对守灯说过,他的命是渔民给的,生他时难产,当时台风突来,大雨倾盆,是渔民叫来了医生,母子才平安。

“你不回来,妈就一个人守!”妈的声音哽咽了。

随着守灯的成长,小岛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灯塔变了,塔身由矮小到高大,灯塔能源从乙炔到干电池,再到太阳能。装上新设备后,妈看不懂设备上的英文标识和操作说明,原理也搞不明白。只有小学文化的她就自学英语和航标专业教材,每天写工作日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今,她已摸索出了一套初步诊断和治疗灯塔小毛病的方法。

守灯决定向妈摊牌,不能让母亲胡乱猜疑了。他揽过妈瘦小的肩膀,说:“妈,我在学校跟导师进行了智能化航标系统设计的课题研究,实现遥测遥控功能不再是梦想。过不了多久,这里的两百座灯塔,不,全国的五千余座灯塔,采用自动化系统,就不用人看守了。”

“真的?”妈又惊又喜,眼里蒙了一层雾。

守灯重重地点了点头,说:“妈您放心,塔上的灯不会灭,我心里的灯更不会灭!”

“你这孩子,咋不早说?”妈轻轻捶打了守灯一下。她眼里的雾散了,泪出来了。

这时,一艘船从灯塔旁边缓缓经过,拉响了汽笛,嘹亮,悠扬。守灯心里暖暖的,满满的。他知道,这船是在向灯塔致敬,是在向妈致敬,也是在向他致敬。

( 选自《2015中国微型小说年选》,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 凌晨两点,妈妈叫醒儿子,母子一起进灯塔巡视,但妈妈又不允许儿子擦拭灯器,可见儿子是一个粗心大意、业务不精之人。

B. 在外求学的儿子每次回岛时,都要带泥土回岛给妈妈踩一踩,可见儿子很体贴母亲,但他对母亲不愿离开海岛的想法不是很理解。

C. 文中的环境描写,不仅交代了守灯人工作环境的艰苦,而且推动了情节发展,为后文儿子提出带妈进城和科技化守灯的情节作了铺垫。

D. 儿子大学毕业后想带妈进城安享晚年,但妈妈不愿离开,这是母子两代人因知识差异而产生的误会,也是小说情节突起波澜的原因。

E. 小说情节简单,语言朴素,主旨深刻,为了刻画妈妈的形象,用了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环境衬托以及插叙等多种手法及方式。

2.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以“守灯”为题的作用。

3.小说中“妈妈”这一形象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小说结尾写到“这船是在向灯塔致敬,是在向妈致敬,也是在向他致敬。”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借黄鹤与猿猱来反衬山高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蜀道难》 )

(2)玉露凋伤枫树林,________________。   ( 《秋兴八首》 )

(3)寒衣处处催刀尺,________________。   ( 《秋兴八首》 )

(4)______________,生长明妃尚有村。   ( 《咏怀古迹》 )

(5)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_______。   ( 《咏怀古迹》 )(6)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 《登高》 )

(7)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 《登高》 )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作文。

“任性”是近年来颇为流行的词汇。有人说,有钱就是任性;也有人说,青春就是任性,有人说,漂亮就是任性;当然也有人说,有权不可任性。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下面是甘肃省电视台的台标,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个字。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很多人提笔忘字,长期下去,将影响到汉字文化能否很好的传承。

B. 专家提醒我们,虽然用微波炉加热食品会致癌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但在使用微波炉时一定要按说明书操作,切忌不要盲目乱用。

C. 要尽快培养出适应新世纪的人才,关键问题是先进的教育理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引导学校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D. 白芳礼老人在74岁以后的生命中,省吃俭用,用蹬三轮车积攒的35万元资助了近300名贫困学生,自己却一贫如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