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近期以来,在网络媒体上,一些公众人物“...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近期以来,在网络媒体上,一些公众人物语不惊人死不休。某知名电视台主持人被曝出让人咋舌的不当言论;某网络红人在调教宠物狗时配以逆天旁白并将其搬上微博,在遭遇批评后的第一反应竟是大爆粗口……这些现象引起人们的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议论文,文体规范;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名人,请名德双馨 张琪 如果说名望是一座山,一座众人用崇敬的心情垒成的山,那么,品德就是高山的基石。美好的品德构成稳固的基石,可以让名望巍然屹立;恶劣的品德犹如掏空了的地基,越高的名望越容易摇摇欲坠,毁于旦夕之间。所以,名人请名德双馨。 这是一个娱乐混乱的时代。艺人可以成为明星,“草根”可以成为明星,就连本该安心授业传道的学者、教授也被包装成明星。但是,无论是娱乐名人还是文化明星,都应该学会用品德为名望加分。或舞艺精湛,或歌声嘹亮,或演技逼真,抑或是讲解通俗生活,这些才能或技艺可以成为星星之火,速成燎原之势。但当疯狂的粉丝们的热情渐渐退去,什么才能保持火苗的旺盛?是绯闻?是“雷”语?是“囧”事?不,这些只是娱乐的兴奋剂,或许一时能提高关注度,但也会瞬时消逝,只有美好的品德才是永远的保鲜剂, 不少人崇尚“越骂越红”的炒作传说,但他们不曾想过,即使火了,他们也是背负骂名;即使全国乃至全世界都知道了,他们恶劣的品行也只是遭到更多人唾弃,只不过是丢人丢得更远一些罢了。为何不用美好的品德来为自己争得荣誉呢?提高自己的素质,锤炼自己的修养,这样才能让人们从内心接受你,喜欢你。名人,请名德双馨。 回想刘德华从艺的艰辛历程,是什么让他三十年长盛不衰?是他勤奋的态度和真诚的笑容深深打动观众的心。即使是迫于无奈隐瞒婚姻被曝光后,他也是立即真诚地向粉丝们道歉,换回粉丝们的原谅。名德双馨,让刘德华成为演艺圈中“不老的神话”。“功夫之王”成龙和“功夫皇帝”李连杰在创造了事业上一个又一个的高峰之后,不约而同地开创了自己的慈善事业。他们的技艺为他们赢得了名望,他们的慈善之心又为早已高不可攀的名望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比之下,如今在网络上“爆粗口”的那位清口艺人和“不讲理讲暴力”的个别相声名家,只能算是“小人”,庸俗、低俗、媚俗的言行折射出他们的灵魂。名望不大,便靠哗众取宠争夺人气;德行不高,便靠惊人之语吸引眼球。这样的人,是不可能长久活跃下去的。如果这些人不赶快提高自己的修养,早晚会被众人踢下所谓的“圣坛”,打入不可复出的冷宫。 名人,应用美德提高名望。把美德留给公众,有如阳光斜洒大地的灿烂,有如微风抚摸树林的清爽,有如夕阳燃烧天空的炽热,有如浪花冲刷礁石的激情……把美德留给公众,公众也将回报给名人声望。名人,请名德双馨!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审题时,可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构思立意。一些公众人物“语不惊人死不休”, 公众人物、网络媒体、语出惊人为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由此可感悟出名人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名声对于公众人物来说,是一种权力同时也理应是一种责任。由此可得出文明、正确的价值观、责任意识、道德约束力、网络语言的绿色文明等角度立意。由题干要求可知,本次写作要求写议论文,要注意中心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注意引用名人名言、名人事迹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完成后面题。(19分)

宝玉看着晴雯、麝月二人打点妥当,送去之后,晴雯、麝月皆卸罢残妆,脱换过裙袄。晴雯只在熏笼上围坐。麝月笑道:你今儿别装小姐了,我劝你也动一动儿。晴雯道:等你们都去尽了,我再动不迟。有你们一日,我且受用一日。麝月笑道:好姐姐,我铺床,你把那穿衣镜的套子放下来,上头的划子划上,你的身量比我高些。说着,便去与宝玉铺床。晴雯了一声,笑道:人家才坐暖和了,你就来闹。此时宝玉正坐着纳闷,想袭人之母不知是死是活,忽听见晴雯如此说,便自己起身出去,放下镜套,划上消息,进来笑道:你们暖和罢,都完了。晴雯笑道:终久暖和不成的,我又想起来,汤婆子还没拿来呢。麝月道:这难为你想着!他素日又不要汤婆子,咱们那熏笼上暖和,比不得那屋里炕冷,今儿可以不用。宝玉笑道:这个话,你们两个都在那上头睡了,我这外边没个人,我怪怕的,一夜也睡不着。晴雯道:我是在这里睡的,麝月,你往他外边睡去。说话之间,天已二更,麝月早已放下帘幔,移灯炷香,伏侍宝玉卧下,二人方睡。

晴雯自在熏笼上,麝月便在暖阁外边。至三更以后,宝玉睡梦之中便叫袭人。叫了两声,无人答应,自己醒了,方想起袭人不在家,自己也好笑起来。晴雯已醒,因笑唤麝月道:连我都醒了,他守在旁边还不知道,真是个挺死尸的!麝月翻身打个哈气,笑道:他叫袭人,与我什么相干!因问:作什么?宝玉说:要吃茶。麝月忙起来,单穿红绸小棉袄儿。宝玉道:披上我的袄儿再去,仔细冷着。麝月听说,回手便把宝玉披着起夜的一件貂颏满襟暖袄披上,下去向盆内洗洗手,先倒了一钟温水,拿了大漱盂,宝玉漱了一口,然后才向茶槅上取了茶碗,先用温水涮了一涮,向暖壶中倒了半碗茶,递与宝玉吃了;自己也漱了一漱,吃了半碗。晴雯笑道:好妹妹,也赏我一口儿。麝月笑道:越发上脸儿了!晴雯道:好妹妹,明儿晚上你别动,我服侍你一夜,如何?麝月听说,只得也服侍他漱了口,倒了半碗茶与她吃过。麝月笑道:你们两个别睡,说着话儿,我出去走走回来。晴雯笑道:外头有个鬼等着你呢。宝玉道:外头自然有大月亮的,我们说话,你只管去。一面说,一面便嗽了两声。

麝月便开了后房门,揭起毡帘一看,果然好月色。晴雯等他出去,便欲唬他玩耍。仗着素日比别人气壮,不畏寒冷,也不披衣,只穿着小袄,便蹑手蹑脚的下了熏笼,随后出来。宝玉笑劝道:看冻着,不是顽的。晴雯只摆手,随后出了房门。只见月光如水,忽然一阵微风,只觉侵肌透骨,不禁毛骨森然。心下自思道:怪道人说热身子不可被风吹,这一冷果然利害。一面正要唬麝月,只听宝玉高声在内说道:晴雯出去了!晴雯忙回身进来,笑道:哪里就唬死了他?偏你惯会这蝎蝎螫螫老婆汉像的!宝玉笑道:倒不为唬坏了他,头一件你冻着也不好;二则他不防,不免一喊,倘或惊醒了别人,不说咱们是玩意儿,倒反说袭人才去了一夜,你们就见神见鬼的。你来把我的这边被掖一掖。晴雯听说,便上来掖了掖,伸手进去,渥一渥时,宝玉笑道:好冷手!我说看冻着。一面又见晴雯两腮如胭脂一般,用手摸了一摸,也觉冰冷。宝玉道:快进被来渥渥罢。

一语未了,只听咯噔的一声门响,麝月慌慌张张的笑了进来,说道:吓了我一跳好的,黑影子里,山子石后头,只见一个人蹲着。我才要叫喊,原来是个大锦鸡,见了人,一飞飞到亮处来,我才看真了。若冒冒失失一嚷,倒闹起人来。一面说,一面洗手。又笑道:晴雯出去,我怎么不见?一定是要唬我去了。宝玉笑道:这不是他?在这里渥呢!我若不叫的快,可是倒唬一跳。晴雯笑道:也不用我唬去,这小蹄子已经自惊自怪的了。一面说,一面仍回自己被中去。麝月道:你就这么跑解马似的,打扮得伶伶俐俐的出去了不成?宝玉笑道:可不就这么出去了。麝月道:你死不拣好日子!你出去站一站,把皮不冻破了你的。说着,又将火盆上的铜罩揭起,拿灰锹重将熟炭埋了一埋,拈了两块素香放上,仍旧罩了,至屏后重剔了灯,方才睡下。

晴雯因方才一冷,如今又一暖,不觉打了两个喷嚏。宝玉叹道:如何?到底伤了风了。麝月笑道:他早起就嚷不受用,一日也没吃碗正经饭。他这会子不说保养些,还要捉弄人。明儿病了,叫他自作自受。宝玉问:头上可热?晴雯嗽了两声,说道:不相干,哪里这么娇嫩起来了。说着,只听外间房中十锦格上的自鸣钟当当的两声,外间值宿的老嬷嬷嗽了两声,因说道:姑娘们睡罢,明儿再说笑罢。宝玉方悄悄的笑道:咱们别说话了,又惹他们说话。说着,方大家睡了。

(节选自《红楼梦》第五十一回)
1.请给以上节选的这部分文字拟个简短的标题,要最能揭示这部分内容的神采。不超过10个字。(4分)
2.从节选这部分内容看,宝玉、晴雯和麝月待人处事的各自特点是怎样的?请结合文中具体描写作简要分析。(9分)
3.节选这部分写到晴雯伤风,这和后文写到的涉及晴雯的什么情节有关?属于什么写法请简要作答。(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13分)

著名的黑猩猩研究者珍妮·古多尔发现,幼小的黑猩猩常常玩这样的游戏:用手掌舀一点儿水,用牙齿嚼烂树叶,来汲取手掌中的水。而成年黑猩猩在干旱的季节,就是用嚼烂的树叶汲取树洞中的水解渴的。根据这样的发现,一些科学家认为,游戏行为是未来生活的排演或演习,游戏行为使得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例如追逐、躲藏、搏斗等等,熟悉未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这对于动物将来的生存适应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假说可以称为演习说,基本观点是游戏是生活的演习

有一些科学家不同意演习说。他们指出,游戏行为并不限于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同样需要。他们举出不少成年动物游戏的例子。对于成年动物来说,不存在用游戏来演习生活的需要。他们还指出,有些动物的游戏与生存适应毫无关系,例如河马喜欢玩从水下吹起浮在水面上的树叶的游戏,渡鸦喜欢玩从雪坡上滑下的游戏等。这些科学家认为,动物游戏是为了自我娱乐,而自我娱乐是动物天性的表现,正像捕食、逃避敌害、繁殖行为等是动物的天性一样。越是进化程度高、智力发达的动物,这种自我娱乐的天性越强。游戏正是这种自我娱乐的集中表现。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因而,不仅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需要游戏。以上假说可以称为自娱说                   
1.“这对于动物将来的生存适应是非常重要的”一句中的代词“这”指代什么?(3分)
2.根据第段文字,请给“演习说”下个定义。(4分)
3.请结合这两文字简要谈谈本文是如何体现科普文的文艺性的。(6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6分)

(1)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吾尝终日而思矣,             吾尝跂而望矣,             (荀子《劝学》)

(3)斩木为兵          ,天下云集响应,            。(贾谊《过秦论》)

(4)               ,白帝城高急暮砧。(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5)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李白《蜀道难》)

(6)嘈嘈切切错杂弹,                      ,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

(7)                       ,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8)           ,谁怕?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9)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                  !(李清照《声声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行香子

七夕

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注】蛩:这里指蟋蟀。  槎: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木筏。

(1)该词上片抒发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简要分析。(4分)

(2)下片连用三个霎儿,请结合全词加以赏析。(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18分)

宋玉对楚王问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之甚也!

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其罪,使得毕其辞。

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故鸟有凤而鱼有鲲。凤皇上击九千里,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翱翔杳冥之上;夫藩篱之鷃,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鲲鱼朝发昆仑之墟,暴鬐于碣石,暮宿于孟诸。夫尺泽之鲵,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

故非独鸟有凤而鱼有鲲,士亦有之。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知臣之所为哉?

(选自《古文观止·楚辞》)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5分)

(1)何士民众庶不之甚       (2)愿大王其罪

(3)国中而和者数千人         (4)云霓,负苍天

(5)知臣之所为哉
2.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先生有遗行与   

流徵    

翱翔杳冥之上

A.其、以、乎    B.岂、之、以   C.岂、以、乎     D.其、之、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楚襄王责问宋玉是否有不检点的行为,宋玉承认有这种情况,且并没为自己作辩解。

B.宋玉所拟设的歌于郢中之客的故事意在得出曲高和寡的结论

C.宋玉以凤与鷃、鲲与鲵作比照,又以圣人与世俗之民对比,是为了说明自己的绝凡超俗,卓尔不群,其所作所为不为芸芸众生所理解,不足为怪。

D.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这句话既是对诽谤者的有力回击,也表现了自己孤傲清高的情怀。
4.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1)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3分)

(2)夫篱之鷃 ,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