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崔涣博综经术,长论议。十岁居父丧,毁辟加人,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崔涣博综经术,长论议。十岁居父丧,毁辟加人,陆元方异之。起家亳州司功参军,累迁司门员外郎。杨国忠恶不附己,出为巴西太守。玄宗西狩,迎谒于道。帝见占奏,以为明治体,恨得之晚,房琯亦荐之,即日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元载辅政,与中官董秀槃结固宠,涣疾之,因进见,慨然论载奸。代宗曰:“载虽朴重慎,然协和中外无间然,能臣也。”对曰:“和之为贵者,由礼节也,不节之以礼,焉得和?今干戈甫定,品物思乂。载为宰相,宜明制度,易海内耳目。而怙权树党,毁法为通,鬻恩为恕,附下苟容,乃幽国卑主术,臣所未喻。”帝默然,会涣兼税地青苗钱物使,以钱给百官,而吏用下直为使料,上直为百司料。载讽皇城副留守张清擿其非,诏尚书左丞蒋涣按实,且载所恶,由是贬道州刺史。卒,赠太子太傅。

涣子纵。纵由协律郎三迁监察御史。会招择令长,授蓝田令,德化大行,县人立碑碌德。涣之贬,纵弃金部员外郎就养。后为汴西水陆运等使。王师围田悦,乏食,诏纵饷四节度粮,军无乏。德宗出奉天方镇兵未至纵劝李怀光奔命悉军财称所须怀光兵疲久战次河中迁延不进。纵以金帛先度,曰:“济者即赐。”众趋利争西,遂及奉天。迁京兆尹。上言:“怀光反覆不情,宜备之。”及帝徙梁州,追扈不及,左右短纵素善怀光,殆不来。帝曰:“知纵者,肤也,非尔辈所及.”后数日至,授御史大夫。处大体,不急细事。卒年六十二,谧曰忠。

初,涣为元载所抑,纵讫载世,不求闻达。涣有嬖妾,纵以母事之。妾刚酷,虽纵显官而数笞诟,然率妻子候颜色,承养不懈,时以为难。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二十·列传第四十五》,有删节)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崔涣博综经术   经术:指经学。经学研究儒家经典,解释其字面意义、阐明其蕴含义理,是古代学问的主体。

B. 玄宗西狩,迎竭于道   西狩:是避难的隐讳说法,用于帝王。这里指安史之乱玄宗由长安逃往蜀地。

C. 即日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中书:指中书省。在唐代,中书省是负责执行政令的中央机构。

D. 诏纵饷四节度粮     节度:指节度使。唐代节度使本是军事统帅,后来总揽一区的军、民、财、政等。

2.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德宗出奉天方镇/兵未至/纵劝李怀光/奔命悉军/财称所须/怀光兵疲/久战次河中/迁延不进

B. 德宗出奉天方镇/兵未至/纵劝李怀光奔命/悉财称所须/怀光兵疲/久战次河中/迁延不进

C. 德宗出奉天/方镇兵未至/纵劝李怀光/奔命悉军/财称所须/怀光兵疲久战/次河中/迁延不进

D. 德宗出奉天/方镇兵未至/纵劝李怀光奔命/悉军财称所须/怀光兵疲久战/次河中/迁延不进

3.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崔涣不阿权贵。先因得罪杨国忠被贬出京任职,后因为痛恨勾结宦官的元载,被元载伺机报复,被贬道州。

B. 崔涣明于治乱。安史之乱刚结束时,崔涣认为当务之急应严明制度,改变人们对朝廷的印象。

C. 崔涣父子皆有孝行。崔涣小时候为父守丧悲痛超过一般人,崔纵曾为服侍父亲而辞掉金部员外郎。

D. 崔涣父子皆受天子器重。崔涣初见玄宗,即得要职;崔纵追随梁怀光不及,德宗左右认为他不会来,德宗仍信任他。

4.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和之为贵者,由礼节也,不节之以礼,焉得和?

(2) 虽纵显官而数笞诟,然率妻子候颜色,承养不懈。

 

1.C 2.D 3.D 4.(1)“和”之所以被人们看重,那是因为有“礼”的节制(约束),不用“礼”去节制(约束),怎么能得到真正的“和”呢? (2)虽然崔纵是朝廷高官,她仍然多次打骂崔纵,但是崔纵带领妻子儿女看她脸色行事,奉养从不懈怠。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中书省是决策机构,门下省负责审核,交皇帝定夺后,交尚书省,尚书省是执行机构。 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断句。注意人物“李怀光”,动词“次”“迁”,结合句意断句。句意:德宗避乱到奉天,各方镇的勤王之师还没到达,崔纵力劝李怀光不顾一切去保护德宗,表示将所有为军队准备的财物拿出来满足李怀光的需求,李怀光的军队久战之后疲劳不堪,渡黄河时滞留河中,徘徊不进。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D项,应是追随德宗没有赶上。 4.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1)“贵”译为看重,“节”译为节制,“焉”译为怎么。(2)“虽”译为虽然,“笞诟”译为打骂崔纵,“颜色”译为脸色。 点睛: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 参考译文: 崔涣通晓经学,擅长论议。崔涣十岁时,他的父亲去世,在守丧期间,崔涣的悲痛超过了一般人,陆元方因此认为崔涣不同寻常。崔涣进入仕途的第一个职务是亳州司功参军,之后不断升迁直至担任司门员外郎。杨国忠厌恶崔涣不依附自己,就将他调出京去担任巴西太守。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逃往四川,崔涣去迎接并谒见玄宗。玄宗接见了崔涣,并当场跟他讨论问题,(玄宗听了崔涣的回答)认为崔涣精通治国的道理,为现在才得到崔涣这样的人而感到遗憾,房琯也大力推荐崔涣,就在当天,玄宗任命崔涣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元载执政期间,与宦官董秀槃勾结,想要长期得到皇帝信任。(崔涣)很痛恨元载这种做法,于是去求见皇帝,义正词严地揭发元载的奸心。代宗皇帝说:“元载虽然算不上持重谨慎的人,但能够让朝廷内外和谐融洽没有隔阂,也算是能臣。”崔涣说:“‘和’之所以被人们看重,那是因为有‘礼’的节制(约束),不用‘礼’去节制(约束),怎么能得到真正的‘和’呢?现在动乱刚刚平息,各个阶层的人都希望能天下太平。元载作为宰相,应该申明国家制度,让天下人改变对朝廷的看法、对朝廷充满信心。可是元载却凭借权势培植私党,把破坏国法当成变通,把乱施恩惠当成宽容,迁就下属,通过屈从附和来获得世人的接纳,这是让国家政治昏暗、让皇上威权不振的做法啊,我不明白为什么皇上还认为他是能臣!”代宗听了崔涣的话没有再说什么。刚好这时候崔涣兼任税地青苗钱物使,按照朝廷当时制度,青苗税被用作百官的料钱,崔涣的手下将不值钱的东西作为使者的食料,值钱的为百官的食料。元载暗示皇城副留守张清揭发崔涣的过错,皇帝下令尚书左丞蒋涣调查清楚是否确有其事。蒋涣调查结果显示,张清揭发的情况属实,加上元载又恨厌恶崔涣,崔涣因此被贬为道州刺史。后来崔涣去世,朝廷赠与了他太子太傅的荣誉职衔。 崔涣的儿子叫崔纵。崔纵从协律郎的职位连续升迁至监察御史,刚好碰上皇帝下诏挑选县级行政长官,崔纵就被朝廷授予蓝田县令的职位,在担任蓝田县令期间,崔纵大力推行德政去教化百姓,蓝田县的人民因此为崔纵立碑以歌颂他的功德。崔涣被贬为道州刺史后,崔纵辞去了金部员外郎的官职去奉养父亲,之后崔纵陆续担任了汴西水陆运使等职务。(田悦造反)朝廷军队围困叛军时粮草短缺,朝廷下诏让崔纵为奉命平叛的四个节度使的军队提供粮草,(崔纵事情办得很漂亮)此后军粮充足。德宗避乱到奉天,各方镇的勤王之师还没到达,崔纵力劝李怀光不顾一切去保护德宗,表示将所有为军队准备的财物拿出来满足李怀光的需求,李怀光的军队久战之后疲劳不堪,渡黄河时滞留河中,徘徊不进。崔纵带着金帛财物率先过河,然后下令说:“渡过河的士兵马上给予赏赐。”士兵们为得到赏赐争先恐后的渡河西进,于是顺利赶到奉天与德宗汇合。崔纵之后升迁为京兆尹,并给皇帝进言说:“李怀光立场不坚定,做事不近人情,应该防备他。”后来皇帝转移到梁州,崔纵没有来得及追随皇帝,皇帝左右的人就说崔纵的坏话,说崔纵向来与李怀光交好,恐怕不会再跟来。皇帝却说:“了解崔纵的人是我啊,我对崔纵的了解不是你们这些人赶得上的。”后来过了几天,崔纵果然赶了过来,皇帝授予他御史大夫的职务。崔纵处理政事从大局出发,不重视细枝末节。崔纵死年六十二。谥号为“忠”。 当初,崔涣被元载排挤(压制),崔纵在元载执政期间,不追求名誉和地位。崔涣在世时有个爱妾,崔纵把她当母亲侍奉。崔涣的这个爱妾个性暴躁乖戾,虽然崔纵是朝廷高官,她仍然多次打骂崔纵,但是崔纵带领妻子儿女看她脸色行事,奉养从不懈怠,当时的 人认为这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如果对苦难冷漠,你就不配当记者”

——王克勤访谈录

南方周末:你可能是中国调查记者中年龄最大、最有激情、干劲最足的一个。我看过你的一些言论,你做新闻不仅仅是为了职责,你是把新闻当做信仰。

王克勤:有人问我,一个人掉进水里,你是先救人还是先拍照?我说我的选择很简单,先救人。他说,你不是记者吗?我说对不起,我娘生我时,首先是人,是这个社会的一名公民,之后才是记者。

南方周末:你不是为了报道而报道。

王克勤:对。说到为了报道而报道,我可以举出很多案例。吉林一家媒体报道农民工从楼上摔下,摔死了,它的标题叫“昨夜上演高空飞人”。江苏一家媒体报道农运车从一个骑自行车的人头部轧过去,轧死了,它的标题叫“骑车人中头彩:惨死”。可见他们对生命的态度何其冷酷。

所以,我经常跟大家讨论这个问题,做新闻到底是为了什么?初级目标是传递信息,中级目标是报道真相。但新闻还有一个终极目标,那是什么?就是守护个人权利。作为一个人,我看到别人痛苦我也会跟着痛苦,想要自己不痛苦就要去行动。而如果别人受难时你反而有快感,说明你的人性已经异化了。

南方周末:这就超出报道的技术范畴了,而属于道的层面。

王克勤:相对于“新闻之术”来说,这可以称为“新闻之道”。技术层面,任何人经过训练都可以做到,并且都可以做得很专业。但是要做到遵循“新闻之道”,不是容易的事。我们在采访的时候,见到老大爷向我们求助。当然出于职业规范你要保持跟他的距离,包括对他陈述的情况要质疑、警惕,但同时要对他保持应有的尊重,这并不矛盾。

南方周末:这既是做人,职业素养也在其中。

王克勤:对。概括起来无非六个字:说人话,做人事。

南方周末:你作揭黑报道差不多20年了,你为什么能坚持下来?

王克勤:我觉得要有基本的判断:只要我们努力了,社会将有所改变。有这样一句话,叫做“努力了不一定会改变,但不努力就永远不会改变”。说实在话,我一直苦苦坚持,主要是因为我的内心太柔软,我看到别人求助的眼神,会很痛苦。要减少自己的痛苦,我就得行动,在职业范围内给他们一些帮助,换得内心的宁静和宽慰。从职业层面讲,作为记者更需要有激情,应该容易被那些事情打动。如果你对苦难冷漠,你就不配当记者。记者应以激情之心关注,用冷静之笔记录。

就拿我这近20年的职业生涯来讲,我当年作了甘肃回收市场黑幕的报道,马上引来甘肃全省范围的回收市场的整治。我后期的很多调查,包括艾滋病调查,山西疫苗黑幕调查,就公共舆论的影响力来讲,重视程度也是前所未有。山西疫苗报道已经对全中国的公共卫生工作者起到了警示作用。我掌握的大量信息显示,他们对疫苗管理的态度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但最重要的还是对全民的启蒙作用,它已经提醒了全中国所有的家长,要冷静地看待现阶段的社会问题,而不是盲从和盲信。南方周末:你认为舆论监督社会到底有多大的作用?

王克勤:十年前,我对舆论监督能起的作用就有一些思考,现在的思考和当时的思考变化不大。我认为舆论监督有以下三个层面的作用:第一,从微观上讲,舆论监督往往都是捍卫具体的公民权利,对特定的受害者直接起到救助作用。第二,从中观上讲,我们的努力可能影响某地乃至中央的公共政策,不仅使报道中的当事人受益,更重要的是对整个国家的制度建构起到点滴的改变作用。第三,从宏观上讲,我们每天的报道大多是真相的呈现,只要不断把真相公之于众,就有累加效应。这个作用是渐进的,常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这个作用往往是最大的。

南方周末:但是记者的能量、媒体的能量不能高估。媒体不是救世主,不可能包打天下。

王克勤:是的。不过只要一直坚持那样去做,那样尽职尽责,就能够有所成就。

(选自《南方周末》,有删改)

1.下列对访谈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A. 王克勤认为新闻工作者不能为了报道而报道,应该尊重生命,应该维护人的权利,这是他的信仰。

B. 王克勤心中的新闻之道超出了职业规范要与采访人保持距离的要求,表明新闻的“术”和“道”本身是矛盾的。

C. 新闻工作者听到社会灾难发生的时候,因为有了报道的素材,自然会产生激动的感觉,王克勤否定了这种职业快感。

D. 王克勤作揭黑报道近二十年,其坚持的原因一者来自于自己的善良,二者相信努力可以改变社会,所以他记录社会的笔端饱含激情。

E. 新闻报道可以引发社会和政府对问题的关注,作为舆论监督的一部分,虽然新闻报道作用不能高估,但是坚持下去,会有成就。

2.下列对本次访谈目的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了解被采访对象的精神世界,发现其精神的价值意义,给人以启发。

B. 呼吁新闻工作者能够从尊重生命、关注人的角度报道新闻,而不能人性异化。

C. 启发新闻工作者发挥新闻报道的舆论监督功能,坚守良知,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D. 表明新闻具有启蒙作用,提醒大家冷静地看待现阶段的社会问题,不要盲从、盲信。

3.这篇访谈涉及的内容比较多,请你就最主要的三个方面加以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渐渐消散的炊烟

晓晓

老了。这是老木最近的发现。

慢慢地,就没了热度,还怕冷,把云彩当衣服裹在身上。还没了力气,直往西山里坠。老木挤巴几下眼睛,定定神,继续往山坳里望。

记得还是放牛娃的时候,也喜欢坐在这块大石头上,往山坳里望。那片竹林里,是二蛋、毛哥和三顺的家。那长有一大团雪白梨花的梨树后面,是瞎眼奶奶家;眼睛虽瞎着,却灵醒得很;还没靠近梨树呢,就戳着棍子叫骂开了,龟孙子,又磨牙了吗。但真到梨子大了熟了,每家每户的娃,人手一个是棍打不动的。那是小琴的家,她的笑声最好听。那是黑妹家的两间茅草屋,她家最穷,她也最不讨人喜欢。

老木闭着眼都能指出各家的位置。①小时候,老木还和伙伴玩过这样的游戏,就是根据各家屋顶上冒出来的炊烟,猜各家在烧什么好吃的东西。老木是赢得最多的,也正是这一点,让伙伴们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老木笑了,露出豁了牙的嘴。其实那算不上什么秘密的。那时候,没有哪家有大鱼大肉吃,除了玉米、南瓜和山芋,就是想吃也吃不上。谁家种了什么东西,什么东西种得多,哪天又收获了什么,在村子里窜上窜下的老木能不知道吗?鼻子长,才是老木的神通。

可如今不行了,那些像树林一样密的炊烟呢?怎么就不见了?二蛋的儿子是包工头,在城里买了房子,把二蛋老两口给接走了;黑妹考上了大学,据说当了官,早就把家给搬到了省城;瞎眼奶奶的儿子媳妇和孙子孙媳妇都在外打工,那一树梨子早就没人管了;三顺家的小子是最迟去打工的,据说也混得不错,一家人都带出去不说,连山场和田地都不要了。

一个个乡里乡亲,都只剩下印象了,而且越来越模糊。每次走过已经不再有人居住的老宅,老木都会站上半天,总感觉门会突然打开,会有人笑嘻嘻地走出来,叫老木进去坐坐,喝口水,唠上一时半会。可除了一刻不离跟随自己的阿黄,什么也没有。总是阿黄的几声叫,把老木给唤醒,滞重的脚步才继续缓慢挪动。

汪,汪,汪。阿黄在叫了,有气无力的,就在身边。以前的阿黄可不是这样。记得儿子媳妇才出门那会,有老伴陪着,倒没感觉什么。地种着,田耕着,孙儿孙女带着,照样其乐融融,只是多受些累,但老木心里踏实。一场病,把老伴给送到了山上,再也不回来了。儿子媳妇要老木一起出门,说一家人在一起放心,可老木不愿意。

老木舍不下那几间土屋,只有在那屋里,身心才舒坦;舍不下田地里用汗水浸泡的庄稼,那也是儿女呀,是自己的根;舍不下屋对面山上孤零零的老伴,谁去给她清除坟头上的杂草。

阿黄是老伴走后的第三天头上出现的。瘦得皮包骨头,一身的瘌子,是老木治好了它的病,然后收养了它,从此形影不离。老木到哪,阿黄一准到哪,听到阿黄的叫声,老木才踏实。可阿黄的皮也塌拉下来了,越发灰暗,声音早没了洪亮,以前一叫就是高亢的连声,现在成了短促沉闷的一下一下了。

②柿子树后面,有炊烟升起来了,若隐若现,淡淡的白。老木来劲了,仔细地瞅。老木站起身来,想看清楚,到底是哪一家。老木成木桩了,好半天才跌坐回冰冷的石头,那是李家的女儿在给她娘做“三七”烧的纸钱,根本就不是什么炊烟。

想到李家嫂子的过世,老木又添了心事。全庄子的人都来了,还站不满一堂屋。最关键的,是没几个能做事的人。一个个佝腰驼背,稍微出点力,就动弹不了了。该走的程序省了大半,将就着才把人送上了山,抬棺的本家老二还闪了腰。

……

③山凹里终于有炊烟袅袅地升起来了,甚至没有老木抽的烟锅里的烟浓厚,就那么稀稀落落着,不用风,转眼即逝。阿黄也沉默了,一双浑浊的老眼默默地望,老木也是,直到暮色像沉重的幕布,缓缓合拢……

(选自《天池小小说》2012年第9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老木执意留在山里,主要是舍不得自己的祖业田产和对乡土的记忆,小说热情歌颂了这种对乡土的执着精神。

B. 小说插叙李嫂子的丧事,在老木眼中连丧葬之类的事都只有老人操持,写这些目的在于表现老木对自己的丧事充满担忧。

C. 小说除塑造老木这一形象外,还描写了跟老木一样老态龙钟、忠诚守候的阿黄形象。一人一狗,相互映衬。

D. 小说主要叙写了老木的所见所忆所感,情节起伏跌宕,结构紧凑有序,语言朴实,主题鲜明,引人深思。

2.小说中划线句三次写到炊烟,作用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3.有人说,城镇化是一种对乡土文化的伤害。也有人说,从历史发展的规律来看,城镇化是一种进步。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搞美术理论的陈传席曾说过中国画若没有古意,格调便不高。

美术的要义是通过画面将“美”传达给欣赏者。而客观美对于中国画来说只是一个方面,它还要求在客观之上有精神的追求。也就是说创作者在创作中不仅要表现客观现实的美,还要讲求中国文化中那种虚灵、澄澈的诗意的审美理想,更高一级的话,还要有哲学的意味,体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一句话,中国画讲究的是气韵、格调,是要创造一种超自然的精神氛围,因而它比单纯的造型艺术多了形而上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内涵。应该说,这是中国式的审美理想,还有宇宙观的延伸。

那么中国画中的“古意”究竟如何表现,该如何理解呢?

举个例说,李璨的词《山花子》开头的两句是“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菡萏”是“荷花”的别称,如果将“菡萏香销翠叶残”改为“荷花凋零荷叶残”,阅读起来没有了障碍,但读词时的感觉随着词句的改变而起了变化。叶嘉莹说,这样一改就会失去原句所包含的那种丰富的“潜能”,也就是艺术品本身所包含的丰富的意象。为什么呢?“菡萏”一词出自《尔雅》。《尔雅》是中国的第一部词典,距今至少2000年了,够古老;而且《尔雅》收集的都是近乎规范的雅言,本身就与现实的日常用语有着一定的美感距离。“因此有了一分古雅,也更加珍贵,格调自然出俗。”“香”是芬芳的香气,“翠”不只是绿的颜色,还能让人联想到美且珍贵的翠玉。这么多珍贵的、美好的意象,“销”了、“残”了,消失了、残破了,使人感受到的是极端的残酷,所以王国维读罢就有了“众芳芜秽,美人迟暮”的感慨,所以,“荷花凋零荷叶残”虽然通俗易懂,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给人这种强烈的感受。

“距离”产生美,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但用于诗词、绘画创作也一样产生意想不到的美感。

中国画中有“古意”,是因为它重“意境”,它所追寻的意象和美感是超现实的,有着一种现实生活的喧嚣躁动、急功近利遥不可及的静寂、旷远与超尘,所以古意盎然,珍贵且格调出俗,也因此有着丰富的意象和再创作的空间,令欣赏者可以尽情地驰骋自己的想象,也能给欣赏者以安宁、超然的感觉,而不只是享受它的客观美所带来的感观享受。

中国画与西洋画最大的区别不仅是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的问题,而更是中国画中有“我”的存在,有精神上的追求和寄托,创作的过程就是作者在与自己对话,如同一次心灵的散步。西洋画强调逼真地描摹出画面的情态,中国画肇始就是在客观之上表现作者自己,特别是自从宋代的文人参与绘画以后,中国画便有了一种特别的追求——文人气。文人们将自己追求的诗意精神需求融入笔墨之中,重意趣自然,追寻高古清幽、离尘绝俗,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天人合一的愿望。所以说,中国画的精神是中国人文精神的延伸,强调文人诗意情怀,强调高古的气韵格调。无论画山水、人物,还是花鸟,画中可以无人影,但“境”中一定有一个人,就像中国人论诗“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选自玟英《中国画为什么要讲究古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美术的任务是把“美”传递给欣赏者,中国画强调在让欣赏者领略其客观形象“美”的同时,更要能体会到气韵、格调的美。

B. “菡萏香消翠叶残”,若改成“荷花凋零荷叶残”,语意明确通俗易懂,但叶嘉莹认为失去了原句所包含的古老、香气和绿色三个要素。

C. 中国画中有“古意”,因为它重意境。这种意境和美感是超现实的,远离现实中的喧嚣躁动和急功近利,让人宁静超然。

D. 中国画中有创作者的“我”存在,创作的过程就是作者与自己的对话,画中可以无人,但画境中一定有一个人。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本文所说的“古意”是指中国画艺术追求的一种境界,它强调意趣自然,离尘绝世,文人画中的这种境界能让人驰骋想象。

B. “距离”产生美,这一审美规律表明越大的审美距离越会激发人联想,从而丰富意象的蕴涵。例如,比“菡萏”更 “古雅”的词,更能产生格调。

C. 西洋画的特点是强调外形的逼真,中国画更强调意蕴,重视精神上的追求和寄托。前者更重其形,后者更重其神。

D. 中国画表现了中国式的审美理想和宇宙观,它蕴含的精神是中国文人精神的延伸,欣赏时要把握这种笔墨之外的旨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国维说,读罢“菡萏香消翠叶残”就有了“众芳芜秽,美人迟暮”的感慨,这是因为王国维自己情绪低沉才会引起的共鸣。

B. 苏轼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是因为他的诗有鲜明的画面感,也因为他的诗能够营造出意境,表现出气韵和格调。

C. 中国画中的“我”既指绘画的作者,也指中国的文人精神,画面呈现的是绘画者个人的和中国文人普遍的审美趣味两者的融合。

D.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强调作诗要含蓄。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全是写景,没有写人,但离情沁润在景语中,景中含人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7年3月17日下午2点,一名女中学生骑单车在深圳福田区一街道违规逆行,撞上一辆白色奔驰,奔驰前保险杠附近油漆被剐蹭,女司机提出要赔偿,女孩顿时吓得哇哇大哭,路人纷纷过来围观。“小女孩的确是逆行的,奔驰是正常行驶。”目击者金先生说,“女司机下车看到爱车被剐蹭,拦住小女孩,让她把家长叫来,女孩一听吓坏了,立马大哭起来。”这时围观者劝奔驰司机,“算了,小事,快让她去上学吧……”但女司机不同意,“她说,事情虽小,但如果就这样让女孩离开了,对她以后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好,她会觉得犯了错也没有关系,没有承担错误的责任和勇气。”大哭的女孩拿起女司机的手机,给她妈妈打了电话,电话里女孩妈妈听说女儿剐蹭的是奔驰车后,一直不愿露面,直到交警过来与她通话,她才同意赶来处理。最终女孩家长赔偿奔驰车主维修费3000元。

对于上述事件,你怎么看?请你就其中某一个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下面是国家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请写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