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壶容天下茶 夏正平 ①夜的大门是被谁推开的?问问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

壶容天下茶

夏正平

①夜的大门是被谁推开的?问问镇上的人吧,大家一定会说,那肯定是到老顺兴茶馆喝早茶的老秀才魏老二了。

②老秀才不仅酷爱喝茶,还珍藏一把茶壶,这把茶壶是他祖宗传下来的,也不知多少代了,老秀才私底下跟茶馆里的老友说过,他对这把茶壶的感情比对老伴的感情都要深。茶壶就是他的命,茶壶要是被砸了,他也就活不下去了。其实江南的男人哪个不爱茶,哪个不爱壶啊。茶是乡里产的阳羡茶,壶也是乡里人做的紫砂壶,抓一把碧绿绿的茶芽,放在紫玉砂壶里,泡上烧得沸滚的铜官山的清泉,闭上眼,呼噜噜滋上一口,不醉也得醉了。

柴扉吱扭一响,夜的大门就被推开了。东边的地平线已撕开了一道罅隙,一抹亮丽的朝霞迫不及待地从这罅隙里跑出来,飘飘逸逸的像女孩子扎在颈上的纱巾;淡淡的薄雾轻笼在寂静的河面上,虚虚渺渺地使架在河上的石拱小桥看起来似琼宇里的玉带金桥。其实这桥就叫玉带桥,有年头了,据说这桥是佛祖用身上的玉片砌的。桥下有三两棵垂柳,传说是苏东坡栽的。苏东坡来阳羡访友,看上了桥下人家的一个女孩,可女孩早已有了人家。苏文人就在这桥下栽了几棵垂柳,向女孩倾诉他缠缠绵绵的情怀。因而这树就叫相思柳。老顺兴茶馆里一代代的老茶客都这样说。老顺兴茶馆就落在这相思柳后面的相思巷口。

④房还是青砖青瓦的老屋,地仍是青砖铺的地,桐油漆过的木排门,岁月早已把它涂抹得灰暗斑驳。坐在茶馆里,便会使人油生一种不知今宵是何夕的感慨。肩头搭着只竹篮的老秀才赶到这茶馆时,茶馆的木排门已卸了,门后烧茶水的老虎灶上也已热气氤氲了,这时镇上的老茶客也陆陆续续地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大家和抹桌烧灶的老板娘打了个招呼,便端坐在八仙桌边,各自从竹篮里捧出自己的紫砂壶,抓上一把茶叶,让“阿庆嫂”泡上烧沸的山泉水,雾气氤氲的茶馆里,便听得一片“咕噜噜”的喝茶声,飘散的茶香把江南清晨的空气也熏染得清朗祥和。

⑤茶客们的喉咙让茶水润过了,便打开话匣子,播报起各自的新闻旧闻来:前贤村的王折脚在西施荡里捉到一只大甲鱼,这甲鱼有笠帽大,冯洪才把这事写成了新闻登在县报上,稿费够他喝半个月茶;中巷桥边的工业园新开了一爿环保设备厂,名字叫得吓煞人,叫什么骏马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可连清洁工算在里面,也只有三五个人……外面的世界风云激荡,江南小镇的老茶馆里却永远是这样和风煦阳,小小的紫砂茶壶里有倒不尽的逸事趣闻,人间情怀。

⑥在旧时,镇上有人家起了纠纷,也都是到茶馆里来解决。冤家对头面对面地坐在这茶馆里吃“讲茶”。茶客们三言两语,就能理清冤家之间的是非曲折;一壶清茶,就洗濯掉了仇人眼中的阴翳,泡软他们心头久结的怨恨。当他们走出茶馆时,阴云密布的心境已变得清朗明净。

⑦茶是江南人的命,壶是江南人心头的宝,这命宝一样的东西并不见得多金贵,就像老秀才手里的那把平平常常的紫砂壶,只因倾注了他太多的情感,就显得比金子都金贵了。老秀才喝一口茶摩挲一下他的紫砂壶,再喝口茶再摩挲一下他的紫砂壶,在镇上开澡堂的吴秃子见了,笑话他:“老二,你的壶是苏东坡做的,还是陈曼生做的,要这样地宝贝?”老秀才嗬嗬地笑道:“壶容天下茶,缘逢知心友。我的魂、我的魄都和这把壶融合在一起了,你说宝贝不宝贝?”

⑧老秀才深情地捧起他的茶壶,那壶里装的不仅是润心润肺的茶水,还有悠悠的人生滋味。(选自《中华合作时报》,2011年7月3日)

1.请简要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2.请赏析第③段画线语句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

3.文章第③段插叙玉带桥、相思柳的传说,有何用意?

4.文章题目是“壶容天下茶”,请探究“天下茶”在文章中有哪几层深意?

 

1.以设问开篇,强调魏老二早起喝早茶,凸显其在镇子上的知名度;为下文魏老二喝茶、议茶作铺垫。 2.运用比喻、拟人和叠词,生动地写出茶馆附近的美丽景象,渲染宁静祥和、美丽怡人的氛围。 3.①丰富文章内容;②行文富于变化;③显示小镇历史悠久;④增添小镇的传奇色彩,增强读者的阅读情趣。 4.①茶是人们生命的一部分,寄托着人们的情感。②茶是人们沟通交流的纽带。③茶是化解生活纠纷、和谐气氛的媒介。④茶是一种宁静、安详的生活状态。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本题,应从结合着具体语句,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第一段以设问开篇,显然能起到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同时为下文起到铺垫作用。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答句子作用分析题一般从以下三个角度切入:(1)内容角度。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奠定感情基调),与全文主旨有怎样的联系。(2)结构角度。这是重点。既要考虑句子在段落中的位置,更要考虑句子所在段落在全文中的位置。如果句子所在的段是开头段,则要考虑:①点明题目;②开门见山;③总领全文;④为下文作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反衬,使文章有波澜;⑤交代思路等作用。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常见的表现手法类型及作用,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作答。第三段画线语句“东边的地平线已撕开了一道罅隙,一抹亮丽的朝霞迫不及待地从这罅隙里跑出来,飘飘逸逸的像女孩子扎在颈上的纱巾”显然运用了比喻、拟人和叠句的手法,然后再结合着上下文具体语境,从其描写的景物特点及渲染的氛围角度组织答案即可。 【考点定位】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解答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的题目,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作答:(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插叙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本题,应结合着第三段插叙玉带桥、相思柳的传说的具体语境,联系插叙的常见作用,从丰富文章内容、使文章结构更紧凑等角度分析作答。 【考点定位】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插叙的作用有三:一是,在叙事时运用插叙,可使所写的内容更加充实,情节更加充分,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使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更鲜明、更深刻。二是,运用插叙,可以起到补充主要事件或衬托主要人物的作用。三是,加上插叙,可使文章的结构,避免呆板、拘谨,使行文起伏多变。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探究文章标题含义的探究能力。探究时,要注意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及主旨的基础上,从文章标题是否运用了比喻义、象征义、深层义、一语双关等方面分析作答。标题“壶容天下茶”,由“壶”“容”“茶”可体会出宽容、和谐的含义。茶是人们生命的一部分,寄托着人们的情感。因此茶起着沟通交流的纽带作用。茶还起着化解生活纠纷、和谐气氛的媒介作用。也能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解题思路:1.在理解题目本意的基础上,首先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有比喻象征意义。2.其次要注意它在表面含义之外是否有语意双关或文章主旨意义。组织答案时,还要结合着文章的主旨、人物精神、作者的写作意图等分析概括。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不见复关,                  。(《诗经·卫风·氓》)

(2)是鸟也,                。(庄子《逍遥游》)

(3)                ,肇锡余以嘉名。(屈原《离骚》)

(4)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5)惑而不从师,                。(韩愈《师说》)

(6)                ,琵琶声停欲语迟。(白居易《琵琶行》)

(7)钉头磷磷,                 。(杜牧《阿房宫赋》)

(8)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寒食舟中作

杜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注】①鹖(hé)冠:传为楚隐者鹖冠子所戴的鹖羽所制之冠。

(1)试分析本诗首联有何作用?

(2)颈联写舟中江上的景物。请简要赏析它的表达特色。

(3)联系全诗,简要概括诗人“愁”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中和胜相院记

苏轼

佛之道难成,言使人悲酸愁苦。其始学之,皆入山林,践荆棘蛇虺,袒裸雪霜。或刲割屠脍,燔烧烹煮,以肉饲虎豹鸟乌蚊蚋,无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年而后成。其不能此者,犹弃绝骨肉,衣麻布,食草木之实,昼日力作,以给薪水粪除,暮夜持膏火薰香,事其师如生。务苦瘠其身,自身口意莫不有禁,其略十,其详无数。终身念之,寝食见之,如是,仅可以称沙门比丘。虽名为不耕而食,然其劳苦卑辱,过于农工远矣。计其利害,非侥幸小民之所乐,今何其弃家毁服坏毛发者之多也!意亦有所便欤?

寒耕暑耘,官又召而役作之,凡民所患苦者,我皆焉。吾师之所谓戒者,为愚夫未达者设也,若我何用是为。剟其患,专取其利,不如是而已,又爱其名。治其荒唐之说,摄衣升坐,问答自若,谓之长老。吾尝究其语矣,大抵务为不可知,设械应敌,匿形以备败,窘则推堕滉漾中,不可捕捉,如是而已矣。吾游四方,见辄反复折困之,其所从遁,而逆闭涂。往往面颈发赤,然业已为是道,势不得恶声相反,则笑曰:“是外道魔人也。”吾之于僧,慢侮不信如此。今宝月大师惟简,乃以所居院之本末,求吾文为记,岂不谬哉!

然吾昔者始游成都,见文雅大师惟度,器宇落落可爱,浑厚人也。能言唐末、五代事传记所不载者,因是与之游,甚熟。惟简其同门友也。其为人,精敏过人,事佛齐众,谨严如官府。二僧皆吾之所爱,而此院又有唐僖宗皇帝像,及其从官文武七十五人。其奔走失国与其所以将亡而不遂灭者,既足以感慨太息,而画又皆精妙世,有足称者,故强为记之。

始居此者,京兆人广寂大师希让,传六世至度与简。简姓苏氏,眉山人,吾远宗子也,今主是院,而度亡矣。

(选自《唐宋八大家文集》)

1.对下列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意亦有所便          便,适宜

B.我皆              免,同“勉”,勉励

C.其所从遁            度,揣测

D.而画又皆精妙世      冠,位居第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言使人悲酸愁苦      凡民所患苦者

B.设械应敌            势不得恶声相反

C.过于农工远矣        惟简其同门友也

D.而逆闭涂            乃以所居院之本末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治其荒唐之说,摄衣升坐,问答自若,谓之长老。

(2)能言唐末、五代事传记所不载者,因是与之游,甚熟。

4.请简要概括作者在文中对一些僧人“反复折困”“慢侮不信”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改造珠山宕口公园的过程中,建设方适当地引入了一些自然要素,有效地改善了宕口的整体生态环境。

B.“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这两日港城的最低气温都在-6℃左右,雪花飞舞,银装素裹,人们纷纷冒着严寒走出家门玩雪、赏雪。

C.“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6月20日晚,铜梁“荷你一起  醉美土桥”露天啤酒音乐狂欢节激情上演!爱莲湖上,鼓乐齐鸣,热闹非凡。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首艘安装智能船载终端设备的货船顺利驶过杨庄船闸,标志着淮安航道正式开启智能过闸时代。

 

查看答案

排列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们的生命是短暂的,但这短暂的生命也是过于拥挤了。            那么,这岂不证明,当我们怅然徘徊的时候,我们是领受了更为充足的阳光和空气?

①突然,这里有了一块空地。

②我们的日程表排得满满的。

③我们无事可做,无人作伴,只好在这空地上徘徊。

④在屋顶覆盖和行人密集的地方,是不会有青草生长的。

⑤我们看见脚下有青草破土而出,感觉到心中有一种情绪也像青草一样滋生。

⑥我们把太多的光阴抛洒在繁忙的工场里和喧闹的市场上,太热心于做事和交际。

A②⑥①③⑤④    B.②①⑥④③⑤    C.⑥②①③⑤④    D⑥①②⑤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