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在我们的记忆长河里,总是绵延着许多美好的片段,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可爱的笑脸,温...

在我们的记忆长河里,总是绵延着许多美好的片段,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可爱的笑脸,温暖的拥抱,犹如澄澈夜空中静默的星辰,在每个回首的眼眸里,熠熠闪光。

请以“记忆里,那片星光”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叙事文章。

 

记忆里,那片星光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同君生,日日伴君老。 那段日子里,我总是喜欢听外婆给我讲牛郎织女的故事。依偎在外婆的怀中,咬着手指,瞪大了眼望着天空。试想找到牛郎织女化身成的那两颗星星。眼睛随着闪烁的星一起眨动。渐渐地,外婆柔和的声线在耳边开始模糊,点点的星空也被泼上了厚厚的墨水。 梦里梦外,好像总有那么个身影在黄晕的摇摆着的灯光下忙碌。小心地发出点碗筷敲击声。不知不觉,天边也开始泛光了。顶着蓬松的头发,反穿着拖鞋向厨房走去。大铁锅上早已冒着白烟,旺盛的柴火堆里发出噼噼声。 外婆温柔地给我梳理辫子,将准备好的早餐,午餐装进我的书包。给我系上红领巾,走上小路带我去上学。虽然这条路走了不下千百遍,但我仍旧要牵着外婆的手,她给了我整个世界的温暖。遇上小水沟,外婆总是俯身抱着我跨过,虽然看得出她已经做的越来越吃力。可我怎会忍心拒绝,我爱这怀抱爱得如此深沉。 抬头望向天空,令我疑惑的,月亮还不舍离去,依旧挂在天的一边。她是跟着外婆走的吗? 如今,那段日子过去有些年头了。或许我可以确切地找到牛郎织女星,可我仍是要每天望望星空找找儿时无知的自己。还有我心里永远发着星光的外婆。 多少个落霜的早晨,多少个阴雨的傍晚,外婆冒着风湿的苦痛带我上下学。在微凉的灯光下缩着身子为我打毛衣,不时用嘴里的热气暖暖僵硬的双手还有冰冷的织衣针。我多想用双手捧住她柔软的脸颊,带给她我所有的温暖。 现在的我即将成人,就好似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什么也不怕。无论世界多么黑暗,黑暗得让我看不清人的脸庞,我也绝不会停下前行的脚步。 因为我的心是亮的,记忆里那片星光给了我一生的光亮。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只给出材料,不给话题,让学生从中找出立意。对于这类作文,学生首先要学会怎么确定文章的立意。立意解读:这是材料作文,格式是材料+要求。“记忆里,那片星光”,抓住“记忆里”,应该是发生在过去的某一个时间段,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是某一件事,也可以是一段经历。结合“星光”的理解,应该是一种指引,引领作用,在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影响以后的生活。而且是留下正能量的事件。考生需要持正确的观点,如引申到逆境中的坚持、弱德之美、持之以恒、乐观心态面对人生、合理认识自己。上述立意角度都是跳出材料的,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在行文中注意结构的清晰,观点的明确,论据的选取和观点真正的吻合,能够真正的说明观点。没有牵强的痕迹。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枣香醉人

洪丽丽

上午接到爷爷的电话,说给我酿了一罐醉枣,让我抽空回老家一趟。

爷爷每年都会在枣子成熟的季节,亲手挑选出一颗颗饱满、红润的大枣,蘸上白酒,密封在破璃瓶中。瓶口用稀稀的黄泥土封住。静置两三个月后,待枣香、酒香融为一体,合为一物,才有了今天爷爷酿的醉枣。

八十岁的爷爷和八十二岁的奶奶住在离小城六十公里外的乡下老家,固执而孤独地坚守着三间土坯房和一个种着七棵老枣树的大院子。

奶奶告诉我,枣树是她嫁给爷爷的第三天上亲手种下的,到现在已有六十个年头了。

坐小城的公交车到村口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多了。

雪后的乡村,色彩单调得很,所有矮小的植物都被覆盖在白绒毯似的大雪之下。寂靜的村庄,呈现出一片荒凉的景色。汽车没停稳前,模模糊糊地看到偌大的村口只有枣树下伫立着一个人。下车一瞧,原来是奶奶。她正倚靠着一棵弯弯曲曲、疙疙瘩瘩的老枣树,张望着从远处驶来的汽车。

呼呼的北风,依旧是那样寒冷、剌骨,不时地吹拂起她額前几缕花白的头发,但树下的她却像雕塑般一动不动,只有头上那顶枣红色的绒线帽在瑟瑟地抖着。

奶奶的个子似乎又矮了一些,童年印象中的她是个大高个,干活利落,走路飞快。我总要仰着小脑袋看她,一溜小跑地跟在她的后面。只是恍惚间,奶奶竟变成了眼前的模样:个子矮了,佝偻着身子,走路也有些不稳了。

“不是打电话不叫你来接我吗?”我慌忙上前搀住她的胳膊,把她全身的重量都揽在自己身上。

“爷爷的气管炎又犯了吗?”我问。

“没犯,别担心,我们壮实着呢!”奶奶一向报喜不报忧。

走进院子,七棵老枣树挥舞着光秃秃的树枝,像久违的老朋友般无声地迎接着我。这七棵老枣树收藏着我单纯而快乐的童年时光……

“奶奶,今年的枣结这么多啊!”八岁扎着两根羊角辫的我,蹲在九岁哥哥的后面,一边和奶奶说笑着,一边用两只小手胡乱地划拉着地下被爷爷打落的枣子。

爷爷笑呵呵地站在木梯上,用力地挥动着手中长长的打枣竿。一阵疾风暴雨,红通通、圆滚滚的枣子纷纷落下。我和哥哥大呼小叫着,疯跑着,打赌谁先找到今年最大、最红的枣子。五岁的小妹最为老实了,两只胖嘟嘟的小手不时地捡起两颗小枣,放进奶奶的大枣筐里,乖巧、懂事的模样,引逗得爷爷和奶奶哈哈大笑。

时光如箭,一晃二十几年过去了。

“奶奶,那棵枣树怎么歪成这样了呢?”我问奶奶。

奶奶抚摸着干枯的树干说:“唉,这棵枣树也老了!”记忆中这棵枣树结的枣子,即便是刚刚点红,滋味也是酸甜酸甜的,最为解渴、解馋。

虽说是棵枣树,它的意义于我来说却是朝夕相处、不离不弃的童年玩伴。春天,顽皮地在它疙疙瘩瘩的身上攀来爬去;夏天,撑一个木床,在它绿色庇护伞下纳凉;秋天,肆意摘取它的果实;冬天,又把所有积雪堆在它的脚下。它和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构成了我童年美好图画中最不可或缺的记忆。一年又一年,奶奶和爷爷为这个大家庭日夜操劳着,枣树发芽、开花、结出最大最红的枣子;一年又一年,奶奶粗糙的手上布满了淤黑色的老年斑,枣树的树皮翅起甚至开始一块块地脱落;一年又一年,爷爷健壮的身体日渐衰弱,枣树的果实也越来越少。

时间,飞逝的时间,残酷的时间,把所有一切都改变了。

爷爷、奶奶和枣树,却默默承受住了!

家中,爷爷正在烧火,锅台旁摆着早已包好的两帘饺子。

“怎么又包铰子?不怕累着?”我嗔怪奶奶。

“不累,你不是爱吃菜馅的吗?我和你爷爷常包!”

灶下烧火的依然是爷爷,抢也抢不过他。他总怕我不会烧这种大灶。爷爷呼噜呼噜的气管和吱吱啦啦的风箱一唱一和的,听得我一阵阵的揪心。

“让你们搬到城里就听话吧,你们这么大岁数了,还住在老家土坯房里,会叫人笑话我们不孝顺的!”我又开始劝奶奶。

“这房子咋了?不能住人?你们不都是在这房子中出生的吗?”耳背的爷爷显然是听到了我的话,像吵架似地嚷嚷着,固执的表情完全是一个三岁小孩子的模样,令我好气又好笑。

“不就图你们有个根,有个老家吗?”奶奶边往锅中下饺子边说。

我正用勺子搅着下到锅中的饺子,听到这儿鼻子一酸。

吃饭时,照例,爷爷、奶奶一个劲儿地劝我多吃。

“别夹了,我都吃饱了,现在都流行减肥,哪有像你们孙女这么胖的!”我夸张地比画着。

“咱可不减,把胃都减坏了!”他几乎是对着我吼了。

我要走了,爷爷让我捎上那一罐醉枣。“这七颗枣树真是老了,今年才结了半筐枣子!”我听到了他喉咙里发出两声似有似无的叹息声,很轻很轻,却只好装作没有听见,低头快步地走出家门。

还是奶奶送我到村口公路上等车。患气管炎的爷爷不常出门,无论是谁送回老家,总是奶奶送出屋门、院子,一直送到村口。

一个没有老家的人是没有根的。爷爷和奶奶就像这院中七棵老枣树的根,铁铸石雕的根,屹立不倒的根。他们用生命培育出的儿女像极了一颗颗晶莹透亮的红枣,所以不论我们的外表多鲜亮、滋味多甘甜,依然不能离开这深深扎根地下、已然融入血脉的生命之根——哪怕他们走了一段崎岖难行的人生路,耗尽了全部心血、力气,只剩下了风烛残年的躯壳。

奶奶目送我坐上了公交车。汽车缓缓开动,我慢慢地远离了老家,最后消失在我视线里的是奶奶那顶枣红色的绒线帽。

我紧紧地捧着那罐醉枣,不禁陶醉在了那浓浓的枣香和深深的思念之中。

选文有删改

1.文中插叙“童年打枣”的场景有什么作用?

2.“哎,这棵枣树也老了!”这句话表达了奶奶怎样的情感?

3.请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4.本文标题为“枣香解人”,有人认为也能以“根”为标题,你认可哪一个?请阐明理由。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②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挥斥方遒。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③故不积跬步,                荀子《劝学》

④是故无贵无贱,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⑤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韩愈《师说》

⑥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论语》

⑧天若有情天亦老,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文后各题。

吴松【注】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荀子·修身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谄谀者亲,谏诤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伤良曰谗,害良曰贼。是谓是、非谓非曰直。趣舍无定谓之无常,保利弃义谓之至贼。

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传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事乱君而通,不如事君而顺焉。故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

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丘山崇成;厌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跛鳖之与六骥足哉?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他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

道虽,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出人不远矣。

选自《荀子·修身》,有删改

【注】①菑:通“灾”, 菑然,指灾害在身的样子。②折阅:折本,亏本。③崇:通“终”。④厌:同“压”,堵塞。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君子师而亲友    隆:尊重、尊崇

B不如事君而顺焉    穷:贫穷

C累土而不          辍:停止

D道虽              迩: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欲人之贤己也/人不知不愠

B良贾不折阅不市/不足外人道也

C跛鳖之与六骥足哉?/役,复若赋

D出人不远矣/可怪也欤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君子“修身”表现的一组是

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②谄谀我者,吾贼也

③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

④身劳而心安,为之

⑤良贾不为折阅不市

⑥其为人也多暇日

A①④⑥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人不修身,他们亲近阿谀奉承自己的人,疏远规劝自己改正错误的人,把善良正直的话当作对自己的讥笑,把极端忠诚的行为看成是对自己的戕害。

B在对待是非上,明智的人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愚蠢的人却否定正确的,肯定错误的。正直的人对的就说对、错的就说错。

C修身的人修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就可因内心富贵而骄傲;重视道义轻视王公贵族;内心省却了杂念,就会觉得外物很轻。

D一次只能走半步一步的跛鳖一直走不停,也能到达目的地;一日能行千里的六骥却不能到达,这是“做”和“不做”的不同。修身也应向跛鳖一样,贵在行动。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

2传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倒装句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蚓无爪牙之利

C句读之不知

D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