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称谓语用得准确恰当,不但会影响交际的顺利...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称谓语用得准确恰当,不但会影响交际的顺利与否,也反映一个人的文化修养。

B.大约五成左右的战争剧为抗战题材,某些抗战剧情节荒诞不经,已经引发批评。

C.《论语》是一部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的儒家经典著作,值得当代青年认真阅读。

D.游客在景观上刻字,主要原因是因为游客虚荣心和盲目跟风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C 【解析】 试题分析:A项,二对一,将“准确恰当”改为“准确与否”。B语义重复,去掉“大约”“ 左右”其中一个。D.句式杂糅, “主要原因”与“多种因素造成” 杂糅。语病题通常的做法是压缩看主干有没有残缺、搭配不当等毛病,再看压缩掉的修饰成分与主干之间是否存在修饰不当的毛病,最后看句子中有没有典型的语病特征,比如表并列的词或标点,是否、能否、好坏等两面的词,是、成为、变成表判断的词。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语病,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有多重否定或还有反问的句子,要将否定换成肯定来理解。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对文章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亭亭的舞女的裙”,生动地写出荷叶的动态美。

B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运用排比,用描写性的名词短语,展现出生动的美景,成为“古都的秋”的美妙意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的神往之情溢于言表。

C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这句话运用排比和拟人两种修辞,使句子生动,并富有气势,直接抒发了作者对绿的赞美,为后文揭示主旨做好了铺垫。

D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

此句表现作者和绿的心灵相通。这里主要是表达作者对绿的热爱和对这样一个安宁、平和的环境的追求。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黄山莲花峰景点经过几年封闭养护,终于改头换面,重新笑迎八方客人。

B.《三国演义》刻画的众多人物形象,个个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C.世界杯足球赛令中国球迷热血沸腾,但要熬夜看直播让他们心有余悸

D.早春二月,春意阑珊,许多家庭在休闲之时去郊外散步游玩,观赏风景。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膏梁  蛛丝网  礼上往来

B.瞌睡  名信片  没精打彩

C.造诣  四合院  融会贯通

D.诽谤  摇蓝曲  重山峻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节选自朱自清《荷塘月色》)

1.填空。

第②段描写荷塘的月色,其顺序是:先写            ,再写             ,最后指出二者有着“             ”。

2.请结合语境,写出第②段中加点词语“酣眠”和“小睡”的含义。

1)“酣眠”是指:                                                

2)“小睡”是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冯骥才

①今晚突然停电,摸黑点起蜡烛。烛光如同光明的花苞,宁静地浮在漆黑的空间里;些许的光散布开来,朦胧依稀地勾勒出周边的事物。没有电就没有音乐相伴,但我有比音乐更好的伴侣——思考。

②对于生活最具悟性的,不是思想者,而是普通大众。比如大众俗语中,把临近年终这几天称作“年根儿”,多么真切和形象!它叫我们顿时发觉,一棵本来绿意盈盈的岁月之树,已被我们消耗殆尽,只剩下一点点根底。时光竟然这样的紧迫、拮据与深浓……

③一下子,一年里经历过的种种事物的影像全都重叠地堆在眼前。不管这些事情怎样庞杂与艰辛,无奈与突兀,我更想从中找到自己的足痕。从春天落英缤纷的京都小院到冬日小雨空濛的雅典德尔菲遗址,从一个会场到另一个会场,从一个活动到另一个活动,究竟哪一些足迹至今清晰犹在,哪一些足迹杂沓模糊甚至早被时光干干净净一抹而去?

④我瞪着眼前的重重黑影,使劲看去。就在烛光散布的尽头,忽然看到了一双眼睛正直对着我。目光冷峻锐利,逼视而来。这原是我放在那里的一尊木雕的北宋天王像。然而此刻他的目光却变得分外有力。他何以穿过夜的浓雾,穿过漫长的八百年,锐不可当、拷问似的直视着任何敢于朝他瞧上一眼的人?显然,是由于八百年前那位不知名的民间雕工传神的本领、非凡的才气,他还把一种阳刚正气和直逼邪恶的精神注入其中。

在这里,时光不是分毫不曾消逝么

⑥时光对于人,其实就是生命的过程:当生命走到终点,有时它还会转化为另一种形态存在或再生。再造生命,才是最伟大的生命奇迹。而此中,艺术家们应是最幸福的一种。他们能用自己的生命去再造一个新的生命。

⑦此刻,我的眸子闪闪发亮,视野开阔,房间里的一切艺术珍品都一点点地呈现。它们不是被烛光照亮,而是被我陡然觉醒的心智召唤出来的。

⑧其实我最清晰和最深刻的足迹,应是书桌下边,水泥的地面上那两个被自己的双足磨成的浅坑。我的时光只有被安顿在这里,它才不会消失,而被我转化成一个个独异又鲜活的生命,以及一行行永不褪色的文字。然而我一年里把多少时光抛入尘嚣,或是支付给种种一闪即逝的虚幻的社会场景,甚至有时属于自己的时光反成了别人的恩赐。检阅一下自己创造的人物吧,掂量他们的寿命有多长。艺术家的生命是用他的艺术的生命计量的。每个艺术家都有可能达到永恒,放弃掉的只能是自己。是不是?

⑨迎面那宋代天王瞪着我,等我回答。我无言以对,尴尬到了自感狼狈

⑩忽然,电来了,灯光大亮,事物通明,恍如更换天地。再看那宋代的天王像,在灯光里仿佛换了一个神气,不再那样咄咄逼人了。我也不用回答他,因为我已经回答自己了。

(有删节)

1.梳理文章思路,从原文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文章先写停电让作者与“思考”相伴,接着写“       ”一词激发作者去找寻自己的足痕,然后写          引发的关于艺术生命的思考,最后写电来了,作者对所思考的问题也有了明晰的认识。

2.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两种修辞手法,请指明一种并具体分析其作用。

3.结合语境,分析第⑤段画线句子的含意。

4.第⑨段说“尴尬到了自感狼狈”,联系全文,说说作者如此尴尬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