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黑夜里移动 陈思宏 漆黑的夜里,找光。 柏林有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

黑夜里移动

陈思宏

漆黑的夜里,找光。 

柏林有一家餐厅,名为Nocti Vagus,此为拉丁文,Nocti为“黑夜”,Vagus为“移动”,意即“黑夜里移动”。这是一家没有光的餐厅。 

春夜微寒,我和T走进这家餐厅,室内明亮温暖,与一般餐厅无异。服务生马上过来招呼,帮我们挂外套,问好,闲聊。所有的服务生都是盲人。我们坐在等候区看菜单,招呼我们的服务生是个年轻的女孩,她的脸一直朝向我们,笑容和煦。她向我们推介海鲜,说自己是个爱吃鱼的人。前菜、主菜、点心点妥,餐后还有咖啡跟甜点,服务生接着解说待会儿入座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首先,我们必须把身上所有的光源全部关掉,用餐时严禁拍照。服务生开始给我们做心理建设,等会儿进入的用餐区是彻底黑暗的,但请不要惧怕,虽然餐厅里完全黑暗,但设有特殊的感应系统,安全逃生门也很齐全,让客人可安心用餐。 

在服务生的带领下,我们和另外一组客人一起进入一个光线幽微的区域,这是一个过渡区,让我们从明亮走入幽暗,视觉慢慢习惯弱光源,准备迎接黑暗。服务生请我抓住她的手臂,跟着她走。我尾随着,连续掀开数个帘幕,终于走进了用餐区。我身体突然静止,不敢迈出下一步,因为这里头,果真,完——全——没——有——光。服务生轻声说:“跟我来,左转,来,放心,直走,您不会撞到任何东西,右转,对,就是这里,正前方就是您的椅子,请慢慢坐下。”

我坐下,没有光,就是没有光。我把手放在面前,完全看不到我的手指。T的声音从桌子的另一头传来,声音里有些许惊慌:“你在哪里?” 

和我们一起进来的那组客人,因为其中一位女士完全无法忍受黑暗,尖叫抗拒。她的呼喊很快消失在帘幕后,应该是被服务生带向光明了。我被黑暗钉在座椅上,身体僵硬,不安开始在皮肤上逼出汗滴。服务生突然发声,我被她的声音吓了一跳,原来,她一直站在我身旁。“我来跟你解说,您的右手边是刀,左手边有叉,杯子在正前方,请您开始用手去寻找,慢慢来,饮料随后上桌。”我慢慢伸出手,碰触到桌、巾、刀、叉、匙、杯,还有,从对面伸过来的T的手。我们在黑暗中握了彼此一下,“相濡以手汗”,给彼此打气。 

身体稍微放松之后,我开始听到许多声音。四周其实有许多客人,我看不到任何桌椅和身影,但有许多细碎的人声从四面八方传来。我听到刀锋撞上瓷盘的声音、饮料倒入杯子的声音、笑声、聊天声„„当视觉失去作用,我的听觉逐渐开启,敏感度升高。然后,我就明白,为何餐厅要叫“黑夜里移动”了。 

黑暗中,宾客坐定,但服务生上菜上酒,必须移动。他们都是视障者,黑暗对他们已属平常,把宾客们的座椅位置记熟,就可以在其中穿梭自如。这些服务生在外面的世界里,是绝对的弱势,但在这个工作场所,他们身体的弱点就变成他们的强项了。 

前菜沙拉、浓汤上桌,我在黑暗中进食,行动如树獭,生怕打翻水杯、把刀叉扫出桌面、把浓汤送进眼里。黑暗果然有其分量,肢体被黑暗黏住,一切都迟滞缓慢,咀嚼慢,说话也慢。 

看不到菜色,吃食全然只靠味觉与想象力,我知道自己的主菜是海鲜,但有个东西我嚼了很久,就是无法正确说出它的名称,连续吃了三口,我才惊呼:“这是虾啊!”视觉功能消失,必须仰赖味觉与嗅觉,这是一次全新的就餐经历。 

少了视觉,耳朵伸展成漏斗,四周各种细碎的声响都倒进听觉里。隔壁桌一对男女的对话,让餐厅里所有用餐的宾客都忽然安静下来。原来,大家的耳朵,都变成漏斗了。 

男士说:“你愿意嫁给我吗?” 静。 

这句话像一根绳索,勒住了所有人的喉咙,话语休止,吃食暂停。 女士没回答。 男士继续说:“你看不到,但现在我手上,有个戒指。” 

寂静再度塞满黑暗。我的刀叉在空中悬浮,嘴巴微张,不敢动。

“你愿意嫁给我吗?”

依然听不到女士的回答。 再试一次:“你愿意嫁给我吗?” 

重复三次的问句,在黑暗里回荡,求婚的男士喉咙干渴,声线分叉,问句的结尾很微弱。“你愿意嫁给我吗?”  我受不了了,黑暗我可以习惯,但这种悬疑,杀人哪。

“你……” 

女士的声音,在此时,终于划破沉默。她的声音,在黑暗里点燃了光。 在彻底的黑暗中,她哽咽着慢慢回答:“我,一,直,在,点,头。”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开头几段从名称、特点和内部设置等对餐厅进行介绍,交代了这家餐厅对就餐者细心的照顾和特殊的就餐环境,为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 

B.小说中T来到没有光的用餐区惊慌失措,用餐过程中还伸出手给“我”,说明他是个胆子比较小的人,与“我”的镇定自若形成鲜明对比。 

C.“我”在用餐中听觉“敏感度升高”,“吃食全然只靠味觉与想象力”,这些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在没有视觉之后的特殊感受

D.结尾处,以“我,一,直,在,点,头”来叙写女士的回答,一字一顿,表现了女士因表达受到误解的委屈、担心再次表达不清楚的情态。 

E.小说题材独特,发生在“黑夜里移动”餐厅的故事温馨动人,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对生活在这里的弱势群体的同情,这是小说的独到之处。 

2.小说中写女服务生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是怎样叙述发生在“黑夜里移动”餐厅里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4.小说为什么以一个求婚的情节来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1.答D给3分,答A给2分,答C给1分;答B.E不给分。 2.①推动情节的发展。“我们”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生活场景,每一个行为都靠女服务生的引领,而服务生的一言一行都推动着情节的发展。②展示了这一群盲人服务生的精神面貌。小说中的女服务生朴实、善良、待人热情周到,没有丝毫的自卑,且又敬业,通过这一人物,读者可以联想到这一群盲人服务生整体的精神面貌。 3.①以“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②以一家没有光的餐厅作为故事的背景,容易引发读者的好奇心。③叙写一个视力正常的人在这里的就餐体验,能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④通过简洁而精彩的对话展现一个动人的爱情画面,使故事富有诗意,耐人寻味。 4.①从情节上看,通过突转产生戏剧性效果,最后以一个求婚的情节结尾,使叙述顿起波澜,激发了读者的想象。②从主题上看,从在黑暗中用餐而出现的一个浪漫事件结尾,告诉人们,黑暗挡不住美好的爱情,深化了作品的主题。③从情感上看,一个美好的结局给读者以愉悦之感,感动读者的心灵,有极大的感染力,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这个餐厅以及服务于这个餐厅的盲人所寄予的美好情感。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解答此题,可从小说人物形象、文章结构、小说主题等角度分析作答。B.T来到没有光的用餐区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声音里有些许惊慌”。见第7段。也没有“与‘我’的镇定形成鲜明的对比”,因为“我”也曾经被“吓了一跳”。见第8段。C.“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述不准确,只是写了特殊感受,没有运用夸张手法。E.作品中并没有表现“作者对生活在这里的弱势群体的同情”,不合文意。 【考点定位】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首先应根据小说的三要素把握小说的故事梗概,比如有哪些人物,主人公是谁;主要情节是什么,写了谁干什么事,体现了人物什么特点,表现了什么主旨;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使用了哪些方式,是正面还是侧面,选项中如有误涉及这些方面,就应该到文中找一找,看是否有这种描写方式,以及对这些描写方式的分析是否有问题;有无环境描写,这些环境描写又什么作用。文学类文本阅读5选2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对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情感、人物的形态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 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小说中写女服务生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这是考查小说中人物形象的作用。可以从情节、形象、主题等角度思考作答。情节方面,一般是推动情节的发展。文中的“我们”在这个餐厅里的活动都是靠女服务生的引领,故人物的言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形象方面,借助女服务生这个团体中的个体,展示的是这群人的精神风貌。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小说中的人物主要包括三类:主人公、次要人物、线索人物。主人公的作用:小说都是通过对主人公形象的塑造,揭示主旨。因此,有时着墨不多的 人物恰恰是主人公。次要人物作用:①对主人公起对比、衬托、衬托作用,使主要人物形象更加鲜明。②推动情节发展或者造成情节陡转。线索人物作用:①在“人物形象”方面会对主人公起对比、衬托、衬托突出作用;②在“情节”方面起线索作用,以他的所见、所闻串起小说内容,使小说更具真实感;③在“主旨”方面经常是借助线索人物的感触,揭示主旨。解题思路:①从与其他人物关系来看,即对其他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②从与故事情节来看,即对故事情节发展作用看,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埋下伏笔,制造悬念等。③从与文章的主题来看,即对文章主题表现作用。答题模式:1.内容上(写了什么):该人物形象特点是什么。2.作用上:从与其他人物关系、情节、文章主题等方面,明确其作用。 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小说是怎样叙述发生在‘黑夜里移动’餐厅里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可以从叙述的角度、叙述的人称、叙述的顺序、叙述的方式等方面作答。文中使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且从“我”的视角出发,让事件显得真实可信;借助对话展开内容。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叙述视角: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叙述人称:(1)第一人称。小说中以“我”为叙述人称来描述情景、叙述故事的我们就称之为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采用这种方式,能引导读者关注主人公的经历和命运,使读者产生一种如遇故友,如听至交之言的真实、亲切的感觉。(2)第二人称。这种写法像是“我”向“你”诉说衷肠,一下子把“我”与“你”的距离拉近了,也把读者和主人公的距离拉近了。读时令人倍感亲切。(3)第三人称。优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有比较广阔的活动范围,作者可以在这当中选择最典型的事例来展开情节,而没有第一人称写法所受的限制。叙述的顺序:(1)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2)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造成悬念,引人人胜。(3)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其他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着原来的事件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作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使内容更加完整。 4. 试题分析:题干中问的是“小说为什么以一个求婚的情节来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这是针对小说结尾的方式设题。首先辨明结尾的方式,然后从情节、主题、形象和情感几个角度作答。从情节上来看,这属于情节的突转,可以激发想象;从主题上来看,深化了主题;从情感上来看,美好的结局符合读者的情感需求。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名师点睛】小说结尾分析答题角度:1.情节角度——①陡生波澜,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震撼人心。 ②与前文的内容/伏笔照应,使情节连贯/ 基调一致。2.主题角度——深化主题+结合内容具体分析(讽刺,揭露……)。3.手法角度——戛然而止,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4.情感角度——悲剧性结尾,(与……形成强烈的对比)震撼人心,有极大的感染力。喜剧性结尾,符合主人公的意愿,给人以愉悦、和谐之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论述空想不如实践的句子是:“                        ”。

(2)杜甫《登高》中道出郁积于心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表现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述周瑜轻松地指挥战争取得胜利的句子是“                          ”。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

月①

杜甫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

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

干戈知满地,休照国西营②。

【注】①该诗写于“安史之乱”中,此时诗人身陷贼中,与家人远隔。②国西营:长安西部的兵营,是抗击安史叛军的军队。

1.结合全诗,分析首联的作用。

2.本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从抒情方式角度加以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

李振,字兴绪,其祖抱真,唐潞州节度使。振为唐金吾卫将军,拜台州刺史。盗起浙东,不果行,乃西归。过梁,以策干太祖,太祖留之。太祖兼领郓州,表振节度副使。

振奏事长安,舍梁邸。宦官刘季述谋废昭宗,遣其侄希正因梁邸吏程岩见振曰:“今主上严急,诛杀不辜,中尉惧及祸,将行废立,请与诸邸吏协力以定中外,如何?”振骇然曰:“百岁奴事三岁主,而敢尔邪!今梁王百万之师,方仗大义尊天子,君等无为此不祥也!” 振还,季述卒与岩等废昭宗,幽之东宫,号太上皇,立皇太子裕为天子。是时,太祖用兵在邢、洺间,季述诈为太上皇诰告太祖,太祖犹豫,未知所为,振曰:“夫竖刁、伊戾之乱,所以为霸者资也。今阉宦作乱,天子危辱,此王仗义立功之时。 ”太祖大悟,乃囚季述使者,遣振诣京师见崔胤,谋出昭宗。昭宗返正,太祖大喜,执振手曰:“卿谋得之矣!”

王师范以青州降梁,遣振往代师范,师范疑惧,不知所为,振曰:“独不闻汉张绣乎绣与曹公为敌然不归袁绍而归曹公者知其志大不以私仇杀人也今梁王方欲成大事岂以故怨害忠臣乎?”师范洗然自释,乃西归梁。

昭宗迁洛,振往来京师,朝臣皆仄目,振视之若无人。有所小怒,必加谴谪。故振一至京师,朝廷必有贬降。时人目振为鸱枭。太祖之弑昭宗也,遣振至京师与朱友恭、氏叔琮谋之。昭宗崩,太祖问振所以待友恭等宜如何?振曰:“昔晋司马氏杀君而诛成济,不然,何以塞天下口?”太祖乃归罪友恭等而杀之。

振尝举进士咸通、乾符中,连不中,尤愤唐公卿,及裴枢等七人赐死白马驿,振谓太祖曰:“此辈尝自言清流,可投之河,使为浊流也。”太祖笑而从之。

太祖即位,累迁户部尚书。友珪时,以振代敬翔为崇政院使。庄宗灭梁入汴,振谒见郭崇韬,崇韬曰:“人言李振一代奇才,吾今见之,乃常人尔!”已而伏诛。

( 选自《新五代史》 )

1.下面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组是(    

A.独不闻汉张绣乎/绣与曹公/为敌然不归/袁绍而归曹公者/知其志大/不以私仇杀人也/今梁王方欲成大事/岂以故怨害忠臣乎

B.独不闻/汉张绣乎/绣与曹公为敌/然不归袁绍/而归曹公者知其志大/不以私仇杀人也/今梁王方欲成/大事岂以故怨害忠臣乎

C.独不闻汉张绣乎/绣与曹公为敌/然不归袁绍而归曹公者/知其志大/不以私仇杀人也/今梁王方欲成大事/岂以故怨害忠臣乎

D.独不闻/汉张绣乎/绣与曹公为敌/然不归袁绍/而归曹公者/知其志大/不以私仇杀人也/今梁王方欲成大事/岂以故怨害忠臣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诰,专用于上对下,也指文体名,训诫或任命封赠的文告,隋唐以后帝王授官、封赠、贬谪也用诰。

B.崩,古代称帝王或王后的死,也指诸侯或者大官的死,在这里指唐昭宗死。

C.尚书,官名,始置于战国,是掌管文书的官,后来权势渐大。

D.谪,贬官降职或流放。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蔗守巴陵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李振的祖父李抱真任唐潞州节度使,李振担任唐金吾卫将军时拜望了台州刺史。

B.李振返回,刘季述最终和程岩等人废黜唐昭宗,把李振囚禁在东宫,称昭宗为太上皇,立皇太子李裕为天子。

C.唐昭宗迁到洛阳,李振往来于京师,朝臣们都对他眯着眼睛看。李振见了他们就像没看见一样。

D.李振愤恨唐的公卿,到裴枢等七人被赐死在白马驿时,他对梁太祖说这些人曾自称清流,可以把他们扔到黄河中,让他们变成浊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盗起浙东,不果行,乃西归。过梁,以策干太祖,太祖留之。

(2)振骇然曰:“百岁奴事三岁主,而敢尔邪!今梁王百万之师,方仗大义尊天子,君等无为此不祥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

浅析中国姓氏文化

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五千年),就有了姓。据传说,姓的最早起源与原始民族的图腾崇拜有关。氏族部落不但对图腾奉若神明,禁止食、杀、冒犯,而且把它作为本氏族统一的族号。在原始部落中,图腾、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图腾的名称就演变成同一氏族全体成员共有的标记——姓。由图腾演变为姓的传说很多。据考证,夜郎国的国君是竹王,他的臣民以竹为图腾,姓竹。又据史书记载,晋国有狐毛、蛇平,汉代有狗未央、狼莫、鹿旗,三国有豹皮公等人。透过这些古怪的姓名和骆、虎、龙、茶等与动物、植物名称相同的姓氏,隐约可见图腾崇拜对姓氏起源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迹。  

姓的形成除与图腾关系密切外,还与女性分不开。那时是母系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古姓多与“女”字相关,如“姬”“姜”等,这大概是母系氏族制度的一个特征性产物。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实行群婚制,兄弟姐妹之间可以通婚。

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传说,黄帝治理天下时,已有“胙土命氏”。氏的产生,最大量、最频繁的时代是周朝。周朝初年,为控制被征服的广大地区,统治者大规模地分封诸侯。而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即以分封国的国名为氏。另外,各诸侯国又以同样的方式对国内的卿大夫进行分封,大夫的后人又以受封国的名称为氏。以后,各种形式的氏的来源又不断出现,并且氏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姓的数量。但是只有贵族才有氏,贫贱者有名无氏,氏成为贵族独有的标志。至于贵族妇女,则无论怎么称呼都必须带上姓,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封建宗法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谨性。

到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变动,旧贵族没落了,有的还沦为奴隶。这表明贵族身份的氏,已无存在的必要。“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氏”是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 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姓的产生,从史书上看,先秦时期的《国语·晋语》记载“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由此说明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种族的称号。同姓之间不许通婚,是周代婚姻制度的规矩。古人很早就懂得近亲婚配会产生不良后代的道理,为辨别男女姓的异同从而决定嫁娶与否,在女子称谓中标明姓就是非常必要的了。

姓氏相别的制度一直沿用到战国后期。秦朝时,旧贵族瓦解,西周封建宗法制度基本结束,旧的氏族及姓氏制度也被清除殆尽。西汉时期,姓和氏的区别已经微乎其微。司马迁作《史记》时,干脆把姓氏混为一谈,“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是也。”(顾炎武《目知录》)此后,中国的姓与氏合而为一,或言姓,或言氏,氏即姓,人们使用姓氏时简单省事,也无贵贱之别,因而平民也从无姓到有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的姓是在三皇五帝以前就有了的,据传说,姓氏的最早起源与原始民族的图腾崇拜有关。

B.氏族部落不仅对图腾奉若神明,禁止食、杀、驯养和冒犯,还把它作为本氏族统一的族号。

C.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同“姓”的男女可以通婚,同“氏”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

D.古人很早就懂得近亲婚配会产生不良后代的道理,用在女子称谓中标明姓的方式来辨别男女姓的异同从而决定嫁娶与否。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贵族有氏,贫贱者有名无氏,氏成为贵族独有的标志。至于贵族妇女,则无论怎么称呼都必须带上姓,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封建法律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谨性。

B.从晋国的狐毛、蛇平,汉代的狗未央、鹿旗,三国的豹皮公等人的古怪姓名中我们清晰可见图腾崇拜对姓氏起源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迹。

C.古姓多与“女”字相关,甚至“姓”这个字本身也从女旁,这是母系氏族制度的一个特征性产物。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实行群婚制,兄弟姐妹之间可以通婚。

D.在周朝初年,统治者为了达到控制被征服的广大地区的目的,大规模地分封诸侯。而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即以分封国名为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作《史记》时,干脆把姓氏混为一谈,作者认为,“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是也”。

B.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种族的称号这一说法,可以从《国语·晋语》“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的记载中得到证明。

C.秦朝时,旧贵族瓦解,西周封建宗法制度已经结束,旧的氏族及姓氏制度也被清除殆尽。

D.西汉结束之后,中国的姓与氏合而为一,或言姓,或言氏,氏即姓,人们使用姓氏时简单省事,没有贵贱之别,因而平民也从无姓到有姓。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内容,根据要求作文。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又会抱怨小。而我拿到了小橘子,就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就会感谢它是大的。”

请全面理解材料,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定,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