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飘飘何所似,_________________...

补写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飘飘何所似,_________________。(杜甫《旅夜书怀》)

(2)尘世难逢开口笑,_________________。(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3)_________________,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

(4)是处红衰翠减,_________________。(柳永《八声甘州》)

(5)自胡马窥江去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姜夔《扬州慢》)

 

(1)天地一沙鸥 (2)菊花须插满头归 (3)泪眼问花花不语 (4)苒苒物华休 (5)废池乔木 犹厌言兵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上下文默写的题目,不要出现错别字。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注意“苒”的写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题。

古风(其十五)

李白

燕昭延郭隗①,遂筑黄金台。

剧辛②方赵至,邹衍③复齐来。

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

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

方知黄鹄举,千里独徘徊。

【注】①燕昭,即燕昭王;郭隗,劝说燕昭王求士。②剧辛,战国时燕将,原为赵国人。③邹衍,战国时著名的哲学家,齐国人。

1.这首诗开头四句运用燕昭王招贤纳士典故,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诗歌结尾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也。祖父良,习《孟氏易》,平帝时举明经,为太子舍人;建武初,至成武令。安少传良学。为人严重有威,见敬于州里。初为县功曹,奉檄诣从事,从事因安致书于令。安曰:“公事自有邮驿,私请则非功曹所持。”辞不肯受,从事惧然而止。

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皆饿,不宜干人。”令以为贤,举为孝廉

永平十三年,楚王英谋为逆,事下郡复考。明年,三府举安能理剧,拜楚郡太守。是时英辞所连及系者数千人,显宗怒甚,吏案之急,迫痛自诬,死者甚众。安到郡,不入府,先往案狱,理其无明验者,条上出之。府丞掾史皆叩头争,以为阿附反虏,法与同罪,不可。安曰:“如有不合,太守自当坐之,不以相及也。”遂分别具奏。帝感悟,即报许,得出者四百余家。

岁余,征为河南尹。政号严明,然未曾以臧罪鞫人。常称曰:“凡学仕者,高则望宰相,下则希牧守。锢人于圣世,尹所不忍为也。”闻之者皆感激自励。在职十年,京师肃然,名重朝廷。

建初八年,迁太仆。

元和二年,武威太守孟云上书:“北虏既已和亲,而南部复往抄掠,北单于谓汉欺之,谋欲犯边。宜还其生口,以安慰之。”诏百官议朝堂。公卿皆言夷狄谲诈,求欲无厌,即得生口,当复妄自夸大,不可开许。安独曰:“北虏遣使奉献和亲,有得边生口者,辄以归汉,此明其畏威,而非先违约也。云以大臣典边,不宜负信于戎狄,还之足示中国优贷,而使边人得安,诚便。”司徒桓虞改议从安。太尉郑弘、司空第五伦皆恨之。弘因大言激励虞日:“诸言当还生口者,皆为不忠。”虞廷叱之,伦及大鸿胪韦彪各作色变容,司隶校尉举奏,安等皆上印绶谢。肃宗诏报日:“久议沉滞,各有所志。盖事以议从,策由众定,阁訚衍衍,得礼之容,寝嘿抑心,更非朝廷之福。君何尤而深谢?其各冠履。”帝竟从安议。

明年,代第五伦为司空。章和元年,代桓虞为司徒。

                                                       (选自《后汉书·袁安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人严重有威           严重:严肃持重

B.三府举安能理剧         理剧据理力争

C.北虏遣使奉献和亲      奉献:进贡

D.还之足示中国优贷      优贷:富庶

2.对下列文中画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邮驿”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通信和交通形式,通常由政府管理,主要为政治、军事服务,承担传递文书、接待使客以及转运物资的任务。

B.“孝廉”是“孝顺亲长、办事廉正”的意思,汉武帝时将它设立为察举考试科目,以后“举孝廉”就成为朝廷任用官员的重要来源。

C.“典边”在文中的意思是册封、奖励边防将士,甲骨文中的“典”字上边是“册”,下边是“手”,作动词意为“以圣贤古籍为据主持事务”。

D.《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长于细节描写,所写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袁安甘于清贫,严于自律。有一年大雪成灾,大家都在扫雪开路,有人出门寻食,袁安却僵卧在床,他不愿在大雪天人人挨饿时影响别人。

B.袁安执法严明,宽厚仁慈。在做楚郡太守处理楚王英阴谋叛乱的案件时,他把那些没有明确证据的犯人,逐一上奏,救出了四百多家人。

C.袁安清正廉明,爱惜名声。袁安任河南尹,政策号令严明却没有因窝藏贿赂罪审讯过人,他的言行感动激励了很多人,在朝廷上下很有名气。

D.袁安不畏权势,敢于直言。孟云上书请求将俘虏发还北匈奴,而公卿们不同意,只有袁安胸有大局,力排众议,最终皇帝也听从了袁安的建议。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安日:“如有不合,太守自当坐之,不以相及也。”遂分别具奏。

(2)凡学仕者,高则望宰相,下则希牧守。锢人于圣世,尹所不忍为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时代”的说法并不新鲜,早在2010年,美国数据科学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就系统地提出,以前,一旦完成了收集数据的目的之后,数据就会被认为已经没有用处了。比如,在飞机降落之后,票价数据就没有用了;一个网络检索命令完成之后,这项指令也已进入过去时。但如今,数据已经成为一种商业资本,可以创造新的经济利益。

数据能够成为一种资本,与移动互联网有密切关系。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数码产品的“白菜化”,WIFI信号覆盖的无孔不入,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有“在线时间”和“不在线时间”之分,只要他们愿意,便可几乎24小时一刻不停地挂在线上;在线交易、在线支付、在线注册等网络服务的普及固然方便了用户,却也让人们更加依赖网络,依赖五花八门的网上平台。

大数据时代的科技进步,让人们身上更多看似平常的东西成为“移动数据库”,如带有存储芯片的第二代银行卡、信用卡,带有芯片读取功能的新型护照、驾驶证、社保卡、图书证等等。在一些发达国家,官方为了信息录入方便,还不断将多种“移动数据库”的功能组合成一体。

数字化时代使得信息搜集、归纳和分析变得越越方便,传统的随机抽样被“所有数据的汇拢”所取代,基于随机抽样而变得重要的一些属性,如抽样的精确性、逻辑思辨和推理判断能力,就变得不那么重要,尽可能汇集所有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得出趋势和结论才至为关键。简单地说,以往的思维决断模式是基于“为什么”,而在“大数据时代”,则已可直接根据“是什么”下结论,由于这样的结论剔除了个人情绪、心理动机、抽样精确性等因素的干扰,因此,将更精确,更有预见性。

不过,一些学者指出,由于“大数据”理论过于依靠数据的汇集,那么一旦数据本身有问题,在“只问有什么,不问为什么”的模式下,就很可能出现“灾难性大数据”,即因为数据本身的问题,而做出错误的预测和决策。

斯坦福大学专家特沃尔·哈斯蒂也指出,“大数据”的理论是“在稻草堆里找一根针”,而面临的问题是“所有稻草看上去都挺像那根针”。而乔治·梅森大学专家瑞贝克·高尔丁则提出“数据提供者造假”的危险,在“大数据时代”变得更有害,因为“大数据”理论建立在“海量数据都是事实”的基础上,但人们无法控制数据提供者和搜集者本人的偏见和筛选。

由于“大数据”炙手可热,数据的流失、泄露和私下买卖也成为噩梦,全球各地不时发生的个人信息被盗,可被看“大数据时代”对个人生活的伤害,而“维基泄密事件”则提醒强力部门和各国政府,“大数据”的魔力同样会对强者构成威胁。

(《国际先导报》2013年7 月5日,有删节)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危险大数据”的内容的一项是   

A如果过于依靠数据的汇集,一旦数据本身有问题,就会可能导致“灾难性大数据”出现。

B“所有数据的汇拢”使随机抽样中的精确性、逻辑思辨和推理判断能力变得不重要。

C“大数据”理论需要海量数据都是以事实作基础,但人们无法控制数据都是真实的。

D“大数据”一旦流失泄露和私下买卖,不但对个人生活,甚至对各国政府都会带伤害。

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对“大数据时代”的阐述,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A“大数据时代”,根据“是什么”下的结论剔除了个人情绪、心理动机等因素的干扰,因此,与传统的随机抽样相比更精确,更有预见性。

B“移动互联网”提供了数据传输的网络服务,赋予了“大数据”的商业资本价值。

C带有存储芯片的第二代银行卡、信用卡、新型护照、驾驶证、社保卡、图书证等固然给你带方便,但数据的流失、泄露和被人私下买卖,也可能成为你的噩梦。

D“灾难性大数据”的出现,是因为收集者不负责任地“只问有什么,不问为什么”。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数字化时代,人们需要的是更精确、更有预见性的结论,数据的搜集、归纳和分析也变得方便起,因此,传统的数据抽样的准确性、逻辑思辨和推理判断能力等要素的地位有所降低。

B数据提供者提供的数据有时不够全面,搜集者有个人的偏见和筛选角度,往往导致“所有稻草看上去都挺像那根针”,以致得出的结论似是而非,好像都是正确的。

C“在稻草堆里找一根针”,就是说在“大数据”中找出自己需要的小数据,这就需要使用者耐心、细致地去寻找,需要顽强的毅力。

D适应时代发展,提醒人们小心应对“大数据”时代,在数据的运用上趋利避害,这是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也是对人们的告诫。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故宫博物院为庆祝建院90周年精心筹备了一系列文化展览。这引发了网友对传统传承的大讨论。

网友甲传统是古人的已经不适宜了传承、阐释就是复古、尊古。

网友乙注重传统形式的延续不如关注传统精神的传承。

网友丙传统都是沉淀下来的经典对传统就要“顶礼膜拜”。

网友丁传统需要传承但更需要创新。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把一群人送到一个远离现代文明的荒岛上,让他们在“原始状态”下开始新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可想而知,大家选择了公平 

②因此结论是: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公平优先

③每个人对未来一无所知,不知道自己将来是穷还是富 

④现在,让他们协商,建立一个他们心目中“公正”的社会 

⑤因为不知道自己将来的收入如何,支持效率就可能承担饥饿的风险 

A.④②⑤③①                       B.③④①⑤② 

C.①③⑤④②                       D.①⑤③④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