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 A.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A.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B.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C.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D.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的把握。题干要求选出“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主要是针对比拟设题。A项,“绿荷”“相倚恨”,使用拟人的修辞。B项,“花睡去”,使用拟人的修辞。C项,“芭蕉”“各自愁”,使用拟人的修辞。D项,”马声骄“,指马声洪亮,响亮,非拟人手法。 【考点定位】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比拟就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 比拟的辞格是将人比作物、将物比做人,或将甲物化为乙物。比拟可以分为拟人、拟物两类。1.拟人。拟人就是把物当做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2.拟物。拟物又包括两类:一是把人当做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二是把甲事物当做乙事物来写。考生只要先确定诗句所写的对象,然后再看使用什么词语来写的,最后看这一词语是否具有人性化。特别关注动词、情感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梦在前方,路在脚下,青年人要更加坚定信念,珍惜青春韶华,在追求中国梦的道路上放飞青春,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国家。

B.儒商,上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下启市场经济的伦理新风,已成为当今华人社会经济和文化领域中一种令人瞩目的现象。

C.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既要有政府的政策干预,又要提高每个人的自觉性,否则本已经十分糟糕的雾霾天气状况将会进一步提高。

D.高考加分“瘦身”,只是我们在高考公平方面迈出的一小步,我们还要通过不折不扣的监督机制以及严格的制度设计,真正推进教育公平。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金融工具和资本市场都是“双刃剑”,用好了能推波助澜,为实体经济带来新的发展,反之会让企业风险倍增。 

B.一直以来,我们始终在追赶世界的脚步,以嗷嗷待哺的姿态学习西方发达工业文明的科学、技术、制度,我们的价值判断优先了物质,滞后了精神,稀释了情感,丢失了传统。 

C.经过心理专家的精心疏导,一年来心情沉郁的他豁然开朗,终于走出心理的误区,过上了健康的生活。

D.老张喜欢收藏图书,但很少利用空余时间翻阅,大多数书籍仅仅充作书架装饰,作壁上观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四方商场盗窃案亏得法官         ,终于真相大白,被告的冤情才得以昭雪。

②对每个学生的性格、兴趣、特长及家庭情况等,作为班主任,他都        

③材料费、人工费、税费等,账簿上        ,对方核查人员也无话可说了。

A.了如指掌    明察秋毫    一目了然       B.一目了然    了如指掌    明察秋毫  

C.明察秋毫    了如指掌    一目了然       D.明察秋毫    一目了然    了如指掌

 

查看答案

请以“你不用担心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地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王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这是《红楼梦》中一个经典的片段,成功地塑造了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作者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等表现其性格、心理,精彩绝伦。

1.对画横线句子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王熙凤既恭维了黛玉,又讨得贾母的欢心。

B.王熙凤表面上恭维黛玉,实为讨贾母欢心。

C.王熙凤既讨得贾母的欢心,又不得罪在场的三位小姑,更主要的是恭维了黛玉。

D.王熙凤表面上恭维了黛玉,更主要的是讨得贾母的欢心,还不忘讨好在场的三位小姑。

2.王熙凤为什么要“携着”黛玉的手,然后又将她“送至”贾母的身边坐下?

3.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王熙凤为什么一口气问了三个问题而不等黛玉回答?请结合上下文具体分析,说说你的理解。

4.这段文字表现了王熙凤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和怎样的心理状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