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文后各两小题。 感遇①·其七 唐·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文后各两小题

感遇·其七

唐·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注释:①公元737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因为被小人谗害,由尚书丞相被贬为荆州长史。暮年流寓,心有所感,遂作《感遇十二首》。

1.分析这首诗在抒情、状物上所使用的技巧。

2.分析诗人在诗中寄寓的情感。

 

1.①这首诗在抒情方式上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诗人通过对丹橘树的叙述和描写,委婉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志向;②在具体写丹橘树时,诗人又采用直接描写和对比的手法。“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句为直接描写,直截了当地表现了丹橘耐寒的特质;“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句采用对比的手法,表现出丹橘如桃李一样能够阴蔽世人(直接描写和对比只要能答到一种,并结合诗句分析即可)。 2.①对丹橘树的喜爱和赞美;②坚守忠贞的节操,不因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初衷;③对自身遭遇的感慨和怨恨。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本题其实是两问,第一问的是抒情的手法,第二问的是描写事物的描写手法。诗开头二句,托物喻志之意,尤其明显。以一个“犹”字,充满了赞颂之意。 三、四句用反诘,说明桔之高贵是其本质使然,并非地利之故。五、六句写如此嘉树 佳果,本应荐之嘉宾,然而却重山阻隔,无法为之七、八句叹惜丹桔之命运和遭遇。 最后为桃李之被宠誉,丹桔之被冷遇打抱不平。 全诗表达诗人对朝政昏暗和身世坎坷的愤懑。诗平淡自然,愤怒哀伤不露痕迹, 语言温雅醇厚。桃李媚时,丹桔傲冬,邪正自有分别。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首先应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主要有哪些。主要的表现手法有: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描写手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3)对比。(4)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2)比喻。(3)拟人。(4)夸张。(5)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本诗以橘喻人,诗人借赞颂丹橘,经冬犹绿,是因为有耐寒的本性来比喻自己也有贤人一样的高尚品质,但不被人识,只能抑郁不平。全诗平淡自然,语言温雅醇厚,设喻贴切,抒发胸臆圆转自如,愤怒哀伤不露痕迹,给读者留下了回味与想像的空间,故历来为人称颂。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对于此类题目,首先应注意审题,从题干中明确答题的方向以及涉及的范围,然后要掌握思考的角度,体悟情感一般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诗歌的标题,标题可以提示情感、事件、题材,而这些内容都与诗歌情感有关;二是作者、朝代、注释;三是要把握情语,即显性的情感词;四是要把握诗歌中意象的特征。比如这两首诗中都借景物描写来表达情感,但具体要表达的情感又不一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课外文言文阅读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布衣时,何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

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

汉王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抚谕告,使给军食。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关中事计户口转漕给军,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

汉三年,汉王与项羽相距京索之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鲍生谓丞相曰:“王暴衣露盖,数使使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也。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必益信君。”于是何从其计,汉王大说。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 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

列侯毕已受封,及奏位次,乃令萧何第一,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是日,悉封何父子兄弟十余人,皆有食邑。乃益封何二千户,以帝尝繇咸阳时何送我独赢奉钱二也。

汉十二年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相国为上在军,乃拊循勉力百姓,悉以所有佐军,如陈豨时。客有说相国曰:“君灭族不久矣。夫君位为相国,功第一,可复加哉?然君初入关中,得百姓心,十馀年矣,皆附君,常复孳孳得民和。上所为数问君者,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贷以自污?上心乃安。”于是相国从其计,上乃大说。

何素不与曹参相能,及何病,孝惠自临视相国病,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对曰:“知臣莫如主。”孝惠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

何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曰:“后世贤,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

孝惠二年,相国何卒,谥为文终侯。(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有删改)

1.下列各项对于文中加横线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吏事护高祖    多次

B抚谕告,使给军食   通“镇”,镇守

C上数使使劳苦丞相    劳苦使辛苦,使辛劳

D后世贤,吾俭       学习

2.对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夫君/位为相国功第一/可复加哉/然君初入关中/得百姓心十馀年矣/皆附君常复孳孳/得民和/上所为/数问君者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贷/以自污/上心乃安

B夫君/位为相国/功第一可复加哉/然君初入关中/得百姓心十馀年矣/皆附君/常复孳孳得民和/上所为/数问君者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贷/以自污/上心乃安

C夫君位为相国/功第一/可复加哉/然君初入关中/得百姓心/十馀年矣/皆附君/常复孳孳得民和/上所为数问君者/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贷以自污/上心乃安

D夫君位为相国/功第一可复加哉/然君初入关中/得百姓心十馀年矣/皆附君/常复孳孳得民和/上所为/数问君者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贷以自污/上心乃安

3.下列各项中关于文章内容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萧何文采出众,有识人之明。他是沛县丰邑人,因为写公文周密没有瑕疵,所以被任命为沛县的主吏掾。高祖还是平民百姓的时候,萧何就觉得他不一般,经常帮助他,并在他去咸阳服役时多给了他两个大钱。

B萧何不贪小利,目光长远。高祖攻占咸阳之后,士兵们竞相争抢仓库里的金帛财物,只有萧何一人到秦丞相、御史大夫府中去收集法律诏令和图册文献,这些东西在后来刘邦征讨天下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C萧何做事干练,知进退。刘邦领兵在外,萧何一直主持后方事务。他不仅把后方打理得井井有条,为刘邦在前线作战源源不断地提供粮草、军饷、士兵,而且还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打消刘邦对他的猜忌,保全了自家的爵位和性命。

D萧何忧虑国事,善于举荐人才。他心系汉家天下,曾经向刘邦举荐韩信,汉王任命韩信为大将军。在萧何病重之际,孝惠帝想让曹参接替他做宰相,萧何举贤不避亲,认为曹参能够胜任,支持惠帝的想法。

4.将所给课外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2)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对于有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执事”一词是古人对他人的敬称,类似的称谓我们还学过很多,如“陛下”、“足下”、“公”、“子”等。《鸿门宴》中刘邦对张良说“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这句话中的“君”就是一个敬词。

B伯、仲、叔、季是我国古代兄弟间的排行次序,其中“伯”指老大,“季”指最小的,未必就指老四。古人也把春天分为三个时段,分别为“孟春”、“仲春”“季春”,“季春”就是 “晚春”的意思。

C古人特别重视祭祀,很多有特殊意义的词都和祭祀有关。比如“宗庙”一词本义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庙堂,后来就引申为祖先留下的国土;再比如“社稷”一词的本义祭祀土神和谷神,后来被用来代指国家。

D《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中“纪传”一词是《史记》中“本纪”和“列传”两个部分相对的。著名的“二十四史”都采用了“纪传体”的写作方法。《史记》为二十四史之首,宋代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也是其中很有名的一部。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不含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且君尝为晋君赐

B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C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D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句式类型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B然则将军之仇报

C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

D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含有两个通假字的一项是   

A秦伯说,与郑人盟

B今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D距关,毋内诸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