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小题。 送沈子福归江东 (唐)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题。

送沈子福归江东

(唐)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注】①罟(gǔ 师:渔人,此指船夫。②临圻:近岸之地,此指江东岸。

1.分析第一句所写意象及各自的作用。这些意象与题目有什么关系?

2.第三、四句历来备受赞赏,试分析其手法和表达的情感。

 

1.杨柳,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烘托了送别的氛围;渡头,点明送客的地点;行客,用行人稀少营造了送别时的凄清情境。这些意象都扣住了题目中的“送”字。 2.第三、四句用了比喻(或想象、或即景抒情)、拟人的手法。诗人觉得自己心中无限的惜别之情,就像江南江北的春光,无处不在,伴随着友人归去。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意象,古人通过特定的意象表达特定的情感。如柳通留,表达送别不舍之情,古人常做船行路,所以渡头表示送别地点,因此可知本诗为送别诗。诗的开篇直接入题,描写送别情形。渡头是送客之地,杨柳是渡头现成之景,景 中却蕴含深情:“柳”与“留”同音,唐人有折柳送行的习俗,表示不忍离别,希望远行的人留下来。但分别终究是不可避免的,此时友人乘坐的船只已经起航。这 里写杨柳,不仅写现成之景,更是烘托送别气氛。行客已稀,见境地的凄清,反衬出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第一句点明送别之地。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典例拓展】鉴赏诗歌的形象是高考诗歌鉴赏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诗歌形象包括景物形象、事物形象和人物形象。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寄寓了诗人特定思想感情的景物,通常称为意象。如月亮就是个常见的意象,人们由月圆联想到人的团圆,而当人无法团圆时,就自然产生思乡怀人之情;由月残则会想到人的分离,从而表达出内心的孤单、寂寞、凄凉之情。 1.意象、意境类考题通常会从哪些角度来提问? 角度: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意象?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 2.意象、意境类考题的答题思路是怎样的? 思路分析:先点出具体的意象(即景物),然后结合诗歌的诗眼、抒情议论类句子和整体感情色彩来分析诗歌意境,最后从情与景相统一的原则出发根据大意点出蕴含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一句子—段落一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本题可答比喻,想象或景中寓情,然后再具体分析其所含的情感,抓住送别就行。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首先应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主要有哪些。主要的表现手法有: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描写手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3)对比。(4)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2)比喻。(3)拟人。(4)夸张。(5)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

乐云鹤、夏平子,二人少同里,长同斋,相交莫逆。夏少慧,十岁知名。乐虚心事之,夏亦相规不倦,乐文思日进,由是名并著。无何,夏连疫卒,乐以时恤诸其家。于是士大夫益乐。乐恒产无多,家计日蹙,乃叹曰:“文如平子,尚碌碌以殁,而况于我!不如早自图也。”于是去读而贾。操业半年,家资小泰。

一日,客金陵,休于旅舍,见一人欣然而长,筋骨隆起,色黯淡,有戚容。乐推食食之,则以手掏啖,顷刻已尽。乐又以兼人之馔,食复尽。遂命主人割豚胁,堆以蒸饼。又尽数人之餐,始果腹而谢曰:“三年以来,未尝如此饫饱。”乐曰:“君固壮士,何飘泊若此?”曰:“罪天谴,不可说也。”问其里居,曰:“陆无屋,水无舟,朝村而暮郭耳。”

乐整装欲行,其人相从,乐辞之。告曰:“君有大难,吾不忍忘一饭之德。”乐异之,遂与偕行。途中曳与同餐。辞曰:“我终岁仅数餐耳。”益奇之。次日,渡江,风涛暴作,估舟尽覆,乐与其人悉没江中。俄风定,其人负乐踏波出,登客舟,又破浪去;少时,挽一船至,扶乐入,嘱乐卧守,复跃入江,以两臂夹货出,掷舟中;又入之:数入数出,列货满舟。乐谢曰:“君生我亦良足矣,敢望珠还哉!” 检视货财,并无亡失。益喜,惊为神人。放舟欲行,其人告退,乐苦留之,遂与共

乐与归,寝处共之。每十数日始一食,食则啖嚼无算。一日,适昼晦欲雨,闻雷声。少时,乐倦甚,伏塌假寐。既醒,觉身摇摇然,不似塌上,开目,则在云气中,周身如絮。惊而起,晕如舟上,踏之,软无地。仰视星斗,在眉目间,遂疑是梦。细视星箝天上,如老莲实之在蓬也。以手撼之,大者坚不可动,小星摇动,似可摘而下者。拨云下视,则银河苍茫,见城郭如豆。俄见二龙夭矫,驾缦车来,车上有器,围皆数丈,贮水满之。有数十人,以器掬水,遍洒云间。忽见乐,共怪之。乐审所与壮士在焉,语众云:“是吾友也。”因取一器,授乐令洒。时苦旱,乐接器排云,遥望故纪尽情倾注。未几,谓乐曰:“我本雷曹,前误行雨,罚谪三载。今天限已满,请从此别。”乃以驾车之绳万尺掷前,使握端缒下,飗飗然瞬息及地。视之,则堕立村外,绳渐收入云中,不可见矣。时久旱,十里外,雨仅盈指,独乐里沟浍皆满。

节选自《聊斋志异·雷曹》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士大夫益         贤:贤能

B.乐又以兼人之馔         益:增加

C.罪天谴,不可说也       婴:遭受

D.乐苦留之,遂与共       济:渡江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雷曹“知恩图报”的一组是     

①三年以来,未尝如此饫饱 ②君有大难,吾不忍忘一饭之德 ③数入数出,列货满舟   ④因取一器,授乐令洒 ⑤以器掬水,遍洒云间 ⑥十里外,雨仅盈指,独乐里沟浍皆满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如平子,尚碌碌以殁,而况于我!不如早自图也。

2君生我亦良足矣,敢望珠还哉!

(3)乐审所与壮士在焉,语众云:“是吾友也。”

 

查看答案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

①予右丞相兼枢密使             ②去今之而葬焉

越国以                    ④虽之以严刑

⑤宁许以秦曲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吏民                        ⑧常以身蔽沛公

 

查看答案

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下列诗句与咏赞“四君子”无关的一项是(     

A.红衣落尽暗香残,叶上秋光白露寒。

B.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C.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D.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

 

查看答案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我所知道的一切精神上的伟人,他们的心灵世界无不具有这个特征,其核心始终是单 纯的,却又能够包含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思想。

②有没有丰富的复杂呢?我不知道,如果有,那很可能是一颗魔鬼的心吧。

③与此相反的境界是贫乏的复杂。这是那些平庸的心灵,它们被各种人际关系和利害计算占据着,所以复杂,可是完全缺乏精神的内涵,所以又是一种贫乏的复杂。

④对于心的境界,我所能够给出的最高赞语就是:丰富的单纯。

⑤除了这两种情况外,也许还有贫乏的单纯,不过,一种单纯倘若没有精神的光彩,我就宁可说它是简单而不是单纯。

A.④②③①⑤

B.②①③⑤④

C.④①③⑤②

D.②④①③⑤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去年以来,由于日方对历史问题的错误认识和在钓鱼岛问题上接连采取错误的举措,使中日关系正常发展受到严重干扰。

B.南京郊外的阳山,有三块经人工雕塑、长达40米的巨大石头,专家认为这是朱棣为给朱元璋修建神功圣德碑选的碑材。

C.郭沫若开创一代新诗风的《女神》、聂耳创作激动人心的时代战鼓《义勇军进行曲》、巴金创作震撼世界文坛的《家》,也都是在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

D.该集团的资金都是外界筹措,利息之高令人难以想象,然而高额利息使该集团在资金运转上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