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目。 江 南 行 张 潮 茨菰①叶烂别西湾,莲子花...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题目

 

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不见还。

妾梦不离江上水,人传郎在凤凰山。

【注】①茨菰,即慈姑,生长在水田中,叶烂于秋末冬初。

1.诗中写“妾”之“梦”有什么含义?她的梦为什么“不离江上水”?

2.诗的前两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1.因离别时间久远,由久别而思念,由思念而生梦境。写梦境是表达女主人的思念之情因为第一句写在西湾离别,暗示了对方是沿江而去,“茨菰”、“西湾”、“莲子”无不与水有关,所以这梦就“不离江上水”了。 2.全诗表达的是思念的凄苦,孤居的寂寞。诗歌开头,诗人并未直抒胸臆,而是寓情于景, 先描绘一幅水枯叶烂的景象,衬托出别离的凄楚;再点染出满池的荷花,红绿相映、生机勃勃的画面,反衬出孤居的寂寞难耐,把思妇的情怀表现得很细腻。 【解析】 1. 试题分析:抓住前两句“茨菰①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不见还”,写在西湾离别,离别后很长时间没有回来,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所以第三句自然写到“妾”之“梦”,是表达女主人的思念之情。“妾梦不离江上水”是因为“茨菰”、“西湾”、“莲子”无不与水有关。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本题题干明确了前两句运用的手法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答题时进行分析即可。先答出前两句的景物,再答融入了诗人什么情感。第一句描绘一幅水枯叶烂的景象,衬托出别离的凄楚;第二句写满池的荷花,红绿相映、生机勃勃的画面,表达的是思念的凄苦,孤居的寂寞,是运了反衬的手法,以乐景衬哀情。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下列“以”字意义用法相同的是 (   

①请以战喻   ②以五十步笑百步  ③斧斤以时入山林  ④以试人,血濡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下列加横线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是 (     )

A.罟不入洿池   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B.不百步耳    木受绳则

C.填然      作气

D.百步而后止  所守匪亲

3.下面加横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A.斧斤以时入山林按照季节 

B.五亩之宅,之以桑种植

C.谨庠序之教,申之以之义秩序;敬爱兄长

D.不可胜食泛指粮食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项是     

A.“不违农时”的意思是:不错过种庄稼的季节。语段中“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是说,种庄稼不误季节,打的粮食就吃不完。而“五十步笑百步”则比喻缺点或错误性质相同,只是程度轻重不同。两个都是成语,都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B.“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其观点是,注意保护生态平衡,资源将取之不尽,用之不完。这句的观点与“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一句是相同的。

C.“王道之始也”中的“王”与“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中的“王”读音相同,但意思不同;“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中的“颁”通“斑”。

D.语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运用了排偶句式。第一次使用三组排偶句式,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这是“王道之始”;第二次使用四组排偶句式,则强调一手抓物质生产,另一手抓教育,这是“王道之成”。这其实就是梁惠王孟子开导下领悟到的治国良方。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中国诗歌自身的调节功能

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此后的四言诗,如曹操《短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的七言。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呆板。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活泼。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为什么七言没有继续加长,发展为九言呢?我想这是因为一句诗七个音节已经达到读起来不至于呼吸急促的最大限度,加长到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这样的诗行不容易建立起来。

在音节变化的同时,格律也在逐渐严密化。中国诗歌是从自由体古诗走向格律体近体诗,但格律体确立之后自由体仍不衰退,而是和格律体并存着,各有其特点。就一个诗人来说固然有的擅长自由体,有的擅长格律体,但两方面的训练都是具备的。在自由体与格律体之间始终没有分成派别。它们互相补充各擅其能,共同促使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

从深层考察,诗歌的发展乃是性情与声色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从重性情到重声色,是中国诗歌史的第一个转变,这个转变发生在晋宋之际,具体地说是在陶谢之间。这恰好也正是近体诗的各种技巧被自觉加以运用的时候。明代的陆时雍说:“诗至于宋,古之终而律之始也。体制一变,便觉声色俱开。谢康乐鬼斧默运,其梓庆之满分5 manfen5.com乎。”具体地说,这个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从重写意转到重摹象,从启示性的语言转向写实性的语言。《文心雕龙·明诗篇》说:“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指出了转变后的状况。从陶到谢的转变,反映了两代诗风的嬗递。正如沈德潜所说:“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一转关也。”《说诗晬语》重声色的阶段从南朝的宋延续到初唐,一方面丰富了表现技巧,另一方面也建立起严密的格律,到盛唐,性情与声色完美地统一起来,遂达到了诗歌的高潮。

但是性情与声色的统一毕竟不能维持多久。盛唐半个世纪一过,二者便又开始分离。重性情的,声色不足;求声色的,性情不完。此后二者统一的诗作虽然不少,但能以二者的统一维持一个时代的再也没有了。中国诗歌史总的看来是辉煌灿烂的,但其顶峰也不过只有这么一个盛唐,半个世纪而已。

1.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随着人们对《诗经》兴趣的降低,《诗经》的时代结束了,人们由此感觉到二二节奏的四言诗越来越僵化。

B.中国诗歌没有从五言七言发展成九言,是因为五言七言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更为活泼。

C.明代的陆时雍和《文心雕龙·明诗篇》都指出了两代诗风的嬗递发生在陶渊明和谢灵运之间。

D.晋宋之间,诗歌转变主要表现在从重写意到重摹象,从启示性语言转向写实性语言两个方面。

2.下列对中国诗歌性情与声色之间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宋之际,中国诗歌发生了第一次转变,从重性情转向重声色。

B.盛唐时,性情与声色的完美统一,使中国诗歌达到了发展的顶峰。

C.诗歌在盛唐之前,重声色,轻性情;在盛唐之后,重性情,轻声色。

D.盛唐半个世纪一过,能以性情与声色的统一维持一个时代的现象再也没有过。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诗歌能历久不衰,是因为人们在诗歌创作中总是保持探索求新的自身调节的状态。

B.中国诗歌的发展是从自由体走向格律体,后来出现各种技巧被自觉运用的重声色也就不足为奇了。

C.古诗与近体诗的长期并存,说明在中国诗歌史上对诗歌语言形式层面的追求意义不大。       

D.从诗歌的发展来看,性情与声色两者只有完美统一起来,才能真正成就诗歌的灿烂辉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追求幸福,免不了要触摸痛苦。(霍尔特)

一个人的崇高源于认识到自己的痛苦。(帕斯卡尔)

令你忍受痛苦的事情,可能令你有甜蜜的回忆。(弗莱)

多受痛苦的折磨,见闻会渐渐增多。(荷马)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孟子)

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痛苦呢?我们又是怎样对待痛苦的呢?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立意自定。

 

查看答案

下面这副对联都是关于《琵琶行》和白居易的,顺序已被打乱,请重新组成对联(只写序号

①枫叶四弦秋  ②浔阳千尺水  ③勾留江上别离情  ④枨触天涯迁嫡恨

上联

下联:

 

查看答案

请以诗人的名字为开头,把下面句子改写成排比句(可增减个别词语)

杜甫的“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将牵挂演绎得感人肺腑;因为牵挂,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令人荡气回肠;“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将多少人的牵挂抒写得缠绵悱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