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目。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下列“以”字意义用法相同的是 (   

①请以战喻   ②以五十步笑百步  ③斧斤以时入山林  ④以试人,血濡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下列加横线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是 (     )

A.罟不入洿池   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B.不百步耳    木受绳则

C.填然      作气

D.百步而后止  所守匪亲

3.下面加横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A.斧斤以时入山林按照季节 

B.五亩之宅,之以桑种植

C.谨庠序之教,申之以之义秩序;敬爱兄长

D.不可胜食泛指粮食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项是     

A.“不违农时”的意思是:不错过种庄稼的季节。语段中“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是说,种庄稼不误季节,打的粮食就吃不完。而“五十步笑百步”则比喻缺点或错误性质相同,只是程度轻重不同。两个都是成语,都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B.“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其观点是,注意保护生态平衡,资源将取之不尽,用之不完。这句的观点与“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一句是相同的。

C.“王道之始也”中的“王”与“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中的“王”读音相同,但意思不同;“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中的“颁”通“斑”。

D.语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运用了排偶句式。第一次使用三组排偶句式,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这是“王道之始”;第二次使用四组排偶句式,则强调一手抓物质生产,另一手抓教育,这是“王道之成”。这其实就是梁惠王孟子开导下领悟到的治国良方。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D 2.C 3.C 4.A 5.(1)狗,猪吃人吃的东西而不知道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而不知道开仓赈济。(2)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那么,)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 【解析】 1. 试题分析:D项两个“以”都是介词“用”。②以五十步笑百步:介词,凭借 ③斧斤以时入山林 :介词,按照。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A.数罟不入洿池 :细密 。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数词,几。 B.直不百步耳 :只,不过 。 木受绳则直:笔直。与“曲”相对。C.填然鼓之 ,一鼓作气 :都解释为“敲鼓”。 D.或百步而后止:有的人。 所守或匪亲:如果。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及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考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C.庠序:指学校。孝悌:指敬爱兄长。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 B项两句的观点不相同。C项“王”字读音,前句为wánɡ,后句为wànɡ。D梁惠王是否领悟到了没有明说。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翻译时还要注意句意通顺。此题出自课本,较易把握。注意关键词:(1).前一个“食”:吃。后一个“食”:食物。检:制止。饿莩:饿死的人。发:打开。(3分)(2).谨:谨慎从事。庠序:学校。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两句都是介词结构后置句。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中国诗歌自身的调节功能

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此后的四言诗,如曹操《短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的七言。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呆板。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活泼。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为什么七言没有继续加长,发展为九言呢?我想这是因为一句诗七个音节已经达到读起来不至于呼吸急促的最大限度,加长到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这样的诗行不容易建立起来。

在音节变化的同时,格律也在逐渐严密化。中国诗歌是从自由体古诗走向格律体近体诗,但格律体确立之后自由体仍不衰退,而是和格律体并存着,各有其特点。就一个诗人来说固然有的擅长自由体,有的擅长格律体,但两方面的训练都是具备的。在自由体与格律体之间始终没有分成派别。它们互相补充各擅其能,共同促使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

从深层考察,诗歌的发展乃是性情与声色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从重性情到重声色,是中国诗歌史的第一个转变,这个转变发生在晋宋之际,具体地说是在陶谢之间。这恰好也正是近体诗的各种技巧被自觉加以运用的时候。明代的陆时雍说:“诗至于宋,古之终而律之始也。体制一变,便觉声色俱开。谢康乐鬼斧默运,其梓庆之满分5 manfen5.com乎。”具体地说,这个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从重写意转到重摹象,从启示性的语言转向写实性的语言。《文心雕龙·明诗篇》说:“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指出了转变后的状况。从陶到谢的转变,反映了两代诗风的嬗递。正如沈德潜所说:“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一转关也。”《说诗晬语》重声色的阶段从南朝的宋延续到初唐,一方面丰富了表现技巧,另一方面也建立起严密的格律,到盛唐,性情与声色完美地统一起来,遂达到了诗歌的高潮。

但是性情与声色的统一毕竟不能维持多久。盛唐半个世纪一过,二者便又开始分离。重性情的,声色不足;求声色的,性情不完。此后二者统一的诗作虽然不少,但能以二者的统一维持一个时代的再也没有了。中国诗歌史总的看来是辉煌灿烂的,但其顶峰也不过只有这么一个盛唐,半个世纪而已。

1.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随着人们对《诗经》兴趣的降低,《诗经》的时代结束了,人们由此感觉到二二节奏的四言诗越来越僵化。

B.中国诗歌没有从五言七言发展成九言,是因为五言七言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更为活泼。

C.明代的陆时雍和《文心雕龙·明诗篇》都指出了两代诗风的嬗递发生在陶渊明和谢灵运之间。

D.晋宋之间,诗歌转变主要表现在从重写意到重摹象,从启示性语言转向写实性语言两个方面。

2.下列对中国诗歌性情与声色之间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宋之际,中国诗歌发生了第一次转变,从重性情转向重声色。

B.盛唐时,性情与声色的完美统一,使中国诗歌达到了发展的顶峰。

C.诗歌在盛唐之前,重声色,轻性情;在盛唐之后,重性情,轻声色。

D.盛唐半个世纪一过,能以性情与声色的统一维持一个时代的现象再也没有过。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诗歌能历久不衰,是因为人们在诗歌创作中总是保持探索求新的自身调节的状态。

B.中国诗歌的发展是从自由体走向格律体,后来出现各种技巧被自觉运用的重声色也就不足为奇了。

C.古诗与近体诗的长期并存,说明在中国诗歌史上对诗歌语言形式层面的追求意义不大。       

D.从诗歌的发展来看,性情与声色两者只有完美统一起来,才能真正成就诗歌的灿烂辉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追求幸福,免不了要触摸痛苦。(霍尔特)

一个人的崇高源于认识到自己的痛苦。(帕斯卡尔)

令你忍受痛苦的事情,可能令你有甜蜜的回忆。(弗莱)

多受痛苦的折磨,见闻会渐渐增多。(荷马)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孟子)

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痛苦呢?我们又是怎样对待痛苦的呢?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立意自定。

 

查看答案

下面这副对联都是关于《琵琶行》和白居易的,顺序已被打乱,请重新组成对联(只写序号

①枫叶四弦秋  ②浔阳千尺水  ③勾留江上别离情  ④枨触天涯迁嫡恨

上联

下联:

 

查看答案

请以诗人的名字为开头,把下面句子改写成排比句(可增减个别词语)

杜甫的“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将牵挂演绎得感人肺腑;因为牵挂,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令人荡气回肠;“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将多少人的牵挂抒写得缠绵悱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

塞上看柳

那是柳树?是的,是柳树。可是,怎么会有这样奇特的柳树?令人难以置信。

车子一出延安,继续北上,向安塞、向靖边、向榆林,飞奔而去。一上黄土高坡,你就看吧,千山万壑,在你身边擦身而过;或者俯身而视,百丈深渊,一脉细流叫你目眩。

时在“三九”,却是暖冬。风很轻柔,太阳在头顶,黄亮亮,暖洋洋的,时时让人错以为是仲春。不过,你不会一错再错,因为大地一片焦黄,那些曾被旱象肆虐过的瘦弱的茅草,现在如同烧过火一般,泛着灰白,兼有焦黑。只有天空湛蓝湛蓝,这高原上的天,真是让人爱慕,羞得死都市里灰蒙蒙的天空。

就在这时,游目四野,你会看见一尊尊黑色的粗大的石柱一般的东西,伫立在那里。它突然使我想起圆明园被焚烧过的石柱,顽强地、倔强地站着,透着一股孤傲和英武。当我们的车子从侧旁驰过,感觉好像是在接受一种远古的神秘而又庄严的仪仗,这些威武的士兵,凛然地站立着。我想慢慢举起手来向他们致以敬意。

我惊讶,这竟是柳树?

我在江南,曾看遍柳树。如果比西湖是明眸,垂柳便是柔长的睫毛。春莺穿梭其间,以柔婉清亮的歌,唱江南的秀色。即便是在陕西,我也在关中,在咸阳古渡,在灞陵桥头,看到过柳树,那些曲弓的树身,抽出长长的枝条,从柳下穿过,柳条会轻拂你的脸庞,以一种漫长的眷恋,使你不忍快步离去。正是柳枝的暗示,招致离人折柳以赠。多么哀伤的诗意!

在诗里、在画里、在人们的心目里,柳是女性的,是多姿多情的。

这些站立在高天厚土之间的塞上柳却像是汉子,充满一身阳刚气。

我仔细端详那柳树,原来不管粗细一概地被拦颈砍去了树冠。一尊黑色的树桩,如同一盏黑陶烧制的油灯盏,摆在那里。粗些的树身,不知被砍过多少次树冠,砍过的地方“憋”得益发粗大,像是油灯的灯碗。是的,那些也许是在去年,或在前年被砍去过树冠的地方,又都笔直地抽出些枝条来,以一种怒发冲冠的姿态,刺向蓝天。我猜想,若是春天,三阵风两场雨,这些“灯盏”怕会被一一点燃,那一蓬蓬绿色的火焰,定会把黄土高原上的春天照得清清亮亮。

可是,砍掉树冠,这是多么奇特的一种栽植方法。莫非那树竟是梅花鹿,那些枝条,固然,会鹿角一般再生,可粗粗细细的柳枝,有什么用处呢?在从靖边县城到古老的统万城遗址去的路上,我看到一些有环抱粗的柳树,树身低矮,树顶粗大,树冠被屡屡砍掉,像一些丑陋的粗骨节病患者,叫人产生一些怜念。看来,这种栽树的办法,已有很久很久的历史了。

塞上柳,像一个谜。车子穿行在谜里,推动着我的思绪。我望着远处,长长的土圪梁上疏疏落落地顶着去年新抽枝条的柳树,像一把把团扇,道具一般贴在洁净的天幕上。而近处,砍去树冠的柳树,像从地层深处突兀伸出的手臂,拳头里紧紧攥着一种誓言;留着树冠的,是张开的巴掌,挥动着一丝眷念。如此张张合合,要我如何猜那神奇的秘密!

其实,谜底很简单:黄土地上,树木稀少,当然金贵。农人们要盖房子,搭棚舍,扎篱笆。柳枝,便成了最最理想的材料。这是一位朴实的陕北农民告诉我的。他说:“陕北苦焦,柳树耐活。砍去了树枝,来年可以再发。”他脸上深深的皱纹和眼睛里闪烁的亮光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

塞上柳,成了一株株母亲的树。一年年蓬蓬勃勃长起枝条,且让那些枝条,那些自己无穷无尽的子女,长粗、长直、长得茂盛,让困苦的农人来砍伐、收割,帮衬一些他们生活的艰难。在困苦的环境里,人们就是这样让菲薄的资源发挥着最大的效益。这使人想起粗粝的谷物——小米,想起憨厚质朴、苦耕苦作在黄土地上的陕北人民。顽强、坚韧、宽容。在这个世界上,有谁比他们贡献得更充分、更彻底!

男性的威武、女性的柔肠。塞上柳,一尊兼有男性与女性优点的偶像,让我油然生出敬意。

1.作者在文末说“塞上柳”“兼有男性与女性优点”,请联系全文概括塞上柳的特点。

2.作者在写塞上柳的时候,为什么要写其他地方的柳树?

3.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1)这些“灯盏”怕会被一一点燃,那一蓬蓬绿色的火焰,定会把黄土高原上的春天照得清清亮亮。

2塞上柳,成了一株株母亲的树。

4.文章用了大量篇幅写塞上柳,本可以将题目直接定为“塞上柳”,但作者为什么命名为“塞上看柳”?简要说说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