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小题。 听蜀僧濬弹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

听蜀僧濬弹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绿绮:古代名琴。流水:借用高山流水的典故。霜钟:《山海经》记载,风扇有九钟,霜降而鸣

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 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1. “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艺),万壑松写出了琴声的艺术效果。 2.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解析】 1. 试题分析:首先是结合诗的题目“听蜀僧濬弹琴”,再则,“一挥手”是一动作,“挥手”而着一“一”字,可见潇洒,但与“弹琴”结合起来当指弹琴的动作。“万壑松”前因有“如听”一词,故所指当为琴声。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联系名篇《琵琶行》中描写音乐效果的名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可得出写诗人沉醉之态,衬托出琴声动人的魅力。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秦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

(2)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

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迁为武安君。伐韩之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其守冯亭与民谋曰:“不如以上党归赵。赵若受我,秦怒,必攻赵。赵被兵,必亲韩。韩、赵为一,则可以当秦。”因使人报赵,赵受之。

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取上党。上党民走赵。赵军长平,以按据上党民。赵使廉颇将。秦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赵王数以为让。而秦相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①子赵括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赵王既怒廉颇军多失亡,又反坚壁不敢战,而又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秦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赵括至,则出兵击秦军。秦军详败而走。赵军逐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后,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曰:“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阬②杀之,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韩、赵恐,使苏代厚币说秦相应侯。于是应侯言于秦王曰:“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王听之,皆罢兵。武安君闻之,由是与应侯有隙。

后秦王使王龁围邯郸,不能拔,秦军多失亡。武安君言曰:“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秦王闻之,怒,强起武安君,武安君遂称病笃。应侯请之,不起。于是免武安君为士伍,迁之阴密。秦昭王与应侯群臣议曰:“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余言。”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武安君引剑将自刭,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遂自杀。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有删节)

注释:①马服:指马服君赵奢。②阬:活埋。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善用兵,为武安君          迁:调动官职,指升官。

B.赵王数以为                让:谦让

C.秦军败而走                详:通“佯”,假装

D.武安君遂称病              笃:(病)重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导致秦王让白起自杀原因的一组是

①由是与应侯有隙                   ②王听之,皆罢兵

③强起武安君,武安君遂称病笃       ④其意尚怏怏不服,有余言

⑤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   ⑥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

A.②③⑤

B.③④⑤

C.③④⑥

D.①②⑥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国攻下野王,上党和韩国失去了联系,无奈之中,上党守将只好用归顺赵国的方法抵抗秦国。

B.秦军多次击溃赵军,廉颇坚守营垒不和秦军交战,所以白起用了反间计,最终成功地让赵括代替廉颇出战。

C.白起与赵括打仗,使用了诱敌深入等方法,断绝了赵军的粮道,打败了赵军。

D.白起考虑到投降的四十万赵军可能会作乱,于是用欺骗的办法,把他们活埋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

影视教育的人本价值

今天,当我们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观来规划和实施人才战略时,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与反思影视这一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从而从根本上确立影视教育的价值。

影视教育人本功能与价值是多方面的,对影视教育的定位,我们虽一贯偏重于审美教育,但更多的是关注其知识的传授和道德的教化,而对其谐和知识、完善人格的意义却认识不够。

艺术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们的感性和精神力量达到尽可能的和谐,人的完整与否取决于这种和谐能力。所有的艺术,都必须诉诸接受者的审美情感。影视与其他艺术相比,具有更为强烈和直接的特点,它以其特有的传播方式、逼真的内蕴震撼力、强烈的视听综合感官冲击力,深入人的心灵。因此,影视艺术情感教育通过对影像的感知,让人在艺术的审美境界中身心情操得到滋润和感化的同时,实现知识结构的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融合统一,从而成就全面发展的人。

不同的技术方式和不同的媒介手段所产生的文化形式,必定促使其接受者不同的思维方式的形成。自人类文化产生以来,其媒体形式的变化使人类的思维中介系统发生了从行为思维到语言符号思维进而到数字化思维的变革。早期的人类文化是以图像文化形式而存在的,语言文字的产生则使思维变成了线性的、连续的、规则的和逻辑的,这一变化使印刷媒介将具体情景置换成非情景、非具象、非对话语境的文字符号。读者在沿着语义的逻辑对文本进行解读时,总处于线性的逻辑思维中。而照相艺术、电影和影视的发明使得图像文化再度兴起,它以声形并至、时空兼备的视听语言体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模式。影视作品中不仅声响、构图、摄编等多套语言系统使观众在变幻莫测的声电光影和扣人心弦的情节欣赏中处于非线性的思维状态,而且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人类不仅占有一个现实的世界,而且拥有了虚拟的世界。影像生产的复杂因素,决定了影像文化语义演义的多义性、网络性和立体性,这一媒介文化势必在强化受众的非线性思维时对人类的认知习惯和思维方式产生根本的影响。

然而,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对感官的偏见,导致我们的教育长期以来忽视非线性思维的培养。在对思维方式的认识上,孟子将心灵视为“大体”,即重要的;而将耳目感官视为“小体”,也即“次要”的。显然,在古代哲学家眼中,耳朵与眼睛这类感官不会思考,只能用“心”去思考。感性与理性、艺术与科学的分裂,造成了现代人的“大脑右半球功能缺乏症”,改变这一状况,坚持人文与科学的统一是我们今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目的。

今天,休闲已成为一种体现生命价值、实现创造性生活的行为。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认识到休闲与教育的关系,因为休闲方式与休闲内容的选择是对休闲主体素质的检验,为自我完善创造条件。

在五花八门、琳琅满目的休闲文化中,影视已经成为当代人首选的审美休闲文化形式。然而,今天的影视更多的是因休闲而存在,而其作为审美性休闲文化的价值,却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作为审美休闲文化的影视,不仅有欣赏和解读的价值,也是休闲文化中审美创造最好的现代方式,需要我们在休闲教育中提高受众的视觉素养。

1.下列不属于使影视教育具备自身特有的价值的条件和原因的一项是(  )

A.影视的技术方式和媒介手段所产生的图像文化形式促使接受者处于非线性的思维状态。

B.影视的技术方式和媒介手段使人的思维中介系统发生从行为思维到语言符号思维进而到数字化思维的变革。

C.影视的图像文化形式以声形并至、时空兼备的视听语言体系使人的思维处于非线性状态。

D.影视的图像文化语言的多义性、网络性和立体性在强化受众的非线性思维时影响着人的认知习惯和思维方式。

2.下列表述不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规划和实施人才的战略需要重新认识和反思影视文化现象的教育价值。

B.影视以声响、构图、摄编等多套语言系统的特有传播方式、逼真的内蕴震撼力和强烈的视听感官冲击而深入人的心灵。

C.影视使观众在声电光影和情节欣赏中处于非线性的思维状态,而数字化更使人在占有现实世界的同时还拥有虚拟的世界。

D.孟子在思维方面的“大体”“小体”说体现了中国古代重感性、轻理性,艺术与科学分裂、人文与科学不统一的传统文化。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接受者通过对影像的感知在影视艺术的审美境界中身心情操得到滋润和感化,那么影视艺术就能获得情感教育的目的。

B.影视的技术方式和媒介手段所产生的图像文化形式使它必然与早期的人类文化的图像文化形式所产生的接受者的思维方式有着根本的不同。

C.因为休闲方式与休闲内容的选择是对休闲主体素质的检验,所以提高休闲主体对休闲文化的审美素养是实现审美休闲文化教育的关键。

D.作为审美休闲文化的影视,如果能充分发挥其文化价值,它不仅能使人通过自由和谐的休闲过程改善生活质量,还会成为创造自我完善的条件。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如影相随。                               

①既有《论语》,又有《孟子》。

②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

③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作苏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图。

④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

⑤《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A.④②⑤③① 

B.④⑤③①② 

C.⑤①④③② 

D.④①②⑤③

 

查看答案

对加横线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怜辜负好韶光  可怜,值得同情。乎高哉      危,危险。

B.一紫台连朔漠  去,离开。      河内        凶,闹饥荒。

C.暮去朝来颜色  颜色,容貌。    砺则利    就,接近,这里指磨。

D.百步而后止    或,有的人。    是故圣益    圣,圣明。

(也可译成青春年华),危乎高哉。   危:表示”高“的意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