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废墟的辉煌 刘上洋 真没有想过,在罗马,最吸引人的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废墟的辉煌

刘上洋

真没有想过,在罗马,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废墟。

我们乘车从一个叫美女城的小镇前往罗马。早就听说罗马是一件精致的建筑艺术作品,尤其是那规模宏伟金碧辉煌的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高耸云天气势非凡的圣天使城堡、巍然屹立的埃曼纽尔二世骑像纪念碑、充满神秘色彩的许愿喷泉,更是以它们独特的建筑艺术闻名于世。因此在我的想像中,罗马一定很美,很繁华。然而,当汽车进入市区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没有流光溢彩,没有生机盎然,一切都是旧的,街道是旧的,房屋是旧的,整个罗马就像一件陈列在博物馆里的历史文物。

就在我感到迷惑不解的时候,汽车在一座残破但却很雄伟的椭圆形建筑物前停了下来,我的眼睛顿然一亮,这不就是古罗马斗兽场的废墟吗?这座于公元72年由4万名战俘用8年时间建起来的巨大建筑,虽然毁坏严重,残破不堪,但不愧为人类建筑史上的杰作。它的形状很像今天的体育场,近50米高的外围墙是用砖石砌成的三层石柱拱廊,周围有80个出入口,里面的阶梯式座位能同时容纳55万观众。就是现在,也令人惊叹不已。从斗兽场建成的第一天起,里面就浸满了野蛮和血腥。达官贵人们为了寻求刺激和欢乐,在这里上演了长达500多年的“人兽斗”。在诅咒它的同时,我又暗暗为这座辉煌建筑的废墟历经漫长的风雨而得以保存至今而庆幸。要不然我们只有从历史学家的笔下去寻找它的踪迹了,就像我们中国的阿房宫一样,只能从司马迁的《史记》和杜牧的诗文中去想像它的辉煌壮丽了。其实,岂止阿房宫,漫漫五千年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据说宋代以前的建筑哪怕是废墟也很难觅到一座了。

离斗兽场不远,便是罗马广场废墟。这个古罗马的心脏地区,曾经殿堂高耸、神庙林立,如今却杂草丛生,成了一片断壁残垣,华丽的埃米利亚殿堂,只剩下了一堆零乱的石块;雄伟的马森齐奥殿堂,只剩下了几堵厚厚的破墙;高大的蒂奥斯库雷神庙,只剩下了孤零零的三根石柱;最为气派的萨图尔诺农神庙,只剩下八根石柱支撑的大门;徜徉在这罗马广场的废墟之中,仿佛就像在古罗马的历史中漫步。我们不能亲见古老的历史,但废墟却可以告诉你昔日的辉煌。倘若没有废墟,人类的历史就会变得苍白单调,就会变得残缺不全。

从罗马广场出来,我以为再也看不到什么废墟了。谁知罗马城简直就是一个废墟的世界。一座座倾塌的城墙,一间间残破的宫殿,一根根斑驳脱榫的石梁,一个个缺手少臂的雕像,以及一条条被毁坏的不成形的通道随处可见,或掩映在绿树丛中,或竖立在草坪之上,或横亘在街边路旁,或紧靠着新建筑。尤其使人惊讶的是,绝大多数废墟都在罗马市中心,而且完好地保存在显眼醒目之处。凝视着这些废墟,我忽然发现罗马充满着一种残缺的美,一种古旧的美。没有废墟,就无法印证文明的轨迹,残损和破败正体现了文明的韧性。

于是,我不由地惊叹和钦佩起罗马人来。他们不愧具有远见卓识的一族。面对罗马文明的废墟,他们没有用推土机去把它们推倒和铲平,也没有在废墟上去恢复和重现古罗马的壮丽辉煌,而是独具匠心地将废墟原封不动地保存起来。只有尊重废墟,才能超越废墟,去创造新的辉煌。正因为废墟有着永恒的巨大的魅力,罗马也就成了全世界都向往的地方,每天从四面八方来废墟游览的人络绎不绝、摩肩接踵。罗马废墟,一个千古绝唱,一个不灭的辉煌。

1.第三段中“迷惑不解”的含义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

2.“废墟有着永恒的巨大的魅力”,从上文看,这“魅力”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1)                                            

(2)                                            

(3)                                            

3.文章第三段中提到了中国的阿房宫等内容,联系全文看,这样写的好处和作用是什么?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开篇点题,设置悬念。“真没有想过,在罗马,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废墟”一句,既抒发了思古之幽情,又有现实的震撼力。

B.第二段中,作者用大量的篇幅把我们带进想像中繁华的罗马城,而实际中的罗马城并非如此,作者的情绪随之“低落”下来,待看到更多的废墟后作者的情绪才逐渐愉悦起来。

C.文中“我又暗暗为这座辉煌建筑的废墟历经漫长的风雨而得以保存至今而庆幸”一句,暗合文眼,暗示了后文中废墟巨大的历史意义。

D.文章第三段介绍了古罗马斗兽场,作者目的是借斗兽场的废墟控诉万恶的奴隶制度,批判奴隶制度的野蛮和血腥,从而达到借古讽今的目的。

E.文章以其深刻的哲理思辩增加了文章的深度,又用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批判增加了文章的力度。

 

1.作者的想像和现实形成反差。 2.(1)废墟是历史的化石。(2)废墟是文明的见证。(3)尊重废墟,才能超越废墟,去创造新的辉煌。 3.(1)运用对比手法,庆幸罗马废墟的保存,也为中国这一文明古国废墟的被毁而痛惜。(2)深化主题,引发人们对单纯追求现代辉煌而随意破坏废墟的思考。(3)引起下文,为下文议论罗马废墟保存的意义张本。 4.CE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迷惑不解”在文中的位置可知,概括第2节内容既可的出答案。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概括词语含义的题目,注意结合段意概括。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能准确的确定答题区域。只要分别概括出(4)(5)(6)三小节的段意,即可得出本题的答案。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文中的重点句子的含义的题目,注意结合段意和文章的主旨作答。 3. 试题分析: “好处和作用”必须从两个方面进行鉴赏,要从文章的主旨、表现手法等方面组织答案,才能作到全面、准确。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分析文段的作用的题目,首先答出文段的含义,然后分析和上下文的关系,结合主旨分析文章的手法。 4. 试题分析:A项“又有现实的震撼力”错;B项“情绪才逐渐愉悦起来”错;D项不合文章主旨。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对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情感、人物的形态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或对手法的作用、效果解说不当,此题BD考核文章内容,选项ACE考核手法,其中ABD出现偏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

(1)在《沁园春·长沙》中,作者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绪万千,不禁发问“怅寥廓,                           ?”来道出雄心壮志,表现博大胸怀。

(2)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再别康桥》)

(3)我希望逢着,一个                                               。(《雨巷》)

(4)惨象,                  ;流言,                      。(《记念刘和珍君》)

(5)又前而为歌曰:“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             ,发尽上指冠(《荆轲刺秦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题。

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疲转饷。汉王项羽相与临广武①之涧而语。项羽欲与汉王独身挑战。汉王项羽曰:“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项羽矫杀卿子冠军②而自尊,罪二。项羽救赵,当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罪三。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罪四。又强杀秦降王子婴,罪五。诈坑秦子弟新安③二十万,其将,罪六。项羽皆王诸将善地,而逐故主,令臣下争叛逆,罪七。项羽出逐义帝彭城,自之,夺韩王地,并王梁楚,多自予,罪八。项羽使人阴弑义帝江南,罪九。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降,为政不平,主约不,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何苦乃与公挑战!”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胸,乃扪足曰:“虏中吾指!”汉王病创卧,张良请汉王起行劳军,安士卒,毋令楚乘胜于汉。汉王出行军,病甚,因驰入成皋。

项羽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羽解而东归。汉王欲而西归,用留侯、陈平计,乃进兵追项羽,至阳夏南止军,与齐王信、建成侯彭越期会击楚军。至固陵,不会。楚击汉军,大破之。

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鲁为楚坚守不下。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项羽曾被楚怀王封为鲁公)号葬项羽毂城。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注释:①广武,城名,故址在今河南荥阳县东北广武山上。山上有东西广武二城,中隔广武涧。②卿子冠军,秦末农民起义军将领宋义。③新安,秦县,故地在今河南渑池县东。

1.下列加横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将,罪六                     王:封王

B.项羽出逐义帝彭城,自         都:建都

C.项羽皆王诸将善地,而逐故主     徙:迁移

D.为政不平,主约不               信:相信

2.下面句中加横线字的解释,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汉王项羽曰                        范增目项王

B.汉王欲而西归                      秦王惊,自而起

C.汉王伤胸,扪足曰                  项伯夜驰之沛公军

D.遂鲁公号葬项羽毂城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生劫之

3.下面句中加横线的词语,意思全都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项羽矫杀卿子冠军而自尊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B.为政不平,主约不信                 愿大王少假借

C.至固陵,不会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D.以为汉尽得楚地                     王

4.对本文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刘邦的汉军和项羽的楚军相持很久,使士兵产生了厌战的情绪,于是刘邦和项羽约定在广武涧谈判。项羽要跟刘邦单独决一雌雄,刘邦却把项羽的所作所为归纳了十条罪状,不屑应和他的挑战。

B.项羽听了刘邦的话非常生气,趁刘邦不注意,抽出暗藏的弓箭,一箭射中了刘邦的胸部。刘邦为了迷惑对方,假装自己伤了脚趾,并且在重伤的情况下,还去慰劳军队,鼓舞士气。

C.项羽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后,马上罢兵撤走了,而刘邦却没有遵守约定,继续进兵追击项羽,还联合其他诸侯军队共同进击楚军。后来,终于在垓下之战中消灭了项羽。

D.项羽与刘邦在数年的楚汉之争中,互有输赢。但是,由于项羽有着好逞一人之勇、遇事急躁等缺点,而刘邦能够从大局出发,遇事冷静,多听谋士意见,所以最终项羽失败,刘邦夺得了天下。

5.把文言阅读材料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疲转饷

(2)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何苦乃与公挑战!

6.将下列课内文言文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查看答案

这是杭州二十四桥的一副对联,请将语句进行组合,构成完整上下联。

①胜地据淮南

②扁舟过桥下

③问箫声何处

④看云影当空

⑤有人吹到月三更

⑥与水平分秋一色

A.①③⑤,②④⑥

B.②③⑤,①④⑥

C.①④⑥,②③⑤

D.②④⑤,①③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远和近

顾城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A.本诗虽只有短短的六句,容纳了丰富的内涵。”“”本是物理距离概念,是客观存在,有科学的衡量标准。但在情感作用下产生的心理距离却不同,可以变可以变

B.诗中的”“”“三个意象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是生活在客观现实中,同属于社会的组成人员,则象征着诗人幻想中的拥有完美品质的人

C.诗中用”“”“心理距离的变换,曲折地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戒备以及诗人对和谐、融洽的理想人际关系的向往、追求。

D你看我时很远”,这是地近心远,咫尺天涯你看云时很近,这是地远心近,天涯若比邻”。这首诗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匠心独运,给人的印象是:自然而不平淡,工巧而不矫饰。

 

查看答案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关于汉字的构成,前人有所谓“六书”说,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方法。

B.对联,也叫楹联、对子等,是独立于诗词曲赋之外的一种文学样式,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对联讲究平仄,平仄相异,达到音调的和谐之美。

C.作为儒家思想经典的《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统率其全书的核心思想是“仁”。

D.《大卫﹒科波菲尔》是19世纪英国作家狄更斯的代表作。它完全按照作者的亲身经历而作,是一部“自传体”小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